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液芯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0129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紫铜片进行表面预处理,去除紫铜片上的氧化层;将黄铜丝网平压至所述紫铜片上,在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煅烧,然后冷却得到黄铜丝网烧结芯;将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稀酸浸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黄铜丝网烧结芯将具有器件轻薄、热阻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将拓宽黄铜丝网烧结芯在均热板领域的应用。均热板领域的应用。均热板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液芯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产品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液芯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均热板和热管两相冷却系统能够快速将芯片热量转移到散热面上,在高性能电子设备和5G智能手机上应用日益广泛。随着芯片体积缩小、高度集成和功率密度不断增加,两相冷却系统面临巨大挑战。在两相冷却器件的沸腾和干烧极限上取得突破,改善热管和均热板的吸液结构是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0003]当前普遍应用多孔介质作为吸液芯材料,但多孔介质的微观结构是无定型的,孔位置分布不规则,也没有明确定义的孔单元。由于这些多孔介质不具有高度有序的微尺度特征,因此加大了准确预测流体传输和精确调整结构特征的难度,并且孔与孔之间高度曲折的网络让其表现出巨大的水力阻力。烧结铜粉吸液芯具有良好的毛细压力,是性能较好的单一吸液芯,在均热板和热管工业界中应用广泛。目前对烧结铜粉吸液芯的研究侧重于充液率、工质种类、支撑柱的优化、不同粒径混合烧结等对烧结铜粉吸液芯均热板的均温性等传热特性的影响,然而烧结铜粉吸液芯的仍然存在热阻大,导热性能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吸液芯热阻大,导热性能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吸液芯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得到的吸液芯吸液能力强,热阻小,导热性能优。
[0005]一种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取紫铜片进行表面预处理,去除紫铜片上的氧化层;
[0007]将黄铜丝网平压至所述紫铜片上,在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煅烧,然后冷却得到黄铜丝网烧结芯;
[0008]将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稀酸浸泡。
[0009]可选的,所述表面处理方法为将紫铜片使用稀酸浸泡。
[0010]可选的,所述稀酸质量分数为2

10%的盐酸、硫酸或硝酸。
[0011]可选的,所述浸泡时间为1

24小时;
[0012]可选的,所述浸泡时间为3小时。
[0013]可选的,所述煅烧条件为在氮气保护下,以1

10℃/min升温至500

800℃煅烧1

8小时。
[0014]可选的,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质量分数2

10%的盐酸、硫酸或硝酸浸泡。
[0015]可选的,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稀酸浸泡的时间为1

24小时;
[0016]可选的,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稀酸浸泡的时间为3小时。
[0017]可选的,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稀酸浸泡后还包括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吸液芯至中性,然后干燥。
[0018]一种所述的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吸液芯。
[0019]一种均热板,包括所述的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吸液芯。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紫铜片进行表面预处理,去除紫铜片上的氧化层;将黄铜丝网平压至所述紫铜片上,在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煅烧,然后冷却得到黄铜丝网烧结芯;将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稀酸浸泡;首先,将紫铜片上的氧化层去除,这样可使纯铜表面充分与黄铜丝网接触,更有利于黄铜丝网的烧结;将黄铜丝网平压至所述紫铜片上,使黄铜丝网与紫铜片在烧结过程中保持充分接触,然后使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黄铜丝网与紫铜片在烧结过程中不被氧化,使用稀酸浸泡处理黄铜丝网烧结芯,将黄铜丝网中的锌去除,使黄铜丝上形成大量贯通的细小孔道,使得黄铜丝网烧结芯具有大小组合孔道,将极大提升黄铜丝网烧结芯的吸液能力和导热性能;
[0022]此外,使用黄铜丝网替代紫铜丝网,可大幅降低均热板成本,且可使均热板器件更加轻量化和小型化;
[0023]综上,本专利技术的黄铜丝网烧结芯将具有器件轻薄、热阻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将拓宽黄铜丝网烧结芯在均热板领域的应用。
[002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液芯的制备方法,所述煅烧条件为在氮气保护下,以1

10℃/min升温至500

800℃煅烧1

8小时;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质量分数2

10%的盐酸、硫酸或硝酸浸泡;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稀酸浸泡的时间为1

24小时;通过研究不同试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黄铜丝网烧结芯脱合金化的影响,优化出最佳的试剂、浓度和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验例中黄铜网丝烧结芯酸处理脱合金化前((a),(c),(e))及脱合金化后((b),(d),(f))的微观形貌图;图中(a)和(b)放大倍数为5000倍;图中(c)和(d)放大倍数为10000倍;图中(e)和(f)放大倍数为30000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1](1)、对紫铜片进行表面预处理,使用质量分数5%的盐酸浸泡紫铜片;
[0032](2)、使用石墨板将黄铜丝网压平至铜片上,放入管式炉中通高纯氮气,然后以5℃/min升温至500℃煅烧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后得到黄铜丝网烧结芯;
[0033](3)、使用质量分数5%的盐酸浸泡处理黄铜网丝烧结芯,浸泡时间为3小时,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吸液芯至中性,然后放置烘箱中60℃烘干。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6](1)、对紫铜片进行表面预处理,使用质量分数2%的硫酸浸泡紫铜片;
[0037](2)、使用石墨板将黄铜丝网压平至铜片上,放入管式炉中通高纯氮气,然后以1℃/min升温至600℃煅烧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25℃)后得到黄铜丝网烧结芯;
[0038](3)、使用质量分数2%的硫酸浸泡处理黄铜网丝烧结芯,浸泡时间为24h,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吸液芯至中性,然后放置烘箱中50℃烘干。
[0039]实施例3
[004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紫铜片进行表面预处理,去除紫铜片上的氧化层;将黄铜丝网平压至所述紫铜片上,在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煅烧,然后冷却得到黄铜丝网烧结芯;将所述黄铜丝网烧结芯使用稀酸浸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方法为将紫铜片使用稀酸浸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质量分数为2

10%的盐酸、硫酸或硝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时间为1

24小时;可选的,所述浸泡时间为3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条件为在氮气保护下,以1

10℃/min升温至500

800℃煅烧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旷军平刘柏雄郑凯何兴羽贺鑫华江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江西信硕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