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753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尾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及装置,方法步骤为:选取第一池塘、第二池塘和第三池塘并构建成一个治理单元,并在治理单元内部安装连通传导结构;启动第一水泵将第二池塘内部水体通过连通导管引入控制处理结构的内部;使用投料治理部件和生态处理部件进行生态处理;最后对处理后水体进行水质检测,若是未达标则启动第二水泵控制水体继续回流至连通传导结构的内部,再次进行处理,直至水质达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三个池塘内部循环处理与利用,同时利用控制处理结构作为鱼塘养殖尾水排放的集中生态修复场地,就可以不占用鱼塘养殖面积,不需要建造养殖尾水的集中收集管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治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水生态治理,具体为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养殖池塘尾水处理时,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大型排水渠道兼作生态渠道的功能,宽度宜大于3m,深度不小于1.5m;在渠道内种植水生植物,或设置浮床,覆盖率达30%以上,放养河蚌、螺蛳,30-50kg/亩,放养花白鲢或鲴亚科鱼类,50-100尾/亩;生态渠道如护坡应采取生态护坡,禁止过度硬质化护坡,避免破坏自然生态净化效果;在易受水流冲击的部位,可采取适当的硬质化护坡。

2、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374700a,公开了一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对尾水进行初滤,随后通过悬浮物吸附板、重金属离子固化板和重金属离子吸附板对池塘养殖尾水进行重金属离子降解吸附后,利用微生物净化池对尾水净化,最终经ph调节池调节至池塘养殖所适应的ph值,排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原料易得、效率高及操作简便等优点,通过选用适宜的微生物品种以高效地去除池塘养殖尾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将处理后的尾水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但是现有使用的养殖池塘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传导结构(1)和控制处理结构(2),所述连通传导结构(1)的后端固定连通有控制处理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22)与第三池塘(6)对接连通,所述第一池塘(3)、第三池塘(6)均通过泵管(4)与第二池塘(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4)的下端设有泵机,进行水流引导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池(11)通过送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传导结构(1)和控制处理结构(2),所述连通传导结构(1)的后端固定连通有控制处理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22)与第三池塘(6)对接连通,所述第一池塘(3)、第三池塘(6)均通过泵管(4)与第二池塘(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4)的下端设有泵机,进行水流引导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池(11)通过送料阀座(14)与反应池(13)相连通,且控制连通座(17)将反应池(13)内部进行分隔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池(19)的前端与反应池(13)的后端固定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池(19)的后端设有导排管,进行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慧万夕和王李宝史文军沈辉乔毅成婕蒋葛姜琦曹晓慧顾舒文朱建强全德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