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银鲳室内快速驯化方法及驯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853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银鲳室内养殖驯养与人工饵料快速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野生银鲳养殖置于室内水泥池中;在野生银鲳适应一周后,驯食时,将一圆形半透明盘放置在水面上方,用挂钩将粘性饵料团状挂在水面下方,底部用饵料食台接住饵料,鱼先被挂钩的饵料团吸引,之后饵料团自然落入下方食台,银鲳跟随饵料团到食台上摄食;连续驯化一周,撤去白色半透明圆盘,再过一周后可以撤去挂钩直接投喂在食台上;经过三周驯化以及水泥池的适应,野生银鲳可以完全摄食人工饵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驯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采用圆形半透明盘会增加银鲳的兴趣,驯饵时采用挂钩挂钩相比放盘子或黏网片,摄食率更好,残饵更少,不易坏水。不易坏水。不易坏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生银鲳室内快速驯化方法及驯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银鲳驯化
,具体涉及一种野生银鲳室内养殖驯养与人工饵料快速驯化方法及驯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银鲳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市场需求,但近些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与环境恶化,我国野生银鲳种质资源已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因此,国内研究学者开始陆续开展银鲳的人工繁育工作。国内学者在野生亲鱼选择方面,得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赵峰等对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等海域的银鲳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江苏和浙江的粗蛋白、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指标都优于其他两地,说明可将这两地的银娼成鱼作为亲鱼进行驯养养殖。王建刚等对养殖子一代在驯养过程中发现银鲳对饵料没有特别的选择性,不管采用软性饵料或硬颗粒配合饲料的驯食方式,均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其认为银鲳喜食浮性及半沉浮配合饲料。专利号CN 110100771 A的中国专利,一种养殖银鲳幼鱼的快速驯化方法公开了包括4个驯化阶段,阶段一中驯化银鲳统一聚集绕圈游动,使在阶段二中都能进行定点投喂;阶段二中使用人工饵料配合天然饵料的方式,帮助银鲳幼鱼熟悉人工饲料;阶段三中,银鲳幼鱼已经对饲料较为熟悉,通过对银鲳幼鱼的上料台驯化,将普通撒料的投喂方式转化为料台投喂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银鲳的摄食率;在阶段四中,银鲳幼鱼基本已经被驯化为料台摄食的方式,且基本已经适应人工饲料。通过驯化规律游动—熟悉人工饲料—上料台摄食人工饲料的方法。专利号为:CN 105595051 A的中国专利,一种银鲳专用诱食剂及其应用,特点是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 :海蜇粉 40

50,复合氨基酸 20

30,甜菜碱 10

20,亚油酸 5

15,大蒜粉 1

3,阿魏 1

5,该诱食剂在银鲳饲料中的添加质量百分数为 1

3%,优点是能显著改善饲料适口性,掩盖饲料中的异味,增强动物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和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与利用。这些专利提及都是养殖银鲳的诱食饵料。
[0003]多年来,相关研究基本都是对银鲳的养殖子代的饵料进行了研究。目前掌握野生银鲳养殖单位或企业较少,中国专利,CN 106342731 A 中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鲳野生苗种的驯化方法,包括:分阶段投喂。该方法通过投喂活饵与配合饲料组合的方式,根据野生鲳鱼的进食习惯,该活饵料采用海蜇苗,使野生鲳鱼进食习惯和消化系统逐步转换,避免换饵引起消化不良而造成的幼鱼成批胀气死亡;有效提高银鲳野生苗种转化为人工养殖银鲳的成活率及生长速率。 但是,在该驯化过程中,需要使用海蜇苗开始投喂,这样的驯化过程,驯化时间长,驯化过程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野生银鲳室内养殖驯养与人工饵料快速驯化方法及驯化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野生银鲳室内养殖驯养与人工饵
料快速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野生银鲳养殖置于室内水泥池前,全水泥池泼洒氟苯尼考,光照500lux

2000lux,水泥池的加氧方式为多气头加氧,气头密度为每3m2布置一个气头,在距离池边1m范围内的气头处于非打开状态;步骤二:在野生银鲳适应一周后,开始驯食;驯食时,将一圆形半透明盘放置在水面上方,用挂钩将粘性饵料团状挂在圆盘下方20cm;挂钩底部用饵料食台接住饵料,饵料会从挂钩掉落到饵料食台上,鱼会跟随着掉落饵料到食台上摄食;每天投喂3次;步骤三:连续驯化一周,撤去白色半透明圆盘,再过一周后可以撤去挂钩直接投喂在食台上,饵料搓成6

8cm直径圆球;每天投喂3次;步骤四:经过三周驯化以及水泥池的适应,野生银鲳可以完全摄食人工饵料。
[000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所选取的野生银鲳的规格叉长为:5cm

7cm。
[0007]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半透明盘为红色、黄色、绿色或白色的圆形半透明盘。
[0008]进一步的,所述粘性饵料包括75%

95% 主料和5%
ꢀ‑
25% 辅料,所述主料采用鱼粉和虾粉按照1:1配比制成;所述辅料至少包括淀粉和赖氨酸EM菌。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的水泥池中全池泼洒氟苯尼考2.5mg/L,盐度25

28

,溶解氧6.5 mg/L

8.0 mg/L,pH

8.5。
[0010]进一步的,水泥池规格7.7m
×
4.7m,水深1.1米,苗种投放密度为每池100

300尾。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气头选用粗气石。
[001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另外还提供一种野生银鲳室内养殖驯养与人工饵料快速驯化用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状支架、设置在圆台状支架上方的圆形半透明盘、用于挂住粘性团状饵料的挂钩、用于承接散落饵料的饵料食台,所述挂钩设置在圆台状支架上端内部且设置在圆形半透明盘下方;所述饵料食台设置在圆台状支架的最下方。
[0013]优选的,所述圆形半透明盘为红色、黄色、绿色或白色的圆形半透明盘并置于水面,圆盘直径12

20cm为宜,所述挂钩距离圆形半透明盘的距离为15

25cm。
[0014]优选的,所述圆形半透明盘可拆卸连接圆台状支架的上方。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驯化方法,所选用银鲳规格成活率高,容易驯养和驯化。鱼不容易应激,容易绕圈巡游,方便后面驯化饵料。本专利技术新型基于海里野生银鲳的习性可知,海里野生银鲳喜欢摄食海蜇或水母等,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圆形半透明盘会增加银鲳的兴趣,野生银鲳以为是海蜇待鱼上来后看到饵料,这样多次刺激,鱼会尝试摄食饵料了,挂着的方式比放盘子和黏在网上更好,摄食率更好,抢食明显,饵料完全没有浪费,鱼摄食方便。
[0016](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驯化方法,驯化时间短,驯化全程都是用的人工饵料,增加了驯化过程的简便性和经济性。
[0017](3)本专利技术粘性饵料配方是精心优选的,对银鲳有特异性引诱效果,通过实施例2中,对不同配方进行比对,75%

95%的主料为最佳配方。
[0018](4)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方式对池形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在摄食区不要分布气头即可,银鲳容易摄食气泡,以为是海蜇苗,这样会得气泡病等,造成死亡,因此在喂食区域内没有气头,驯化后鱼也不容易因摄食气泡得气泡病。
[0019](5)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圆盘后,野生银鲳受到圆盘的吸引后,主动靠近圆盘,圆盘的下
方有挂钩,挂钩上有人工饵料,野生银鲳在食用饵料,后期撤去圆盘,野生银鲳也会主动食用饵料台的饵料,整个驯化过程并不需要按照传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银鲳室内养殖驯养与人工饵料快速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野生银鲳养殖置于室内水泥池前,全水泥池泼洒氟苯尼考,光照500lux

2000lux,水泥池的加氧方式为多气头加氧,气头密度为每3m2布置一个气头,在距离池边1m范围内的气头处于非打开状态;步骤二:在野生银鲳适应一周后,开始驯食;驯食时,将一圆形半透明盘放置在水面上方,用挂钩将粘性饵料团状挂在圆盘下方20cm;挂钩底部用饵料食台接住饵料,饵料会从挂钩掉落到饵料食台上,鱼会跟随着掉落饵料到食台上摄食;每天投喂3次;步骤三:连续驯化一周,撤去白色半透明圆盘,再过一周后可以撤去挂钩直接投喂在食台上,饵料搓成6

8cm直径圆球;每天投喂3次;步骤四:经过三周驯化以及水泥池的适应,野生银鲳可以完全摄食人工饵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银鲳室内养殖驯养与人工饵料快速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选取的野生银鲳的规格叉长为:5cm

7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银鲳室内养殖驯养与人工饵料快速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半透明盘为红色、黄色、绿色或白色的圆形半透明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银鲳室内养殖驯养与人工饵料快速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饵料包括75%

95% 主料和5%
ꢀ‑
25% 辅料,所述主料采用鱼粉和虾粉按照1:1配比制成;所述辅料至少包括淀粉和赖氨酸EM菌。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斐张志勇高波孙瑞健贾超峰孟乾徐大凤王亚军陈淑吟张志伟张曹进吴国均沙士兵於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