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美白霜技术

技术编号:320221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美白霜,涉及化妆品领域。抑制剂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卵磷脂、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和酪氨酸酶抑制剂,制备方法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卵磷脂、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和酪氨酸酶抑制剂混合后,依次通过冰浴、水浴振荡,超低温冻存后室温融化,重复冻融,即得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可应用于化妆品领域。本申请将熊果苷同时与卵磷脂、胆固醇和血清白蛋白结合,提高熊果苷的化学稳定性,采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作为载体,提高在皮肤的渗透性,从而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碍黑色素的生成,以达到美白祛斑效果。以达到美白祛斑效果。以达到美白祛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美白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美白霜。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以天然成分为主要配方的化妆品、护肤品逐渐受到关注和喜爱,不断开发新的天然成分护肤品,使其达到更好的美肤、护肤效果,已成为本领域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市面上大多数化妆品或美白剂都是采用酪氨酸酶抑制剂,酪氨酸酶是通过黑素细胞生成黑色素的关键酶,因此直接抑制酪氨酸酶催化活性是最突出、最有效的靶点。由于酪氨酸酶仅由黑素细胞产生,所以靶向酪氨酸酶的抑制剂可以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黑素生成而无副作用。
[0003]例如熊果苷,一种对苯二酚的前体药物,是一种天然成分,减少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合成黑色素。然而,熊果苷的天然形态在化学上是不稳定的,可释放对苯二酚,分解为含苯代谢物,对骨髓具有潜在的毒性。此外,皮肤对于大多数物质是难以渗透的天然屏障,熊果苷要想发挥其美白祛斑效果,必须要透过角质层及更深层屏障表皮基底层,并且进入黑素细胞。
[0004]综上种种,使其在化妆品中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卵磷脂、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和酪氨酸酶抑制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卵磷脂:2wt%

10wt%;胆固醇:1wt%

5wt%;血清白蛋白:10wt%

30wt%;酪氨酸酶抑制剂:15wt%

35wt%;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余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剂为熊果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提取方法为:S01、将间充质干细胞系培养至细胞密度达到70%

80%后弃去原来的培养基,换成含有去外泌体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S02、随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离心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02中,所述细胞上清液离心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方法为:将所述细胞上清液依次按照转速为1000rpm/min、4000rpm/min和10000rpm/min进行离心并收集上清,不同转速的离心时间为10min

40min,将收集的上清在转速为100000rpm/min的条件下离心90min,保留底部微小沉淀即得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6.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一种靶向酪氨酸酶抑制剂,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间充质干细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春凤邹衡芳颜福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远想医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