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尤指可兼顾粘着强度以及电性可靠度的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趋势,具柔性的印刷电路板越趋重要。尤其是针对于办公机器、通信机器以及移动电子产品而言,多功能化、高性能化、以及小型化所需要应对的电磁干扰问题更为重要。所以在许多具柔性的印刷电路板上一般会设计有用以屏蔽电磁噪声的电磁波屏蔽膜。然而现有技术的电磁波屏蔽膜由于必须要能够贴覆于由各式类型机构或元件构成的不规则表面,因此必须对电磁波屏蔽膜内的金属含量进行限制。然而这样的限制会影响到电磁波屏蔽膜的电磁波屏蔽能力以及热传导能力无法提升,无法同时兼顾粘着强度、耐热性以及电性可靠度。
[0003]为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解决现有技术的前述技术问题,乃为本案专利技术人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可解决现有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柔性复合金属层,包括层叠的至少两个金属层;一透明绝缘层,配置于该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一面;以及一导电粘着层,配置于该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另一面,该导电粘着层是通过将一导电粘着组成物去除一溶剂而形成,该导电粘着组成物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丙烯酸酯溶液、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二价酸酯溶液、2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多个导电粒子以及该溶剂;其中,以该丙烯酸酯溶液为100重量份时,该丙烯酸酯溶液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丙烯酸酯;50%数量的该多个导电粒子具有5微米至10微米的粒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乙基丙烯酸酯树脂、乙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丙基丙烯酸酯树脂、丙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丁基丙烯酸酯树脂以及丁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各该导电粒子包括碳粒子、银粒子、铜粒子、镍粒子、焊料以及覆银铜粒子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溶剂包括甲苯、乙酸乙酯、甲乙酮肟、二甲苯、丙酮、丁酮/甲乙酮、异丙醇、醋酸丁酯以及丙二醇甲醚乙酸酯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粘着组成物更包括0.01重量份至1重量份的一纳米导电添加料,该纳米导电添加料包括纳米碳管、纳米银、有机导电涂料以及石墨烯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粘着组成物更包括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一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聚合促进剂、分散剂、赋粘剂、抗氧化剂、颜料、染料、可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消泡剂、均染剂、填充剂、阻燃剂、硅氧偶合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以及粘度调节剂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7.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至少两个金属层层叠为一柔性复合金属层;将一透明绝缘层配置于该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一面;以及将一导电粘着层配置于该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另一面;其中,该导电粘着层是通过将一导电粘着组成物去除一溶剂而形成,该导电粘着组成物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丙烯酸酯溶液、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二价酸酯溶液、2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多个导电粒子以及该溶剂;其中,以该丙烯酸酯溶液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建,张裕洋,刘修铭,游秉丰,
申请(专利权)人:位元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