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0277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熔融塑化,并挤出至织物表面,压延贴合即得所述复合型织物;其中,所述树脂的聚合度不超过1100,所述聚合度为数均聚合度。该方法可广泛适用于现有技术中的树脂及织物,无须开发新的材料,成本低廉;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制备的复合型织物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又具有织物的质感,可较好地与其他家装风格融合,提升家装的整体视觉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案采用低聚合度树脂,由于其为吸收增塑剂能力低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较好地适用于挤出压延加工,实现与织物的充分接触,使得制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织物是由一类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按用途分织物可分为衣着用纺织物、装饰用纺织物和工业用纺织物三大类,其中,装饰用纺织物在品种结构、织纹图案和配色等方面较其他纺织品更有突出特点,因此,其亦常被视为一种工艺美术品。目前,装饰用纺织物通常被用作床上用品、地毯、家具布等,其可从整体效果出发与环境相得益彰,提升视觉美感。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3]家用电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常用物品,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仅满足于电器的实用性能,对其观赏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家用电器面板(如空调面板等)通常采用塑料材质注塑而成,通过卡扣或转轴安装于面框内,这种安装方式观赏性较差,难以融入家居环境。若能将装饰用纺织物制备成家用电器面板,将有望改善这一问题。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装饰用纺织物质地较软,难以满足空调等家用电器外观件的可塑性要求。
[0004]复合型织物是指将多层织物粘结在一起,或通过织物与高聚物或其他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的拥有多种功能的复合体。研究人员通常采用添加高分子等材料制备成复合型织物以提升其可塑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高分子和布料结合工艺较为复杂,且通常需要在织物表面涂覆一层粘合剂再将织物与高分子材料贴合。这不仅增加了生产工序,生产成本也将被极大地提高,而且由于粘合剂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配合有机溶剂使用,不利于环保。此外,粘合剂还易渗透到织物中,影响织物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型织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且能够避免粘合剂的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复合型织物制备织物面板的方法、制得的织物面板及电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树脂熔融塑化,并挤出至织物表面,压延贴合即得所述复合型织物;其中,所述树脂的聚合度不超过1100,所述聚合度为数均聚合度。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直接将树脂在熔融态下挤出后立即与织物基材复合,通过压延贴合,使得熔融树脂与织物紧密相贴合,无需在织物表面涂上一层粘合剂,简化了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还避免了粘合剂使用引起的环保问题及易渗透到织物中的缺陷。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制备的复合型织物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又具有织物的质感,可较好地与其他家装风格融合,提升家装的整体视觉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采用低聚合度树脂,由于其吸收增塑剂能力低且具有较好
的流动性,能较好地适用于挤出压延加工,实现与织物的充分接触,使得制备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树脂的聚合度在700~1100。
[0010]该区间范围内聚合度的树脂可更好地满足挤出贴合工艺。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树脂的聚合度在800~1000。
[0012]采用该区间范围的树脂制备的复合型织物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可较好的满足工业应用需求。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树脂的聚合度为900~1000。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树脂包括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ABS)、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二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co-1,4-cylclohexylene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1,4-cyclohexanedimethanol ester,PCTG)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ethyl methacrylate-Butadiene-Styrene,MBS)中的至少一种。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树脂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树脂(如聚四氟乙烯、聚酰胺树脂等)。可直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树脂,无需开发新的树脂,节约了生产成本。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织物包括涤纶、锦纶、腈纶、丙纶或氨纶中的至少一种。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织物也可以为合适的其他种类的织物。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可使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各种织物,无需开发新的织物基材,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可满足用户对各类织物型面板的需求,应用前景广。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型织物由涤纶和PVC复合而成。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复合型织物包括树脂层和织物层,所述树脂层与织物层的厚度之比为1:(0.25~4)。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织物的厚度。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复合型织物的厚度为0.4mm~1.6mm。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熔融塑化的树脂通过挤出复合机挤出;熔融塑化的所述树脂通过挤出复合机挤出;所述挤出复合机包括给料段、压缩段、熔融段、计量段和口模段,各段温度参数设置如下:给料段175℃~195℃、压缩段170℃~190℃、熔融段170℃~190℃、计量段160℃~180℃、口模段180℃~210℃。
[0024]在该温度设置条件下,可获得更好地贴合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各段温度参数设置如下:给料段175℃~185℃、压缩段170℃~180℃、熔融段170℃~180℃、计量段170℃~180℃、口模段190℃~200℃。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将所述树脂熔融塑化包括如下步骤:将树脂与增塑剂、稳定剂混合,熔融、塑化。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稳定剂包括钡锌复合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
或钡镉复合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稳定剂(如稀土类稳定剂、金属皂类稳定剂、有机锡类稳定等)。可直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稳定剂,无需开发新的稳定剂,节约了生产成本。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以质量计,所述树脂与稳定剂的投料比为:100:(0~6.2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熔融塑化,并挤出至织物表面,压延贴合即得所述复合型织物;其中,所述树脂的聚合度不超过1100,所述聚合度为数均聚合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括PE、PP、ABS、PVC、PC、PET或MBS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包括涤纶、锦纶、腈纶、丙纶或氨纶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织物包括树脂层和织物层,所述树脂层与织物层的厚度之比为1:(0.25~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织物的厚度为0.4mm~1.6m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塑化的所述树脂通过挤出复合机挤出;所述挤出复合机包括给料段、压缩段、熔融段、计量段和口模段,各段温度参数设置如下:给料段175℃~195℃、压缩段170℃~190℃、熔融段170℃~190℃、计量段160℃~180℃、口模段180℃~210℃。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剑章林勇强褚贺子陈新厂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