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金色链霉菌线粒体复合体酶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454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金色链霉菌线粒体复合体酶系的方法,通过在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依次添加一定量的海洋小球藻滤膜处理液、氯化铷和柠檬酸钠,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金色产色链霉菌产多抗霉素的生物效价,也进一步提高了金色产色链霉菌对低溶解氧的耐受。产色链霉菌对低溶解氧的耐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金色链霉菌线粒体复合体酶系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金色链霉菌线粒体复合体酶系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抗霉素又叫多氧霉素,在日本是从可可链霉菌素阿索变种(S .cacaoi var .asoensis)中分离到一种核苷类抗生素,而在我国是金色产色链霉菌(S .aurea chromogemes, 4896)的次级代谢产物。关于金色产色链霉菌的代谢产物,国内外报道有A

N 。多抗霉素属于广谱性生物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性传导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壁不能进行生物生物合成而导致死亡,还能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多抗霉素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葡萄灰霉病、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人参黑斑病等多种植物病害防治。国内外对金色产色链霉菌产多抗霉素的合成机理、多抗霉素合成基因簇、多抗霉素核苷骨架,金色产色链霉菌与其它链霉菌基因杂合产的次级代谢产物,国内外也做了大量的报道,但对金色产色链霉菌次级代谢各产物的基因组、调控蛋白及转录与翻译因子等还未阐述清楚,尤其金色产色链霉菌(S .aurea chromogemes, 4896)呼吸链相关复合酶系的变化情况还未见报道。金色产色链霉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大量溶解氧,经实验发现如溶解氧补充不足,常导致金色产色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含量偏低,甚至导致金色产色链霉菌的线粒体肿胀,进一步影响金色链霉菌线粒体复合酶系失去活性,最终促使金色产色链霉菌线粒体内膜电子堆积,电子传递链受阻,从而使Na
+

k
+

ATP或Ca
2+
(Mg
2+

ATP)酶活性降低,如何缓解这一局面,从而解决金色产色链霉菌在发酵过程中不因溶解氧快速消耗进一步影响其次级代谢产物即A

N各组分的含量,更进一步提高金色产色链霉菌发酵产多抗霉素效价,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金色链霉菌线粒体复合体酶系的方法,通过在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依次添加一定量的海洋小球藻滤膜处理液、氯化铷和柠檬酸钠,有效的提高了金色产色链霉菌产多抗霉素的生物效价,也进一步提高了金色产色链霉菌对低溶解氧的耐受,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金色链霉菌线粒体复合体酶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海洋小球藻培养液培养海洋小球藻海洋小球藻培养基配方为:硝酸氨的质量浓度为0.10

0.30g/L,过磷酸钙的质量浓度为0.02

0.04 g/L,氯化镁的质量浓度0.07

0.09g/L,碳酸氢钠的质量浓度为0.01

0.03 g/L,氯化钾的质量浓度为0.01

0.03 g/L,海盐的质量浓度3.00

5.00 g/L,磷酸氢二钠的质量浓度0.10

0.20 g/L ,加灭菌蒸馏水1000mL;配置方法为:按配比称取所需原料,再加入1%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在加热条件下搅拌溶解,待其全部溶解后取出,放在室温环境下冷却后,调节溶液的pH至7.0,再灭菌后,放入4℃的环境下保存备用;
(2)培养条件:用低温保存的培养基接种小球藻藻种,在室温下培养,采用2800Lx的光照强度,在培养过程中,每天的光照环境和黑暗环境各占10

14小时,培养6

8d,小球藻最高密度为1.8

3.0
×
10
8 cell/m L;(3)当培养小球藻密度为2.4
×
10
8 cell/mL,收集小球藻,超声破碎小球藻,超声频率为20

40KHz,功率为1

4.0Kw,超声时间为30

60min,然后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海洋小球藻滤膜处理液;(4)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为0.2

0.4%,葡萄糖为0.20

0.50%、酵母浸粉为0.20

0.50%、KH2PO
4 0.1

0.3%,CaCO30.30

0.60%,豆粕0.2

0.7%,鱼粉0.10

0.16%,NaCl0.1

0.2%,豆油0.01

0.02%,(NH4)2SO
4 0.05

0.015%,GPE消泡剂 0.004

0.008%,淀粉酶0.0004

0.0009%,余量为灭菌水,消前pH6.5,121℃灭菌30min,得到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5)上述步骤(3)的海洋小球藻滤膜处理液10

30mL添加步骤(4)的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中去,作为金色产色链霉菌发酵培养基备用。
[0004]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海洋小球藻培养基配方为:硝酸氨的质量浓度为0.20g/L,过磷酸钙的质量浓度为0.03 g/L,氯化镁的质量浓度0.08 g/L,碳酸氢钠的质量浓度为0.02 g/L,氯化钾的质量浓度为0.02 g/L,海盐的质量浓度4.00 g/L,磷酸氢二钠的质量浓度0.15 g/L,加灭菌蒸馏水1000mL。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超声频率为30KHz,功率为2.0Kw,超声时间为45min。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的海洋小球藻滤膜处理液与步骤(4)的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100~100:1,优选为1:25。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在配置的溶液中添加氯化铷和柠檬酸钠,其中氯化铷的添加量为20

40mg/L,柠檬酸钠的添加量为0.15

0.25g/L;更优选的,氯化铷的添加量为30mg/L,柠檬酸钠的添加量为0. 2g/L,调节溶液的pH至6.5

7.0。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依次添加一定量的海洋小球藻超声滤液、氯化铷和柠檬酸钠,有效的提高了金色产色链霉菌产多抗霉素的生物效价,也进一步提高了金色产色链霉菌对低溶解氧的耐受,同时还提高了线粒体复合I、II和酶III的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0]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提高金色链霉菌线粒体复合体酶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海洋小球藻培养液培养海洋小球藻海洋小球藻培养基配方为:硝酸氨的质量浓度为0.20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金色链霉菌线粒体复合体酶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依次添加一定量的海洋小球藻滤膜处理液、氯化铷和柠檬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海洋小球藻培养液培养海洋小球藻海洋小球藻培养基配方为:硝酸氨的质量浓度为0.10

0.30g/L, 过磷酸钙的质量浓度为0.02

0.04 g/L,氯化镁的质量浓度0.07

0.09g/L,碳酸氢钠的质量浓度为0.01

0.03 g/L,氯化钾的质量浓度为0.01

0.03 g/L,海盐的质量浓度3.00

5.00 g/L,磷酸氢二钠的质量浓度0.10

0.20 g/L ,加灭菌蒸馏水1000mL;配置方法为:按配比称取所需原料,再加入1%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在加热条件下搅拌溶解,待其全部溶解后取出,放在室温环境下冷却后,调节溶液的pH至7.0,再灭菌后,放入4℃的环境下保存备用;(2)培养条件:用低温保存的培养基接种小球藻藻种,在室温下培养,采用2800Lx的光照强度,在培养过程中,每天的光照环境和黑暗环境各占10

14小时,培养6

8d,小球藻最高密度为1.8

3.0
×
10
8 cell/m L;(3)当培养小球藻密度为2.4
×
10
8 cell/mL,收集小球藻,超声破碎小球藻,超声频率为20

40KHz,功率为1

4.0Kw,超声时间为30

60min,然后0.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海洋小球藻滤膜处理液;(4)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为0.2

0.4%,葡萄糖为0.20

0.50%、酵母浸粉为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忠成陈豪张楠邓钊师维周晶晶翁婧田利明李蒲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