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板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05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面板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彼此相对且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内表面上并且包含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元件层,设置在阵列元件层上并且与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连接图案,设置在第二基板内表面上并包括红、绿、蓝滤色片的滤色片层,设置在滤色片层上并包括吸湿材料的涂覆层,设置在涂覆层上并与连接图案相连接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形成在涂覆层上的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有机发光层发射出单色光,以及沿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周边部分设置的密封图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双面板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ELD)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OELD器件为自发光,不需要额外的光源。此外,与液晶显示(LCD)器件和等离子显示板(PDP)器件相比,OELD器件具有宽视角和高对比度并且体积较小和重量较轻。同时,OELD器件功耗低,并且通常采用低直流(DC)电压驱动,从而可以提供相对较短的响应时间。由于OELD器件为固态,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而且不易于被外界的碰撞所损坏。此外,与LCD器件和PDP器件相比,OELD器件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只采用了沉积和封装器件,因而其制造成本较低。图1所示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OELD器件的截面图。在图1中,OELD器件包括彼此以预定间隔相对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60。阵列元件层AL形成在第一基板10的内表面上并且包括在每一像素区形成的薄膜晶体管T,其中像素区P是形成图像的最小单位。此外,在阵列元件层AL上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E。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E包括在阵列元件层AL上顺序形成的第一电极48、有机发光层54和第二电极56。因此,从发光层54发出的光向第一电极48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板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彼此相对并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内表面上并且包含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元件层;设置在所述阵列元件层上并且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连接图形;设置在所述第二基 板内表面上的滤色片层,所述滤色片层包括红、绿、蓝滤色片;设置在所述滤色片层上并包括吸湿材料的涂覆层;设置在所述涂覆层上并与所述连接图案相连接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所述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在所述涂覆层上依次形成的第一电极、有 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有机发光层发射出单色光;以及沿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12-26 10-2003-00978801.一种双面板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彼此相对并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内表面上并且包含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元件层;设置在所述阵列元件层上并且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连接图形;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内表面上的滤色片层,所述滤色片层包括红、绿、蓝滤色片;设置在所述滤色片层上并包括吸湿材料的涂覆层;设置在所述涂覆层上并与所述连接图案相连接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所述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在所述涂覆层上依次形成的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有机发光层发射出单色光;以及沿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周边部分设置的密封图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滤色片层的红、绿和蓝滤色片之间的黑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作为阳极,所述第二电极作为阴极,并且所述第一电极是透明的,从而由所述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能透过所述第一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材料是透明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滤色片层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涂覆层和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阻挡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发射白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非像素区中的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绝缘图案和隔墙,所述绝缘图案和隔墙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滤色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宰用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