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在平板显示器件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ELD)是一种具有高对比度和宽视角的自发射型显示器件。与其它显示器件相比,因为有机ELD不需要背光装置,所以可以制造得轻且薄。比起其它类型的平板显示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消耗的电力也较少。此外,有机ELD可以用低DC电压来驱动,并且响应速度很快。由于有机ELD的所有组件都是由固体材料制成的,因此能够经受碰撞。有机ELD可以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和制造LCD或者PDP不同,有机ELD的制造只需利用沉积技术和封装技术。因而,制造有机ELD的过程和设备都非常简单。无源矩阵型有机ELD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它不具备驱动该有机ELD的开关元件。对于无源矩阵型而言,栅线(扫描线)和数据线(信号线)交叉限定子像素矩阵。依次驱动栅线从而驱动每个子像素。为了表现出所需的平均亮度,必须对显示器的每个子像素依次发射更高能级的瞬时发光,以产生整体的平均亮度。对于有源矩阵型而言,在各个子像素内设置了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第一电极与该薄膜晶体管相连,其由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和第二基板; 多个阵列元件,其具有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中每个都具有作为公共电极的第一电极,形成于第一电极下面的有机电致发光层,以及相应于子像素图案化的第二电极,它们依次在第二基板上形成;以及 与所述阵列元件和对应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导电衬垫, 其中该阵列元件以矩阵结构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且给该阵列元件提供电压的电源线以网格结构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12-26 10-2003-0097118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多个阵列元件,其具有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中每个都具有作为公共电极的第一电极,形成于第一电极下面的有机电致发光层,以及相应于子像素图案化的第二电极,它们依次在第二基板上形成;以及与所述阵列元件和对应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导电衬垫,其中该阵列元件以矩阵结构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且给该阵列元件提供电压的电源线以网格结构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阵列元件位于子像素内,该子像素是由栅线和数据线确定的,该栅线沿第一方向形成,该数据线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线平行于数据线设置并且与该数据线隔开一个预定距离,第二电源线平行于栅线设置并且与栅线隔开另一预定距离,第二电源线与第一电源线交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通过接触孔在它们的交叉处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线由与数据线相同的金属材料并与数据线在同一层形成。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源线由与栅线相同的金属材料并与栅线在同一层形成。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或者第二电源线由具有低电阻的金属形成。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低电阻的金属是铜。9.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基板,其具有多个以矩阵结构形成于由栅线和数据线所确定的区域内的阵列元件,该栅线沿第一方向设置,该数据线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设置;第二基板,其上形成具有有机电致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以及与该阵列元件和对应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导电衬垫,其中,第一电源线平行于数据线设置并且与该数据线之一隔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