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铝模筑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39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转向块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铝模筑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转向块
,具体是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铝模筑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现有的桥梁都是通过节段梁组成,节段预制拼装的混凝土桥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具有绿色环保、环境和交通影响小、运输方便、施工快速、美观、耐久和全寿命费用低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国内铁路、公路、轨道交通以及市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现有的节段梁都是通过节段梁模板进行拼接后内置钢筋架然后浇筑混凝土制成,而对于节段梁中用于转向的转向块在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将转向块模板进行拼接密封,具体在于转向块底模与节段梁内模拼接完成后需要对其两侧进行密封,现有的密封手段是是使用木模板、钢模板和塑料模板,但由于节段梁的尺寸巨大,所对应的桥梁转向块模板存在重量大,不方便进行合模以及造价高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铝模筑造工艺。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0004](1)目前国内的建筑模板较为传统的主要有最传统的木模板和钢模板,木模板比较常见的是杨木模板和松木模板,这种模板相对而言比较轻,成本略低,但是耐用度不算太好,而且重复利用率非常的低,而钢模板,顾名思义是钢质的,强度非常大,但是重量过重,重复利用好,但是成本极高都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桥梁转向块模板;
[0005](2)目前市场上对于桥梁转向块侧板合模的模板一般都是使用整板整体切割,整体安装拆卸,由于在桥梁内腔使用,会出现难拆的情况,浇筑完后模板难以顺利拆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铝模筑造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铝模筑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节段梁外模框架拼接,节段梁外模框架拼接过程中,对于节段梁外底模需与水平面保持水平,节段梁的外底模与外顶模保持水平,与浇筑节段保持垂直;
[0009]S2:转向块底板拼接,节段梁外模框架安装完成后,将转向块底板与节段梁外模架的内底面安装;
[0010]S3:活动式内模架底部拼接,将活动式内模架底部与转向块底板的顶部安装连接;
[0011]S4:活动式内模架支撑贴合,活动式内模架通过气缸支撑,使顶部模架和两侧模架
与节段梁外模内顶部和内侧面完全贴合;
[0012]S5:转向块顶模连接,将两个转向块顶模与活动式内模架的内顶部安装连接,调节两个转向块顶模之间的间距,使其能通过一个人的距离;
[0013]S6:钢筋架预埋,对转向块内底面和转向块顶模之间待浇筑空间内预埋钢筋架;
[0014]S7:铝模板拼接,根据转向块顶模与转向块底板的距离和两个转向块顶模之间的距离所对应的拼接面积进行铝模板拼接;
[0015]S8:混凝土浇筑塑性,整体转向块模板拼接完成后,从其浇筑段对其进行浇筑塑性。
[0016]优选的,步骤S7中,铝模板分为顶角铝模板和平面铝模板,转向块顶模的底部连接多个顶角铝模板,每个顶角铝模板的底部均与平面铝模板连接,每个平面铝模板的顶部均连接有平面铝模板,顶角铝模板和平面铝模板与转向块顶模形成转向块本体浇筑空间。
[0017]优选的,所述顶角铝模板上开设有第一平面槽和侧边槽,所述平面铝模板上开设有第二平面槽,所述第一平面槽、第二平面槽和侧边槽内均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通孔,相邻铝模板之间的相邻两侧通孔均穿过螺栓,通过螺母对两个铝模板进行拼接。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铝模筑造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9]其一:本专利技术相比于使用整体侧板进行拼接,铝模板的施工周期短:铝合金修建模板体系为快拆模体系,大大节约承建单位的办理本钱,能重复重复运用,均匀运用本钱低,铝合金修建铝模板体系选用全体揉捏构成的型号为6061

T6的铝合金型材做原材,一套模板规范施工可翻转运用50~300次以上,均匀运用本钱低;
[0020]其二:本专利技术相比于使用整体侧板进行拼接,施工效率高,安装便利,铝合金修建模板体系组装简略、便利,每块铝模板平均重30KG/

,完全由人工组装,不需要使用任何机械设备协助,拼接后承载力高,铝合金修建模板体系悉数部位都选用铝合金板组装而成,体系组装完成后,构成一个全体结构,稳定性十分好,承载力可到达每平方米60KN。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顶角铝模板外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顶角铝模板连接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铝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铝模板拼接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顶角铝模板;2、平面铝模板;3、第一平面槽;4、侧边槽;5、第二平面槽;6、通孔;7、转向块本体;8、转向块顶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铝模筑造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铝模筑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节段梁外模框架拼接,节段梁外模框架拼接过程中,对于节段梁外底模需与水平面保持水平,节段梁的外底模与外顶模保持水平,与浇筑节段保持垂直,有利于保证节段梁外模框架的整体外模内侧平行,保证内部的转向块模板形状稳定;
[0032]S2:转向块底板拼接,节段梁外模框架安装完成后,将转向块底板与节段梁外模架的内底面安装,转向块底板起到转向块模板的基座作用,用于定位转向块模板的位置;
[0033]S3:活动式内模架底部拼接,将活动式内模架底部与转向块底板的顶部安装连接,对活动式内模架起支撑作用使其能活动与节段梁外模贴合;
[0034]S4:活动式内模架支撑贴合,活动式内模架通过气缸支撑,使顶部模架和两侧模架与节段梁外模内顶部和内侧面完全贴合,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预制构件用钢模

铝模筑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节段梁外模框架拼接,节段梁外模框架拼接过程中,对于节段梁外底模需与水平面保持水平,节段梁的外底模与外顶模保持水平,与浇筑节段保持垂直;S2:转向块底板拼接,节段梁外模框架安装完成后,将转向块底板与节段梁外模架的内底面安装;S3:活动式内模架底部拼接,将活动式内模架底部与转向块底板的顶部安装连接;S4:活动式内模架支撑贴合,活动式内模架通过气缸支撑,使顶部模架和两侧模架与节段梁外模内顶部和内侧面完全贴合;S5:转向块顶模(8)连接,将两个转向块顶模(8)与活动式内模架的内顶部安装连接,调节两个转向块顶模(8)之间的间距,使其能通过一个人的距离;S6:钢筋架预埋,对转向块内底面和转向块顶模(8)之间待浇筑空间内预埋钢筋架;S7:铝模板拼接,根据转向块顶模(8)与转向块底板的距离和两个转向块顶模(8)之间的距离所对应的拼接面积进行铝模板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桥尤琦章晓明王耐王朝晨牛敬玺李博郑俊钊吴启余夏辉张明刘东尚张童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混凝土装配化构件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