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95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41
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通过从隧道左洞至隧道右洞之间依次设置横通道左前室、横通道一般段和横通道右前室,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宽度,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外出入口防火门上方均设置有机械排烟扇,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两端均设置有风幕机,以形成三个防火分区的左右分离式结构,能够确保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烟雾难于侵入人行横通道内,同时,有效缓解通道入口处人员拥堵,切实提高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效率。切实提高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效率。切实提高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隧道逃生疏散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通过从隧道左洞至隧道右洞之间依次设置横通道左前室、横通道一般段和横通道右前室,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宽度,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外出入口防火门上方均设置有机械排烟扇,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两端均设置有风幕机,以形成三个防火分区的左右分离式结构,能够确保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烟雾难于侵入人行横通道内,同时,有效缓解通道入口处人员拥堵,切实提高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效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向西部延伸,在山岭重丘区修建高速公路日趋增多。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众多的超长公路隧道。由于隧道为空间狭长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所产生的大量有害烟气会造成被困人员疏散困难且救援难度大。因此,《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T D70

2010)中要求当隧道单洞长度大于500m时,须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人行横通道,间距一般为250~350m,以保证发生火灾后,避难人员可沿人行横通道疏散至相邻隧道,以等待进一步救援。
[0003]人行横向通道的设置虽极大提升了避难人员的疏散效率,但实际中仍存在如下安全隐患尚未解决。一方面,发生火灾后避难人员在进入人行横通道时势必将频繁开启防火门,为保证隧道内烟雾不侵入横通道,通常在防火门通道侧上方设置风阀进行正压送风以保证通道内压强大于火灾隧道,但由于规范中要求防火门的开启方向指向通道内,因此,当风阀开启后,通道内所产生的正压会使防火门较难开启,从而不利于人员及时疏散;另一方面,由于通道宽度有限,加之火灾下疏散人员较为恐慌,从而常导致通道口出现拥堵现象,疏散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通过从隧道左洞至隧道右洞之间依次设置横通道左前室、横通道一般段和横通道右前室,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宽度,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外出入口防火门上方均设置有机械排烟扇,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两端均设置有风幕机,以形成三个防火分区的左右分离式结构,能够确保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烟雾难于侵入人行横通道内,同时,有效缓解通道入口处人员拥堵,切实提高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效率。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隧道左洞至隧道右洞之间依次设置的横通道左前室、横通道一般段和横通道右前室,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横向宽度均大于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横向宽度,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外出入口防火门上方均设置有机械排烟扇,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两端均设置有风幕机。
[0007]所述外出入口防火门为钢制甲级防火门,所述钢制甲级防火门为双开钢制甲级防
火门,所述双开钢制甲级防火门为向内向外均能推拉开启的常闭门。
[0008]所述左前室的外出入口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钢制甲级防火门和第二钢制甲级防火门,所述右前室的外出入口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钢制甲级防火门和第四钢制甲级防火门,所述第一钢制甲级防火门和第二钢制甲级防火门之间设置有左前室门间墙,所述第三钢制甲级防火门和第四钢制甲级防火门之间设置有右前室门间墙,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外出入口防火门上方均设置有机械排烟扇阵列。
[0009]所述风幕机为立式风幕机,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左端立式风幕机安装在一般段左端线两侧边墙壁内,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右端立式风幕机安装在一般段右端线两侧边墙壁内,以形成立式空气幕墙和保持所述横通道一般段内的正压状态。
[0010]左前室横向宽度和右前室横向宽度相同,左前室墙壁高度和右前室墙壁高度相同,左前室墙壁高度和横通道一般段墙壁高度相同。
[0011]防火门高度不小于2m,防火门横向宽度不小于1.8m,左前室横向宽度和右前室横向宽度均不小于4m,左前室墙壁高度和右前室墙壁高度均不小于2.5m,横通道一般段横向宽度不小于2m,横通道一般段墙壁高度不小于2.5m,左前室纵向长度和右前室纵向长度均不小于5m,隧道左洞右边墙线线脚与左前室门线线脚的脚间距,以及隧道右洞左边墙线线脚与右前室门线线脚的脚间距均不小于1m。
[0012]左幅隧道中线与横通道中线夹角,右幅隧道中线与横通道中线夹角均为90度。
[0013]所述机械排烟扇阵列包括并排设置的3台机械排烟扇。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属于左右分离式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可确保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烟雾难于侵入人行横通道内。同时,有效缓解通道入口处人员拥堵,切实提高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效率。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通道由三段组成,两端与隧道主洞连接处为通道前室,中间部分为通道主体,形成三个防火分区;(2)通道前室宽度约为通道主体宽度的2倍,通道入口为两扇防火门,可有效降低疏散人员在通道入口处发生拥堵的现象;(3)通道前室与通道一般段连接处设置立式空气幕墙,可保证隧道主体通道内不侵入烟雾;(4)通道前室、通道主体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实施本技术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实施本技术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的建筑限界示意图。
[0018]图3是实施本技术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的平切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实施本技术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

横通道左前室;2

横通道一般段;3

横通道右前室;4

隧道左洞;5

隧道右洞;6

横通道中线;7

一般段建筑限界;8

一般段内轮廓线;9

前室建筑限界(前室为横通道左前室或横通道右前室,左前室和右前室均位于横通道端部);10

前室内轮廓线;11

左前室门线;12

第一钢制甲级防火门;13

第二钢制甲级防火门;14

左前室门间墙;21

一般段左端线;22

一般段右端线;23

左端立式风幕机;24

右端立式风幕机;31

右前室门线;32

第三钢制甲级防火门;33

第四钢制甲级防火门;34

右前室门间墙;41

隧道左洞右边墙线;42

左幅隧道中线;43

机械排烟扇;51

隧道右洞左边墙线;52

右幅隧道中
线;A

左幅隧道中线与横通道中线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隧道左洞至隧道右洞之间依次设置的横通道左前室、横通道一般段和横通道右前室,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横向宽度均大于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横向宽度,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外出入口防火门上方均设置有机械排烟扇,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两端均设置有风幕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出入口防火门为钢制甲级防火门,所述钢制甲级防火门为双开钢制甲级防火门,所述双开钢制甲级防火门为向内向外均能推拉开启的常闭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室的外出入口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钢制甲级防火门和第二钢制甲级防火门,所述右前室的外出入口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钢制甲级防火门和第四钢制甲级防火门,所述第一钢制甲级防火门和第二钢制甲级防火门之间设置有左前室门间墙,所述第三钢制甲级防火门和第四钢制甲级防火门之间设置有右前室门间墙,所述左前室和右前室的外出入口防火门上方均设置有机械排烟扇阵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人行横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幕机为立式风幕机,所述横通道一般段的左端立式风幕机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朝华李雪峰刘夏临张翾舒恒李金王凯冯春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