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其涉及光固化3D打印机加工辅助设备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树脂液槽中未设置搅拌装置,经长期工作后槽内树脂液浓度密度不均匀,需要工作人员手持辅助工具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才能继续加工,影响打印成型后的模型质量的问题。包括有工作机箱、成型平台以及树脂液槽,所述工作机箱呈中空设置,所述树脂液槽中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工作机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液箱,通过搅拌机构和加热装置相互配合,实现树脂液在树脂液槽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树脂液流动时的密度和浓度均满足加工要求;相比常规树脂液槽未设置搅拌装置的情况下,打印成型效率大大提高。成型效率大大提高。成型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固化3D打印机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固化3D打印机的结构一般包括平台升降机构、成型平台、树脂槽、显示屏、光源等,光源透过显示屏在树脂槽底部形成待固化的透射区域,位于成型平台成型面或已固化层底部与树脂槽底部之间的液态树脂在透射区域固化成型。
[0003]光固化3D打印机对成型原材料树脂液要求较高,打印成型过程中要求树脂液始终处于恒定浓度和恒定密度范围内,现有树脂液槽中未设置搅拌装置,经长期工作后槽内树脂液浓度密度不均匀,需要工作人员手持辅助工具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才能继续加工,影响打印成型效率,因此设计一款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树脂液槽中未设置搅拌装置,经长期工作后槽内树脂液浓度密度不均匀,需要工作人员手持辅助工具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才能继续加工,影响打印成型后的模型质量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包括有工作机箱、成型平台以及树脂液槽,所述工作机箱呈中空设置,所述成型平台设置在工作机箱中,所述树脂液槽设置在成型平台的下方,所述树脂液槽中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工作机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液箱,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树脂液槽,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搅轮,所述转轴的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成型平台的底部安装设置有成型板。
[0006]优选的,所述转轴可转动设置在树脂液槽中,所述转轴与所述搅轮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搅轮呈螺旋形设计。
[0007]优选的,所述搅轮与所述树脂液槽的内壁之间留有工作空间,所述驱动电机为低功率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供液箱与所述树脂液槽之间通过输液管连接,所述供液箱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工作机箱中。
[0009]优选的,所述树脂液槽上安装设置有电机固定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电机固定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有加热环,所述加热环的右侧安装设置有加热电源,所述树脂液槽上设置有电源固定板,所述加热电源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电源固定板上。
[0011]优选的,所述成型板的尺寸小于所述树脂液槽的尺寸设置,所述树脂液槽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工作机箱中。
[0012]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搅拌机构和加热装置相互配合,实现树脂液在树脂液槽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树脂液流动时的密度和浓度均满足加工要求;相比常规树脂液槽未设置搅拌装置的情况下,打印成型效率大大提高,打印成型后的模型质量相比常规生产加工方式,成型质量好;
[0014](2)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再由转轴带动搅轮运作,带动树脂液在树脂液槽中流动,驱动电机为低功率电机,确保搅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会将树脂液搅出;整个搅拌机构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拆卸,结构稳定性好,不易损坏,降低企业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的整体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搅拌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其中,1、工作机箱;2、成型平台;201、成型板;3、树脂液槽;4、搅拌机构;401、转轴;402、搅轮;403、驱动电机;404、电机固定板;405、连接杆;5、供液箱;501、输液管;6、加热装置;601、加热环;602、加热电源;603、电源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19]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包括有工作机箱1、成型平台2以及树脂液槽3,所述工作机箱1呈中空设置,所述成型平台2设置在工作机箱1中,所述树脂液槽3设置在成型平台2的下方,所述树脂液槽3中设置有搅拌机构4,所述工作机箱1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液箱5,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有转轴401,所述转轴401穿设在树脂液槽3,所述转轴401上设置有搅轮402,所述转轴401的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403,所述搅拌机构4的左侧设置有加热装置6,所述成型平台2的底部安装设置有成型板201。
[0020]进一步来说,所述转轴401可转动设置在树脂液槽3中,所述转轴401与所述搅轮402之间通过连接杆405连接,所述搅轮402呈螺旋形设计。
[0021]进一步来说,所述搅轮402与所述树脂液槽3的内壁之间留有工作空间,所述驱动电机403为低功率电机。
[0022]进一步来说,所述供液箱5与所述树脂液槽3之间通过输液管501连接,所述供液箱5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工作机箱1中。
[0023]进一步来说,所述树脂液槽3上安装设置有电机固定板404,所述驱动电机403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电机固定板404上。
[0024]进一步来说,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有加热环601,所述加热环601的右侧安装设置有加热电源602,所述树脂液槽3上设置有电源固定板603,所述加热电源60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电源固定板603上。
[0025]进一步来说,所述成型板201的尺寸小于所述树脂液槽3的尺寸设置,所述树脂液槽3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工作机箱1中。
[0026]所述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光固化3D打印机开始工作时,首先供液箱5通过料管向树脂液槽3中输送树脂液,此时加热电源602向加热环601供电加热加热环601,使得树脂液达到相比稳定温度,有利于成型平台2上的成型打印成型,然后搅拌装置开始工作,驱动电机403带动转轴401运转,搅拌通过连接杆405固定连接在转轴401上,通过转轴401的转动带动搅轮402运作,实现树脂液在树脂液槽3中往复流动,确保树脂液在树脂液槽3中处于流动态,满足打印成型的密度和浓度;通过搅拌机构4和加热装置6相互配合,实现树脂液在树脂液槽3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树脂液流动时的密度和浓度均满足加工要求;相比常规树脂液槽3未设置搅拌装置的情况下,打印成型效率大大提高,打印成型后的模型质量相比常规生产加工方式,成型质量好,通过驱动电机403带动转轴401转动,再由转轴401带动搅轮402运作,带动树脂液在树脂液槽3中流动,驱动电机403为低功率电机,确保搅轮402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会将树脂液搅出;整个搅拌机构4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拆卸,结构稳定性好,不易损坏,降低企业维护成本。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搅拌机构和加热装置相互配合,实现树脂液在树脂液槽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树脂液流动时的密度和浓度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包括有工作机箱(1)、成型平台(2)以及树脂液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箱(1)呈中空设置,所述成型平台(2)设置在工作机箱(1)中,所述树脂液槽(3)设置在成型平台(2)的下方,所述树脂液槽(3)中设置有搅拌机构(4),所述工作机箱(1)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液箱(5),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有转轴(401),所述转轴(401)穿设在树脂液槽(3),所述转轴(401)上设置有搅轮(402),所述转轴(401)的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403),所述搅拌机构(4)的左侧设置有加热装置(6),所述成型平台(2)的底部安装设置有成型板(2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01)可转动设置在树脂液槽(3)中,所述转轴(401)与所述搅轮(402)之间通过连接杆(405)连接,所述搅轮(402)呈螺旋形设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树脂液槽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轮(402)与所述树脂液槽(3)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极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