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PN结衬底隔离片上电感的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3890 阅读:18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标准CMOS工艺设计多PN结衬底隔离片上电感的方法。包括:单阱工艺中在阱上注入与阱离子极性相反的杂质,对于深阱工艺,在深阱上形成与该深阱离子相反类型的阱,形成与硅片垂直方向的双PN结;在此基础上,在其顶层阱上扩散与其离子相反的杂质,形成另外一个PN结,从而形成与硅片垂直的三串连PN结。PN结是线条形状的分离结构,与电感的线圈垂直的,放射状排放。通过调节铺在片上电感下面的单或多PN结衬底隔离层的反偏电压,控制电感的寄生电容,调谐谐振频率,使电感工作在自激振荡频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标准CMOS工艺设计铺在片上电感下面的多PN结衬底隔离层的方法,以及相应的优化电感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工艺迅猛发展,单片集成电路已经成为可能。由于单片集成电路固有的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高成品率等一系列的优点使得原来的片外元件,如电感等,片内实现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电感是无线射频通信的一个关键元件,广泛被用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电路当中。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也大大促进了片上电感的研究。移动通信低功耗的特性,需要电感的调谐电路以实现低电源电压、低功耗的性能,使得电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硅基集成电路的低成本,高成品率,以及潜在的数字模拟电路的单片集成,得到消费电子市场的青睐。然而由于半导体硅衬底的阻抗比较低,这样电感通过电场以及磁场在衬底分别产生镜像电流和涡流,降低电感的Q值,以及制作片上电感的金属线条的电流拥挤效应(趋肤效应和临近效应)会增大电感本身的欧姆损耗,使得常规电感的Q值在几个GHz范围内很难大于10,这限制了集成电感的片上应用。图1为金属互连线电感的标准CMOS层次关系,由于金属互连线的层数有限,顶层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标准CMOS工艺设计多PN结衬底隔离片上电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CMOS工艺的单阱或双阱工艺形成叠层的三或双PN结衬底隔离结构;其中(1)对于单阱工艺,在阱上注入与阱离子极性相反的杂质,形成与硅片垂直的双PN结; 对于深阱工艺,在深阱上形成与该深阱离子相反类型的阱,形成与硅片垂直的PN结;(2)在双PN结形成的基础上,在其顶层阱上扩散与其离子相反的杂质,形成另外一个PN结;从而形成三叠层PN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洪彦唐长文何捷闵昊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16日 04:14
    衬底分为绘图衬底和化工学衬底两种绘图衬底指的是将图片或文字充满整个版面使其为底纹化工学衬底最常见的为氮化物衬底材料等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