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枢绕组结构、定子及电机
[0001]本技术为2020年6月2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209813323、专利名称为“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的技术申请案的分案申请。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枢绕组结构、定子及电机,特别是一种各层电枢绕组从定子槽的长边开口沿径向方向胀入所述定子槽,且各支路完全对称的电枢绕组结构、定子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3]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下,电动汽车以其环保的要求作为优势来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其中,车用的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比的需求。车用电机一般具有一环形定子与一转子,经由电机输出动力带动转子转动,使得转子在转动时相对定子上的导线以及电枢绕组形成磁场,进而在导线中产生电压。电机可经由提高定子的槽满率来提升其效率,而使用扁铜线做绕组来取代传统的圆铜线可进一步提高定子的槽满率。
[0004]然而,以CN207766054U专利为例,绕组排列在定子的各定子槽时,电枢绕组各并联支路始终只存在于每槽固定的层数上,导致各并联支路间不平衡,产生环流与不必要的损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组结构,用于设置在电机的定子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第四支路,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多个定子槽;所述第一支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占用所述定子槽中的第一子组,所述第一子组中定子槽与定子槽间距为一短节距数、一整节距数或一长节距数;所述第三支路以及所述第四支路占用所述定子槽中的第二子组,所述第二子组中定子槽与定子槽间距为所述短节距数、所述整节距数或所述长节距数;所述第一子组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子组的位置互相相邻且成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子槽包括偶数个线圈位置层,其中:所述第一支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交替占用所述第一子组的所述线圈位置层;所述第三支路以及所述第四支路交替占用所述第二子组的所述线圈位置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一子组的第一个定子槽的第一个线圈位置层开始以连续波方式顺向绕线;而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第一子组的所述第一个定子槽的最后一个线圈位置层开始以连续波方式反向绕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路从所述第二子组的第一定子槽第一个线圈位置层开始以连续波方式顺向绕线,而所述第四支路从所述第二子组的所述第一定子槽最后一个线圈位置层开始以连续波方式反向绕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节距数等于所述定子槽数除以所述电机的极数,所述短节距数等于所述整节距数减一,所述长节距数等于所述整节距数加一。6.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48个定子槽、一第一绕组、一第二绕组以及一第三绕组,其中:每个所述定子槽分别包括偶数个线圈位置层;所述第一绕组占用第一组定子槽形成第一相位;所述第二绕组占用第二组定子槽形成第二相位;所述第三绕组占用第三组定子槽形成第三相位;所述第一组定子槽、所述第二组定子槽以及所述第三组定子槽互相相邻,且各包括16个所述定子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48个定子槽分别为第1定子槽(S1)、第2定子槽(S2)、第3定子槽(S3)、第4定子槽(S4)、第5定子槽(S5)、第6定子槽(S6)、第7定子槽(S7)、第8定子槽(S8)、第9定子槽(S9)、第10定子槽(S10)、第11定子槽(S11)、第12定子槽(S12)、第13定子槽(S13)、第14定子槽(S14)、第15定子槽(S15)、第16定子槽(S16)、第17定子槽(S17)、第18定子槽(S18)、第19定子槽(S19)、第20定子槽(S20)、第21定子槽(S21)、第22定子槽(S22)、第23定子槽(S23)、第24定子槽(S24)、第25定子槽(S25)、第26定子槽(S26)、第27定子槽(S27)、第28定子槽(S28)、第29定子槽(S29)、第30定子槽(S30)、第31定子槽(S31)、第32定子槽(S32)、第33定子槽(S33)、第34定子槽(S34)、第35定子槽(S35)、第36定子槽(S36)、第37定子槽(S37)、第38定子槽(S38)、第39定子槽(S39)、第40定子槽(S40)、第41定子槽(S41)、第42定子槽
(S42)、第43定子槽(S43)、第44定子槽(S44)、第45定子槽(S45)、第46定子槽(S46)、第47定子槽(S47)以及第48定子槽(S48);所述第一组定子槽包括所述第5定子槽(S5)、所述第6定子槽(S6)、所述第11定子槽(S11)、所述第12定子槽(S12)、所述第17定子槽(S17)、所述第18定子槽(S18)、所述第23定子槽(S23)、所述第24定子槽(S24)、所述第29定子槽(S29)、所述第30定子槽(S30)、所述第35定子槽(S35)、所述第36定子槽(S36)、所述第41定子槽(S41)、所述第42定子槽(S42)、所述第47定子槽(S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勤,毕路,洪玮,
申请(专利权)人: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