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榆森专利>正文

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022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包括第一主隧道和第二主隧道,包括第一主隧道和第二主隧道相平行,第一主隧道与第二主隧道之间设置有分支隧道,分支隧道与第一主隧道相连通,第二主隧道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构件,分支隧道内设置有上支撑顶板以及下支撑底板;还包括上述隧道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构造整个土层环境以及支撑结构,既可以保证第一主隧道以及分支隧道结构的强度,也可以相应的减少隧道施工过程的施工时间,并且在保证了隧道整体强度之后,可以拆除部分支撑结构,隧道可以顺利投入使用。隧道可以顺利投入使用。隧道可以顺利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为了消除人口稠密地区(例如大都市地区和城市地区)的交通拥堵,计划或建造了许多道路。这些道路越来越多地被修建在地下。
[0003]常规地,当用盾构机在诸如地下高速公路的隧道的交界处进行施工时,地面上的交通等并不会受到影响,然后建造隧道顶部以及建造隧道的交界处。当使用这种建造方法时,需要支撑材料来支撑隧道顶部平板的管顶,该顶部可对土壤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0004]现有技术中在两个通道彼此面对的侧面上布置有可挖掘的部分,并且从通道内部构成分支或合并部分的垂直支撑构件被构造为加强构件。从在坡道入口和出口处形成的U形挡土墙之一向隧道开挖矩形盾构,并且在开挖隧道的同时开挖可开挖段。在将矩形盾构与隧道平移后,向道路顶部的另一个U形挡土墙挖掘,在挖掘路口后,移除其中一个隧道的路段和钢筋,以及路口和一个隧道的路段即完成施工。
[0005]尽管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隧道之间开挖矩形盾构机,但是它在拆卸连接的部分同时在两个隧道之间开挖,从而在构造坡道结构时隧道的水平保护需要相同的建造成本和建造时间。因此会导致建造过程安全程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保证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程度,本申请提供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包括第一主隧道和第二主隧道,所述第一主隧道和第二主隧道相平行,所述第一主隧道与第二主隧道之间设置有分支隧道,所述分支隧道与第一主隧道相连通,所述连通空间为汇合空间,所述第二主隧道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构件,所述分支隧道内设置有上支撑顶板以及下支撑底板,所述上支撑顶板和下支撑底板均包括多个组合管。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支隧道施工过程中,第二主隧道内的支撑构件以及分支隧道内的上支撑顶板和下支撑底板能够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在分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度。
[0010]优选的,若干所述支撑构件垂直交叉设置,并且所述支撑构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主隧道相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交叉设置的支撑构件能够保证对第二主隧道提供竖向支撑力和横向支撑力,在分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承受由于分支隧道建造过程中施加
到第二主隧道中的回填压力,从而充分的保证对第二主隧道的支撑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主隧道靠近分支隧道的一侧设置有加固土层,所述加固土层设置在上支撑顶板和下支撑底板的对应位置处,并且多个所述组合管均延伸至加固土层中。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土层可以增强第二主隧道周围的土层强度,在分支隧道施工过程中可以保证第二主隧道的整体强度,并且上支撑顶板和下支撑底板与加固土层相结合,可以使上支撑顶板和下支撑底板的整体支撑强度更高,施工过程安全程度更高。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主隧道内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承柱,支承柱的上端与上支撑顶板相抵,支承柱的下端与下支撑底板相抵。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承柱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主隧道在与分支隧道合并施工过程中保证第一主隧道的整体强度,不会出现坍塌等现象。
[0016]优选的,所述分支隧道与第一主隧道的交汇位置处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主隧道支撑部、上支撑部、下支撑部以及分支隧道支撑部,主隧道支撑部与第一主隧道内部相抵紧,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水平的设置在第一主隧道和分支隧道之间,分支隧道支撑部设置在主隧道支撑部相对的一侧,并且分支隧道支撑部与第二主隧道相互邻近。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骨架设置在分支隧道与第一主隧道的两端交汇位置处,能够充分的保证交汇位置处的隧道强度,并且支撑骨架能够与第一主隧道和分支隧道相结合形成支撑整体,能够保证施工安全性。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骨架位置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的承力柱,所述支撑座固定设置在下支撑部上,所述承力柱的上端与上支撑部相抵接;所述承力柱上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滑移设置在承力柱上的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铰接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上支撑部相连接;所述承力柱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槽卡接配合的凸棱,所述承力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承力柱上螺纹套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连接板相抵。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结构中的承力柱可以对支撑骨架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同时可以根据支撑骨架的宽度设置支撑臂的支撑角度,将支撑臂的一端与上支撑部或下支撑不相连,再移动连接板,可以使连接板对支撑臂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且连接板通过凸棱与承力柱相卡合,可以使连接板的移动以及支撑更加的平稳。
[0020]优选的,所述支撑臂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臂包括主连接杆以及套设在主连接杆外侧的套杆,所述套杆与连接板相铰接,所述套杆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主连接杆朝向连接板的一侧固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主连接杆固接,另一端与连接板相抵,所述主连接杆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连接板固接,并且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感应端与主连接杆相抵。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臂设置在上支撑部与连接板之间时,支撑弹簧可以对支撑臂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当隧道结构发生形变或者产生晃动时,支撑弹簧可能会发生形变,而位移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到支撑臂的晃动,位移传感器可以感应到隧道的晃动程度,因此可以反馈信息,对隧道的支撑强度进行实时监测。
[002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3]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在第一主隧道附近建造分支隧道;
[0025]S2:从第一主线隧道和第二主线隧道的内部到周围地面的地质改善;
[0026]S3:在第二主隧道中安装支撑构件;
[0027]S4:安装上支撑顶板和下支撑底板;
[0028]S5:加固第二主隧道的附近的土层形成加固土层,并且组合管的末端;
[0029]S6:去除和挖掘第一主隧道和分支隧道的衬砌的一部分以扩大结构;
[0030]S7:从隧道加宽部分中拆除无用的垂直支承柱。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构造整个土层环境以及支撑结构,既可以保证第一主隧道以及分支隧道结构的强度,也可以相应的减少隧道施工过程的施工时间,并且在保证了隧道整体强度之后,可以拆除部分支撑结构,隧道可以顺利投入使用。
[0032]优选的,在S6中,构造形成支撑骨架,将混凝土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包括第一主隧道(1)和第二主隧道(2),所述第一主隧道(1)和第二主隧道(2)相平行,所述第一主隧道(1)与第二主隧道(2)之间设置有分支隧道(3),所述分支隧道(3)与第一主隧道(1)相连通,所述连通空间为汇合空间(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隧道(2)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构件(6),所述分支隧道(3)内设置有上支撑顶板(7)以及下支撑底板(8),所述上支撑顶板(7)和下支撑底板(8)均包括多个组合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撑构件(6)垂直交叉设置,并且所述支撑构件(6)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主隧道(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隧道(2)靠近分支隧道(3)的一侧设置有加固土层(9),所述加固土层(9)设置在上支撑顶板(7)和下支撑底板(8)的对应位置处,并且多个所述组合管(12)均延伸至加固土层(9)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隧道(1)内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承柱(10),支承柱(10)的上端与上支撑顶板(7)相抵,支承柱(10)的下端与下支撑底板(8)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隧道(3)与第一主隧道(1)的交汇位置处设置有支撑骨架(16),所述支撑骨架(16)包括主隧道支撑部(13)、上支撑部(14)、下支撑部(15)以及分支隧道支撑部(4),所述主隧道支撑部(13)与第一主隧道(1)内部相抵紧,上支撑部(14)和下支撑部(15)水平的设置在第一主隧道(1)和分支隧道(3)之间,所述分支隧道支撑部(4)设置在主隧道支撑部(13)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分支隧道支撑部(4)与第二主隧道(2)相互邻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16)位置处设置有支撑结构(19),所述支撑结构(19)包括支撑座(191)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91)上的承力柱(192),所述支撑座(191)固定设置在下支撑部(15)上,所述承力柱(192)的上端与上支撑部(14)相抵接;所述承力柱(192)上设置有支撑部件(20),所述支撑部件(20)包括滑移设置在承力柱(192)上的连接板(21)以及与连接板(21)铰接的支撑臂(22),所述支撑臂(22)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23),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榆森唐宇杰王进超
申请(专利权)人:陶榆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