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多功能车削打磨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99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多功能车削打磨一体机,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上料框架、加工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上料框架的中部底面与顶面均固定有电动夹持推杆,所述加工机构设置于上料框架的左端,所述空心插头的右端固定有车削管段,所述车削管段的外壁连接有进水轴承,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加工机构的左侧,所述微型推杆的一端固定有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的一端嵌入有防摩擦滚珠,该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多功能车削打磨一体机,通过电控齿轮的转动带动滑轮轴套使得打磨管段、车削管段转动,而滑轮轴套转动时其滑轮部位沿环形滑槽内壁环形滑动,有利于提高打磨管段、车削管段转动时的稳定度,避免打磨管段、车削管段发生抖动。削管段发生抖动。削管段发生抖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多功能车削打磨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多功能车削打磨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钢棒在实际需求中往往需要根据设计进行车削打磨直至获得所需形状,其中圆柱状钢棒更是最为常见,柱形钢棒往往是由方形钢棒经过车削打磨后获得,故而需要使用到车削打磨一体机。
[0003]现有的柱形钢棒加工所用的车削打磨一体机在使用时,车削刀头或打磨砂轮常出现抖动现象,导致车削打磨出的柱形钢棒表面打磨具有毛刺,需要二次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多功能车削打磨一体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柱形钢棒加工所用的车削打磨一体机在使用时,车削刀头或打磨砂轮常出现抖动现象,导致车削打磨出的柱形钢棒表面打磨具有毛刺,需要二次打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多功能车削打磨一体机,包括上料框架、加工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上料框架的中部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多功能车削打磨一体机,包括上料框架(1)、加工机构(6)和检测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框架(1)的中部底面与顶面均固定有电动夹持推杆(2),且电动夹持推杆(2)的一端固定有夹持板(3),所述夹持板(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滚轮(4),所述上料框架(1)的右端固定有推料液压杆(5),所述加工机构(6)设置于上料框架(1)的左端,所述加工机构(6)包括稳定外框架(601)、环形滑槽(602)、滑轮轴套(603)、传动齿块(604)、电控齿轮(605)、螺纹内套(606)、打磨管段(607)、卡合内槽(608)、空心插头(609)、车削管段(610)、进水口槽(611)、进水轴承(612)和进水管(613),且稳定外框架(60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滑槽(602),所述环形滑槽(602)的内部设置有滑轮轴套(603),且滑轮轴套(603)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传动齿块(604),所述传动齿块(604)的表面连接有电控齿轮(605),所述滑轮轴套(603)的内部连接有螺纹内套(606),且螺纹内套(606)的内部固定有打磨管段(607),所述打磨管段(607)的内部开设有卡合内槽(608),且卡合内槽(608)的内部设置有空心插头(609),所述空心插头(609)的右端固定有车削管段(610),且车削管段(610)的内部开设有进水口槽(611),所述车削管段(610)的外壁连接有进水轴承(612),且进水轴承(612)的外壁连接有进水管(613),所述检测机构(7)设置于加工机构(6)的左侧,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检测机架(701)、微型推杆(702)、弹簧管(703)、感应滚珠(704)、防摩擦滚珠(705)和毛刷(706),且检测机架(701)的底部与顶部均固定有微型推杆(702),所述微型推杆(702)的一端固定有弹簧管(703),且弹簧管(703)的内部连接有感应滚珠(704),所述弹簧管(703)的一端嵌入有防摩擦滚珠(705),且弹簧管(703)的右侧设置有毛刷(7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多功能车削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滚轮(4)呈等距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志林锦萍李智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辉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