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尺度组织工程复合支架及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多尺度组织工程复合支架及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组织工程支架是指在组织工程中,为细胞生长输送营养及排泄代谢产物的三维多孔结构的细胞载体。组织工程支架作为细胞和生物因子的载体,是组织工程的基础,其基本作用是提供一个与体内细胞外基质类似的细胞生长环境。根据支架材料不同,组织工程支架可以分为天然材料支架、合成材料支架和复合材料支架。天然材料指自然界的高分子或无机材料及其改性材料,如明胶、胶原、壳聚糖、海藻酸盐、水凝胶等。合成材料指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高分子或无机材料,如聚乳酸、聚已内酯、聚乙二醇、聚羟基乙酸或它们的共聚物等。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别的材料以物理方式或化学方式组合。
[0003]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应当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具有适当的孔径和孔隙率以允许细胞渗透、营养物质扩散,还能够为细胞的黏附、增殖、迁移、分化等细胞活动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对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的这些要求与支架的纤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尺度组织工程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尺度组织工程复合支架包括多个依次叠置的纤维层,其中多个依次叠置的纤维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纤维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纤维层包括第一纤维丝、第二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形成步骤包括:在收集板上形成直径为50-1000μm的多条第一纤维丝,所述多条第一纤维丝平行排列;在多条第一纤维丝之间形成直径为1-50μm的第二纤维丝;在所形成的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的结构上形成直径为50-1000nm的第三纤维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纤维层中,相邻的第一纤维丝之间间隔50-1000μ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纤维层中,所述第二纤维丝为多条,多条第二纤维丝与第一纤维丝平行排列,相邻的第二纤维丝之间间隔1-50μ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纤维层中,所述第三纤维丝为多条,多条第三纤维丝平行排列,相邻的第三纤维丝之间间隔50-1000n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三纤维丝与所述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多条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之间。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依次叠置的纤维层包括多个第一纤维层和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纤维层之间的第二纤维层,所述多个第一纤维层的第一纤维丝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纤维层由相互平行的直径为50-1000μm的多条纤维丝构成,所述第二纤维层的相邻纤维丝之间间隔50-1000μm。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纤维丝无序沉积在所述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上。8.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尺度组织工程复合支架的多个纤维层均为第一纤维层,所述多尺度组织工程复合支架的相邻两个第一纤维层的第一纤维丝之间不平行。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丝为合成聚合物打印材料,通过熔融沉积打印喷头打印成型;所述第二纤维丝为合成聚合物打印材料,通过熔融静电纺丝打印喷头打印成型;所述第三纤维丝为将合成聚合物和/或天然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通过溶液静电纺丝打印喷头打印成型。10.一种多尺度组织工程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尺度组织工程复合支架包括多个依次叠置的纤维层,其中多个依次叠置的纤维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纤维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纤维层包括直径为50-1000μm的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一纤维丝、形成在多条第一纤维丝之间的直径为1-50μm的第二纤维丝、以及在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的结构上的直径为50-1000nm的第三纤维丝。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王程锦,张磊,赵雨,徐圆圆,庞媛,
申请(专利权)人:上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