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转运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97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转运工装,包括底座和料箱,底座底面的四角处设有第一油缸、前后两侧中部设有第二油缸、左右两侧中部设有第三油缸,第一油缸的底端固连有限位板、第二油缸的底端固连有定向轮、第三油缸的底端固连有万向轮,底座顶面上设有若干减震机构,料箱底部与减震机构顶端固连、顶部敞口、外壁上包裹有泡沫铝板,料箱内部通过若干隔板被分隔成若干料室,料室底部设有第四油缸,第四油缸活塞杆朝上并固连有承载板,料箱的内侧壁、隔板的两侧板面以及承载板的顶面上均设有缓冲海绵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缓冲减震性能好,既能灵活移动转向又能稳固限位固定并可同时装载转运以及便于取用多种规格线束,保证转运效率和质量。率和质量。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转运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线束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转运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其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
[0003]在汽车线束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都需要利用一定的转运工装在多道工序之间进行线束的往复转运和取用。但现有常规的汽车线束用转运工装在实际使用时依旧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仅靠常规定向轮和或万向轮的配合来实现移动行走,其转向时仍需较大空间,对使用场合要求较高,在操作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无法灵活转向,满足不了操作需求,使用不够灵活便捷,且工装的固定稳固性较差,在装载和取用线束而需要保持整个工装固定不动时,不能很好的保证工装的位置固定,大大影响了线束的装载和取用操作;2、工装整体的减震抗冲击性能较低,对线束的缓冲防护效果较差,使得线束在转运过程中易受到较大碰损,转运质量较低,保证不了汽车线束的成品质量;3、常规工装仅依靠一个料箱来盛装线束,只能装载转运一种规格的线束,不能同时并具有区分性的装载转运多种规格的线束,且位于料箱下层的线束不便取用,使用时仍有较大局限性,不够实用,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减震性能好、既能灵活移动转向又能稳固定位固定并可同时区分性的装载转运以及便于取用多种规格线束的汽车线束生产用转运工装,可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转运工装,包括底座和料箱,所述底座底面的四角处均竖向设有第一油缸、前后两侧中部均竖向设有第二油缸、左右两侧中部均竖向设有第三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活塞杆均朝上并与底座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第二油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向轮、第三油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呈矩形阵列间隔均布有若干减震机构,每个减震机构均由竖向设置的伸缩杆和套设在伸缩杆外侧的减震弹簧组成;所述料箱设在减震机构上方且其顶部敞口、外壁上包裹有泡沫铝板,所述料箱外底部上的泡沫铝板与减震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料箱的内部通过若干间隔且竖向设置的隔板被分隔成若干料室,每个料室的底部均竖向设有第四油缸,所述第四油缸的活塞杆朝上并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料箱的内侧壁、隔板的两侧板面以及承载板的顶面上均设有缓冲海绵垫。
[0006]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与对应的料室相适配。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部和底部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缓冲气垫和橡胶减震垫,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活塞杆均与底座底部上的橡胶减震垫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面上设有橡胶防滑垫。
[0009]优选的,所述料箱的左右外侧壁上均设有推动把手。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当装载和取用汽车线束而需要使整个工装固定不动时,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活塞杆均处于收缩状态,相应的定向轮和万向轮悬空收纳在底座底部,仅限位板在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的伸长作用下被抵压在地面上,通过限位板和第一油缸的设置配合,便可对底座及其上的料箱进行有效的支撑和限位固定,更能保证工装的位置固定,不影响线束的装载和取用等操作,提高转运效率,且还可通过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来灵活改变底座和料箱的高度,从而使得料箱的高度能灵活适配不同使用场景以及不同身高的工人的操作需求,使整个工装的使用更加灵活便捷和人性化。
[0011]当转运线束需要使整个工装移动行走时,第一油缸不动作,先同步运行两第二油缸和两第三油缸,使两者的活塞杆伸长,在第一油缸的限位作用下,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缸体部分会带着相应的定向轮和万向轮下移,直至定向轮和万向轮抵压到地面上。接着,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不再动作,同步运行四组第一油缸,使其活塞杆收缩,在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限位作用下,第一油缸的缸体部分会带着相应的限位板上移,便可使限位板悬空收纳在底座底部,然后利用定向轮和万向轮,即可实现整个工装的行走移动,且通过两万向轮和两定向轮的位置分布和设置配合,还能在保持工装整体灵活移动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整个工装的原地360度旋转,可在操作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对整个工装进行灵活地转向操作,降低了工装对使用场合的要求,更便于对汽车线束的转运,且转运时通过两第二油缸和两第三油缸的同步伸缩,同样能灵活改变底座和料箱的高度,使得料箱的高度能灵活适配不同使用场景以及不同身高的工人的操作需求,能进一步大大提高整个工装的使用灵活性和便捷性,使整个工装更加实用和人性化。
[0012]使用时,通过多个由伸缩杆和减震弹簧组成的减震机构与料箱外壁上的泡沫铝板、料箱内侧壁以及隔板、承载板上的缓冲海绵垫的设置配合,可大大增强整个工装的减震抗冲击性能,提高对汽车线束的缓冲防护效果,保证转运时整体的平稳性,从而有效降低转运过程中对汽车线束的碰损,更有利于提高转运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汽车线束的成品质量。同时,多个隔板的设置可将料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料室,每个料室即可盛装一种规格的汽车线束,从而实现多种规格的汽车线束具有区分性的同时装载和转运,使用更加灵活便捷,更便于转运到位后具有针对性的取用。此外,在转运到位需要卸载取用线束时,既可通过第四油缸的活塞杆的一次大行程伸长,将相应料室内的线束一次性全部推出卸料,也可根据实际取用情况令第四油缸的活塞杆进行多次小行程的伸长,使承载板及其上承载的线束有序提升,更便于工人取用下层的线束,使得整个工装的使用更加灵活便捷和人性化,进一步提高工装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底座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为底座,2为第一油缸,3为第二油缸,4为第三油缸,5为限位板,6为定向轮,7为万向轮,8为减震机构,9为伸缩杆,10为减震弹簧,11为料箱,12为泡沫铝板,13为隔板,14为料室,15为第四油缸,16为承载板,17为缓冲海绵垫,18为缓冲气垫,19为橡胶减震垫,20为橡胶防滑垫,21为推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至4所示,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转运工装,包括底座1和料箱11。底座1底面的四角处均竖向设有第一油缸2、前后两侧中部均竖向设有第二油缸3、左右两侧中部均竖向设有第三油缸4,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3和第三油缸4的活塞杆均朝上并与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油缸2的底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转运工装,包括底座和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面的四角处均竖向设有第一油缸、前后两侧中部均竖向设有第二油缸、左右两侧中部均竖向设有第三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活塞杆均朝上并与底座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第二油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向轮、第三油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呈矩形阵列间隔均布有若干减震机构,每个减震机构均由竖向设置的伸缩杆和套设在伸缩杆外侧的减震弹簧组成;所述料箱设在减震机构上方且其顶部敞口、外壁上包裹有泡沫铝板,所述料箱外底部上的泡沫铝板与减震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料箱的内部通过若干间隔且竖向设置的隔板被分隔成若干料室,每个料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泽众郝爽于淼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卓越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