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31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基模内侧连接有支撑架B,支撑架B的中部连接有分流锥,分流锥的外侧为外层流道C,分流锥的内侧设置有过渡流道,分流锥的右端边缘处设置有台阶结构,芯模包括模块,芯模的内侧中空,芯模内侧连接有支撑架A,支撑架A的中部连接有芯棒,芯棒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分流道,芯棒的外侧为外层流道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具有双层多流道,分离内外料层,内部具有加压结构对外层料加压,具有过渡流道收束内层料辅助挤出的功能。助挤出的功能。助挤出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


[0001]本技术应用涉及模具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发泡型材是众多型材种类中的一种,发泡型材中间的材料是通过发泡工艺生成的发泡层,外层是通过不同工艺生成的硬化层,普通的型材挤出模具,无法满足发泡型材的生产需求。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发泡型材模具,外层的硬化层挤出压力不足,容易造成挤出并拉伸成型之后,外层薄厚不均匀,甚至是断裂的情况发生,而且在发泡层和外层的物料进行分流的部位,容易因为物料直接接触内流道使得流道骤然变窄,造成物料流通不通畅的现象。
[0004]因此设计一种具有双层多流道,分离内外料层,内部具有加压结构对外层料加压,具有过渡流道收束内层料辅助挤出的机头模具,正是技术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能实现具有双层多流道,分离内外料层,内部具有加压结构对外层料加压,具有过渡流道收束内层料辅助挤出的功能。
[0006]本技术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其包括基模、芯模、套模、口模,所述基模内侧中空,所述基模内侧连接有支撑架B,所述支撑架B的中部连接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的外侧为外层流道C,所述分流锥的内侧设置有过渡流道,所述分流锥的右端边缘处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芯模包括模块,所述芯模的内侧中空,所述芯模内侧连接有支撑架A,所述支撑架A的中部连接有芯棒,所述芯棒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分流道,所述芯棒的外侧为外层流道A,所述套模的内侧开设有外层流道B,所述套模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口模内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基模的右侧设置有芯模,所述芯模的设置有套模,所述套模的右侧设置有口模。
[0007]进一步,所述口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口模通过安装螺栓、通孔、安装孔与套模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外层流道A、外层流道B、外层流道C、出料口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基模、芯模、套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10]进一步,所述芯棒的左端与分流锥的右端插接配合。
[0011]进一步,所述外层流道A的右端内径小于左端内径,所述外层流道C的右端内径大于左端内径。
[0012]进一步,所述外层流道A、外层流道C组成加压流道。
[0013]进一步,所述加压流道自左向右依次经过体积增大、体积减少。
[0014]进一步,所述过渡流道左端的开口面积小于外层流道C左端开口面积的二分之一。
[0015]进一步,所述口模的厚度为4cm至10cm。
[0016]本技术装置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的芯棒中间多处打孔,具有多处分流道,芯棒配合过渡流道将内层料收束并通过分流道挤出,与经过加压结构加压的外层料区分开来,在口模处再次回合,降低内、外层料在模具内的混合程度,只在口模处混合,使得挤出之后的内、外层料在先天上具有一定的分离性,使其在冷却的时候外层料的冷却效果不会影响到内层料的发泡,实现了具有双层多流道,分离内外料层,内部具有加压结构对外层料加压,具有过渡流道收束内层料辅助挤出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芯模结构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芯模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套模结构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口模结构视图。
[0023]图6是本技术芯棒结构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

基模;2

芯模;3

套模;4

口模;5

模块;6

芯棒;7

支撑架A;8

外层流道A;9

分流道;10

安装槽;11

安装孔;12

外层流道B;13

出料口;14

安装螺栓;15

支撑架B;16

分流锥;17

过渡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装置,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技术装置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6]参见图1至6是本技术结构视图、芯模2结构视图、芯模2剖视图、套模3结构视图、口模4结构视图、芯棒6结构视图,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其包括基模1、芯模2、套模3、口模4,基模1内侧中空,基模1内侧连接有支撑架B15,支撑架B15的中部连接有分流锥16,分流锥16的外侧为外层流道C,分流锥16的内侧设置有过渡流道17,分流锥16的右端边缘处设置有台阶结构,芯模2包括模块5,芯模2的内侧中空,芯模2内侧连接有支撑架A7,支撑架A7的中部连接有芯棒6,芯棒6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分流道9,芯棒6的外侧为外层流道A8,套模3的内侧开设有外层流道B12,套模3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孔11,口模4内侧开设有出料口13,基模1的右侧设置有芯模2,芯模2的设置有套模3,套模3的右侧设置有口模4。
[0027]口模4上开设有通孔,口模4通过安装螺栓14、通孔、安装孔11与套模3固定连接,基模1、芯模2、套模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芯棒6的左端开设有安装槽10,芯棒6的左端与分流锥16的右端插接配合。
[0028]外层流道A8的右端内径小于左端内径,外层流道C的右端内径大于左端内径,外层流道A8、外层流道B12、外层流道C、出料口13之间平滑过渡连接,外层流道A8、外层流道C组成加压流道,加压流道自左向右依次经过体积增大、体积减少,过渡流道17左端的开口面积
小于外层流道C左端开口面积的二分之一,口模4的厚度为4cm至10cm。
[0029]本技术采用外层流道A8、外层流道C组成加压流道,将经过加压流道的外层料通过改变流道内径、流道与芯棒6之间的间距,来达到加压的目的,给外层料加压可以保证外层料的出料均匀。
[0030]本技术在采用新颖设计的分流锥16,传统的分流锥16是左端为尖锐结构的实心模具,本技术的分流锥16左端开口,从基模1的左端进料口处直接将原料一分为二,使得部分原料进入过渡流道17,与外层流道C中的原料分开,过渡流道17中的原料再通过分流道9经过芯棒6,从口模4挤出,可以有效的分离内、外层料,也可也使得分流道9的入口端有效聚集物料,便于物料通过分流道9,使得物料不会因为分流道9变细、变窄而相两侧流动,流入外层流道A8。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模、芯模、套模、口模,所述基模内侧中空,所述基模内侧连接有支撑架B,所述支撑架B的中部连接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的外侧为外层流道C,所述分流锥的内侧设置有过渡流道,所述分流锥的右端边缘处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芯模包括模块,所述芯模的内侧中空,所述芯模内侧连接有支撑架A,所述支撑架A的中部连接有芯棒,所述芯棒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分流道,所述芯棒的外侧为外层流道A,所述套模的内侧开设有外层流道B,所述套模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口模内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基模的右侧设置有芯模,所述芯模的设置有套模,所述套模的右侧设置有口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口模通过安装螺栓、通孔、安装孔与套模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泡型材生产的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流道A、外层流道B、外层流道C、出料口之间平滑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杉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奕杉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