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型电池和叠层型电池的输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990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3
叠层型电池具备:具有第1基材和第2基材的外部包装体;具有交替叠层在叠层方向的多个第1电极板和多个第2电极板的膜电极接合体;沿叠层方向进行观察时在第1方向上与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连接的第1接线片。第1基材包含:在第1方向上从第1接线片侧的外端缘延伸至内侧的第1接线片侧部;从第1接线片侧部的第1方向上的内端起相对于第1接线片侧部朝向与第2基材侧相反的一侧膨出的膨出部。叠层型电池的重量为500g以上,第1方向上的第1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20mm以上。20mm以上。20m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叠层型电池和叠层型电池的输送方法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层型电池和叠层型电池的输送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提案的那样,正极板和负极板交替叠层而得到的叠层型电池得到了广泛普及。作为叠层型电池的一个实例,可举出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征之一在于: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叠层型电池具有较大的容量。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如今期待在车载用途、安置住宅用途等各种用途中的进一步普及。
[0003]叠层型电池具备:具有交替叠层在叠层方向的多个正极板(第1电极板)和多个负极板(第2电极板)的膜电极接合体。制造叠层型电池时,膜电极接合体与电解液同时密封在外部包装体内。然后,在立起状态下,在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外部包装体的膨出部所在的膨出部区域的同时,悬挂并输送叠层型电池。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60141号公报
[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0008]然而,在输送重量较大的叠层型电池的情况下,夹持装置对于膨出部区域的按压力升高,存在膜电极接合体中位于膨出部内的部分(例如,电极活性物质层)发生变形的风险。该情况下,存在发生反应不均匀,叠层型电池的性能降低的风险。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叠层型电池的性能降低的叠层型电池和叠层型电池的输送方法。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1]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具备:
[0012]外部包装体,其具有第1基材和第2基材并且在所述第1基材和所述第2基材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0013]膜电极接合体,其为设置在所述密封空间的膜电极接合体,并且具有交替叠层在叠层方向的多个第1电极板和多个第2电极板;和
[0014]第1接线片,其在沿所述叠层方向进行观察时在第1方向上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连接,并且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出至所述外部包装体的外侧,
[0015]所述第1基材包含:在所述第1方向上从所述第1接线片侧的外端缘延伸至内侧的第1接线片侧部;和,从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内端起相对于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朝向与所述第2基材侧相反的一侧膨出,并且划定所述密封空间的膨出部,
[0016]所述叠层型电池的重量为500g以上,
[0017]所述第1方向上的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20mm以上。
[0018]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中,
[0019]所述第1方向上的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100mm以下。
[0020]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中,
[0021]沿所述叠层方向进行观察时,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的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100mm以上。
[0022]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中,
[0023]所述第1电极板包含:包含彼此相邻的第1连接区域和第1有效区域的第1电极集电体;和,设置在所述第1有效区域的第1电极活性物质层,
[0024]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与所述第1电极板的所述第1连接区域相对。
[0025]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中,
[0026]进一步具备:第2接线片,其在所述第1方向上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另一侧连接,并且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出至所述外部包装体的外侧,
[0027]所述第1基材包含:在所述第1方向上从所述第2接线片侧的外端缘延伸至内侧的第2接线片侧部,
[0028]所述膨出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从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的内端形成至所述第2接线片侧部的内端,
[0029]所述第1方向上的所述第2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20mm以上。
[0030]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中,
[0031]所述第1方向上的所述第2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100mm以下。
[0032]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中,
[0033]沿所述叠层方向进行观察时,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的所述第2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100mm以上。
[0034]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中,
[0035]所述第2电极板包含:包含彼此相邻的第2连接区域和第2有效区域的第2电极集电体;和,设置在所述第2有效区域的第2电极活性物质层,
[0036]所述第2接线片侧部与所述第2电极板的所述第2连接区域相对。
[0037]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中,
[0038]所述第1基材和所述第2基材分别包含:金属层;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层的内表面的树脂粘接层,
[0039]所述第1基材的所述膨出部和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由所述金属层和所述树脂粘接层构成。
[0040]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的输送方法具备:
[0041]准备所述叠层型电池的准备工序;
[0042]通过夹持装置来夹持被夹持区域的夹持工序,其中,所述被夹持区域是沿所述叠层方向进行观察时作为所述叠层型电池中与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重叠的区域而划定的区域;和
[0043]在通过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被夹持区域的同时,悬挂所述叠层型电池并进行输送的输送工序。
[0044]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型电池的输送方法中
[0045]其在所述夹持工序之前进一步具备:立起所述叠层型电池的立起工序。
[0046][专利技术效果][004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叠层型电池的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0048][图1]图1是表示基于实施方式的叠层型电池的立体图。
[0049][图2]图2是表示图1的叠层型电池中包含的膜电极接合体的立体图。
[0050][图3]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51][图4]图4是沿图2的膜电极接合体的第2方向d2进行观察的部分截面图。
[0052][图5]图5是图1的俯视图。
[0053][图6]图6是沿图5的叠层型电池的第2方向d2进行观察的截面图。
[0054][图7]图7是用于说明基于实施方式的叠层型电池的输送方法中立起叠层型电池的工序的图。
[0055][图8]图8是用于说明基于实施方式的叠层型电池的输送方法中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叠层型电池的被夹持区域的工序的图。
[0056][图9]图9是沿图8的第2方向d2进行观察的部分截面图。
[0057][图10]图10是用于说明基于实施方式的叠层型电池的输送方法中在通过夹持装置夹持被夹持区域的同时悬挂并输送叠层型电池的工序的图。
[0058][图11]图11是表示图6的一个变形例(第4变形例)的部分截面图。
[0059][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006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附加的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将比例尺和横竖的尺寸比等从实物出发进行了适宜变更和夸张。
[0061][叠层型电池][0062]图1~图6是用于说明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叠层型电池的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叠层型电池,其具备:外部包装体,其具有第1基材和第2基材并且在所述第1基材和所述第2基材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膜电极接合体,其为设置在所述密封空间的膜电极接合体,并且具有交替叠层在叠层方向的多个第1电极板和多个第2电极板;第1接线片,其在沿所述叠层方向进行观察时在第1方向上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连接,并且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出至所述外部包装体的外侧,所述第1基材包含:在所述第1方向上从所述第1接线片侧的外端缘延伸至内侧的第1接线片侧部;和,从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内端起相对于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朝向与所述第2基材侧相反的一侧膨出,并且划定所述密封空间的膨出部,所述叠层型电池的重量为500g以上,所述第1方向上的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20mm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型电池,其中,所述第1方向上的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100m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型电池,其中,沿所述叠层方向进行观察时,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的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的尺寸为100m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型电池,其中,所述第1电极板包含:包含彼此相邻的第1连接区域和第1有效区域的第1电极集电体;和,设置在所述第1有效区域的第1电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1接线片侧部与所述第1电极板的所述第1连接区域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层型电池,其进一步具备:第2接线片,其在所述第1方向上与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另一侧连接,并且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出至所述外部包装体的外侧,所述第1基材包含:在所述第1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关和德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