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热电冷却装置的结构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171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热电冷却装置的结构及制造方法,其制造步骤包括:提供一基板,并于该基板上沉积一阻挡层;蚀刻图案化该阻挡层,以形成数个开孔;以该阻挡层为掩膜(mask),进行蚀刻以形成数个凹槽;使用离子电浆蚀刻法(RIE)去除该阻挡层,同时将各该凹槽转角处圆弧化;再沉积一金属导线层;使用表面黏装技术(SMT)涂布一黏着层于各该凹槽内;将若干个热电材分别放入各该凹槽内;重复前述制作基板的步骤,以完成另一基板处理;将两基板对位接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一种嵌入式的热电冷却装置结构,将N型及P型半导体材料放入具有凹槽结构的高导热基板之中,可增加热电冷却装置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热电冷却装置的热电效应及降低接触电阻效应,以提升热电冷却装置的性能。
技术介绍
热电冷却装置为一种可提供冷却及加热效应的主动组件,其物理现象概述如下将两种不同热电材料制成的线,其端点焊接在一起而形成连续的回路,当线的端点置于不同的温度时,回路会形成微小的电压差,此热生电现象称的为席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相反,若上述的回路提供电源时,产生电制冷现象,则称的为普立克效应(Peliter effect)会使得热在一端点被吸收而在另一端点生成,此Seebeck及Peliter效应即为热电冷却装置的基本原理。热电冷却装置所用的热电材料具备三种特性,第一是在组件接点之间单位温差的电动力(electromotive force per degre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高,称为材料的热电功率;第二是热传导性低,这是因为如果热传得太快,太大或太小的温差都不容易感应出;第三种特性是高的电传导性(e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热电冷却装置的结构,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数个第一凹槽;一第一金属导线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各所述第一凹槽上;一第二基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一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二表面开 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数个第二凹槽;一第二金属导线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及各所述第二凹槽上;数个黏着层,设于各所述第一凹槽及各所述第二凹槽内;若干个热电材,各所述热电材分别嵌入各所述第一凹槽与各所述第二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热电冷却装置的结构,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数个第一凹槽;一第一金属导线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各所述第一凹槽上;一第二基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一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数个第二凹槽;一第二金属导线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及各所述第二凹槽上;数个黏着层,设于各所述第一凹槽及各所述第二凹槽内;若干个热电材,各所述热电材分别嵌入各所述第一凹槽与各所述第二凹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热电冷却装置的结构,其中各所述第一凹槽与各所述第二凹槽为柱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热电冷却装置的结构,其中各所述第一凹槽与各所述第二凹槽为球状。4.一种微型热电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a)提供一基板,并于所述基板上沉积一阻挡层;(b)蚀刻图案化所述阻挡层,以形成复数个开孔;(c)以所述阻挡层为掩膜(mask),进行非等向性蚀刻,以形成数个凹槽;(d)使用离子电浆蚀刻法(RIE)去除所述阻挡层,同时将各所述凹槽转角处圆弧化;(e)再沉积一金属导线层;(f)使用表面黏装技术(SMT)涂布一黏着层于各所述凹槽内;(g)将若干个热电材分别放入各所述凹槽内;(h)重复步骤(a)至步骤(f),以完成另一基板处理;(i)将两基板对位接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热电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e)所述形成所述金属导线层的方法包括(e1)用溅镀方式沉积一铝金属导线;(e2)再以无电镀镀一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恺郑仁豪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