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89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46
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包括柔性复合金属层、透明绝缘层以及导电粘着层。导电粘着层是通过将导电粘着组成物去除溶剂而形成,导电粘着组成物包括丙烯酸酯溶液、二价酸酯溶液、多个导电粒子以及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包括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的制作方法。薄膜的制作方法。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尤指可兼顾粘着强度以及电性可靠度的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趋势,具柔性的印刷电路板越趋重要。尤其是针对于办公机器、通信机器以及移动电子产品而言,多功能化、高性能化、以及小型化所需要应对的电磁干扰问题更为重要。所以在许多具柔性的印刷电路板上一般会设计有用以屏蔽电磁噪声的电磁波屏蔽膜。然而现有技术的电磁波屏蔽膜由于必须要能够贴覆于由各式类型机构或元件构成的不规则表面,因此必须对电磁波屏蔽膜内的金属含量进行限制。然而这样的限制会影响到电磁波屏蔽膜的电磁波屏蔽能力以及热传导能力无法提升,无法同时兼顾粘着强度、耐热性以及电性可靠度。
[0003]为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解决现有技术的前述技术问题,乃为本案专利技术人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可解决现有技术的电磁波屏蔽能力以及热传导能力无法提升的问题,达到同时兼顾粘着强度、耐热性以及电性可靠度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抗电磁干扰薄膜包括柔性复合金属层、透明绝缘层以及导电粘着层。其中,柔性复合金属层包括层叠的至少两个金属层。透明绝缘层配置于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一面。导电粘着层配置于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另一面,导电粘着层是通过将导电粘着组成物去除溶剂而形成,导电粘着组成物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溶液、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二价酸酯溶液、2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多个导电粒子以及溶剂。丙烯酸酯溶液为100重量份时,丙烯酸酯溶液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50%数量的多个导电粒子具有5微米至10微米的粒径。
[0006]进一步而言,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乙基丙烯酸酯树脂、乙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丙基丙烯酸酯树脂、丙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丁基丙烯酸酯树脂以及丁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07]进一步而言,各导电粒子包括碳粒子、银粒子、铜粒子、镍粒子、焊料以及覆银铜粒子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08]进一步而言,溶剂包括甲苯、乙酸乙酯、甲乙酮肟、二甲苯、丙酮、丁酮/甲乙酮、异丙醇、醋酸丁酯以及丙二醇甲醚乙酸酯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09]进一步而言,导电粘着组成物更包括0.01重量份至1重量份的纳米导电添加料,纳米导电添加料包括纳米碳管、纳米银、有机导电涂料以及石墨烯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10]进一步而言,导电粘着组成物更包括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添加剂,添加剂包括聚
合促进剂、分散剂、赋粘剂、抗氧化剂、颜料、染料、可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消泡剂、均染剂、填充剂、阻燃剂、硅氧偶合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以及粘度调节剂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的制作方法,可解决现有技术的电磁波屏蔽能力以及热传导能力无法提升的问题,达到同时兼顾粘着强度、耐热性以及电性可靠度的目的。
[0012]为了达到前述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抗电磁干扰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将至少两个金属层层叠为柔性复合金属层。将透明绝缘层配置于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一面。将导电粘着层配置于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另一面。其中,导电粘着层是通过将导电粘着组成物去除溶剂而形成,导电粘着组成物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溶液、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二价酸酯溶液、2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多个导电粒子以及溶剂。其中,以丙烯酸酯溶液为100重量份时,丙烯酸酯溶液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50%数量的多个导电粒子具有5微米至10微米的粒径。
[0013]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的制作方法更包括:将导电粘着组成物置于室温,且以转速60rpm对导电粘着组成物搅拌持续八小时,接着导电粘着组成物静置60分钟后添加乙酸乙酯或甲苯以控制导电粘着组成物的粘度在10cps~50cps。
[0014]进一步而言,在导电粘着组成物搅拌的期间,对该导电粘着组成物输出能量,以提升导电粘着组成物的均匀性。
[0015]进一步而言,将导电粘着层配置于柔性复合金属层的过程包括:将导电粘着组成物置于室温,且将导电粘着组成物涂布至柔性复合金属层,继而在14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的环境中对导电粘着组成物加热4分钟至5分钟,以使溶剂自导电粘着组成物中去除,且形成厚度为3微米至5微米的导电粘着层。
[0016]进一步而言,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乙基丙烯酸酯树脂、乙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丙基丙烯酸酯树脂、丙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丁基丙烯酸酯树脂以及丁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17]进一步而言,各导电粒子包括碳粒子、银粒子、铜粒子、镍粒子、焊料以及覆银铜粒子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18]进一步而言,溶剂包括甲苯、乙酸乙酯、甲乙酮肟、二甲苯、丙酮、丁酮/甲乙酮、异丙醇、醋酸丁酯以及丙二醇甲醚乙酸酯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19]进一步而言,导电粘着组成物更包括0.01重量份至1重量份的纳米导电添加料,纳米导电添加料包括纳米碳管、纳米银、有机导电涂料以及石墨烯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20]进一步而言,导电粘着组成物更包括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添加剂,添加剂包括聚合促进剂、分散剂、赋粘剂、抗氧化剂、颜料、染料、可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消泡剂、均染剂、填充剂、阻燃剂、硅氧偶合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以及粘度调节剂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抗电磁干扰薄膜时,柔性复合金属层可通过导电粘着层而被粘着于电子元件中的任一表面。由于导电粘着层是通过将导电粘着组成物去除溶剂而形成,而搭配导电粘着组成物所包括的丙烯酸酯溶液,可兼具柔性的耐弯曲特性以及耐热性,特别是对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应用,导电粘着层须具备耐弯折抗断差及耐受元件发热的效果,可应用在需重复弯折的机械结构上,且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粘着层具有4N/cm以上粘着力,而不必担心粘着强度问题。此外,由于50%数量的多个导电粒子具有5
微米至10微米的粒径,可维持粘着表面的平整度以及粘着强度,且由于多个导电粒子仅占有导电粘着组成物中的2重量份至5重量份,并不会显著改变丙烯酸酯的粘着力,且所述导电粒子还能够使导电粘着层对1GHz电磁干扰具有55dB的屏蔽能力。
[0022]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可解决现有技术的电磁波屏蔽能力以及热传导能力无法提升的问题,达到同时兼顾粘着强度、耐热性以及电性可靠度的目的。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抗电磁干扰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抗电磁干扰薄膜的烘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柔性复合金属层,包括层叠的至少两个金属层;一透明绝缘层,配置于该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一面;以及一导电粘着层,配置于该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另一面,该导电粘着层是通过将一导电粘着组成物去除一溶剂而形成,该导电粘着组成物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丙烯酸酯溶液、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二价酸酯溶液、2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多个导电粒子以及该溶剂;其中,以该丙烯酸酯溶液为100重量份时,该丙烯酸酯溶液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丙烯酸酯;50%数量的该多个导电粒子具有5微米至10微米的粒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乙基丙烯酸酯树脂、乙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丙基丙烯酸酯树脂、丙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丁基丙烯酸酯树脂以及丁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各该导电粒子包括碳粒子、银粒子、铜粒子、镍粒子、焊料以及覆银铜粒子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溶剂包括甲苯、乙酸乙酯、甲乙酮肟、二甲苯、丙酮、丁酮/甲乙酮、异丙醇、醋酸丁酯以及丙二醇甲醚乙酸酯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粘着组成物更包括0.01重量份至1重量份的一纳米导电添加料,该纳米导电添加料包括纳米碳管、纳米银、有机导电涂料以及石墨烯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粘着组成物更包括1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一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聚合促进剂、分散剂、赋粘剂、抗氧化剂、颜料、染料、可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消泡剂、均染剂、填充剂、阻燃剂、硅氧偶合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以及粘度调节剂的其中一者及其组合。7.一种抗电磁干扰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至少两个金属层层叠为一柔性复合金属层;将一透明绝缘层配置于该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一面;以及将一导电粘着层配置于该柔性复合金属层的其中另一面;其中,该导电粘着层是通过将一导电粘着组成物去除一溶剂而形成,该导电粘着组成物包括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丙烯酸酯溶液、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的一二价酸酯溶液、2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多个导电粒子以及该溶剂;其中,以该丙烯酸酯溶液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建张裕洋刘修铭游秉丰
申请(专利权)人:位元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