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胎面左右异胶的四复合胎面挤出预口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32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胎面左右异胶的四复合胎面挤出预口型,属于轮胎生产设备领域。预口型的两个胎面翼胶通道位于上斜面的表面,呈中心对称分布,一个左胎面胶通道从正后面的左上部位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左侧,一个右胎面胶通道从正后面右下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右侧,一个胎面基胶通道位于下斜面的表面。胎面翼胶通道、左胎面胶通道、右胎面胶通道、胎面基胶通道的所有入口都位于正后面,且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对应通道的所有出口都位于正前面,且左胎面胶出口和右胎面胶出口呈中心对称分布。在左胎面胶通道和右胎面胶通道之间有中间支撑体,且其上端与预口型正前面齐平,过渡胶通道中部也有中间支撑体。胶通道中部也有中间支撑体。胶通道中部也有中间支撑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胎面左右异胶的四复合胎面挤出预口型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装置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可实现胎面左右异胶的四复合胎面挤出预口型。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人群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样在轮胎行业也符合这个规律,现在轮胎产品分类越来越细化,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设计开发不同的产品。轮胎产品的开发在结构放方面的考虑也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细。从轮胎胎面设计角度考虑,可以有两层胎面、三层胎面、导电胎面、厚胎基部胎面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辅助轮胎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使得产品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0003]目前轮胎配套厂家对配套轮胎的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干地制动性能、湿地制动性能、操控稳定性、耐磨性等多种性能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为了同时实现轮胎的滚动阻力和抗湿滑能力,可能需要在胎面结构方面进行特殊设计。比如,可以让胎面的左侧和右侧胶种不同,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现在还没有发现国内有通过设计新式的预口型来实现胎面左右两种不同胶种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胎面左右异胶的四复合胎面挤出预口型,实现左右两种不同胶料的胎面设计,通过这种特殊设计赋予轮胎同时具有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滑等多种功能,满足特殊轮胎产品对左右不同胶种的胎面部件的特殊需求。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胎面左右异胶的四复合胎面挤出预口型,设有预口型,其特征在于,预口型包括两个胎面翼胶通道、一个左胎面胶通道、一个右胎面胶通道、一个胎面基胶通道,预口型正视方向的上、中、下、后共涉及四个面,分别定义为上斜面、正前面、下斜面、正后面;预口型的两个胎面翼胶通道位于上斜面的表面,呈中心对称分布,一个左胎面胶通道从正后面的左上部位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左侧,一个右胎面胶通道从正后面右下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右侧,一个胎面基胶通道位于下斜面的表面;胎面翼胶通道、左胎面胶通道、右胎面胶通道、胎面基胶通道的所有入口都位于正后面,且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对应通道的所有出口都位于正前面,且左胎面胶通道的出口和右胎面胶通道的出口呈中心对称分布,在左胎面胶通道和右胎面胶通道之间有中间支撑体,且中间支撑体顶端与预口型正前面齐平,胎面基胶通道中部也有中间支撑体;左胎面胶通道从其入口到出口之间的左胎面胶通道沿胶料流动方向急剧向左侧偏移,最终左胎面胶通道出口完全位于预口型中心线左侧;同样,右胎面胶通道从其入口到出口之间的右胎面胶通道沿胶料流动方向急剧向右侧偏移,最终右胎面胶通道出口完全位于预口型中心线右侧。
[0006]所述的左胎面胶通道的出口和右胎面胶通道的出口在预口型上左右对称,外形近
似长方形,左胎面胶通道的出口和右胎面胶通道的出口上下边的宽度均在15

25mm范围内,左胎面胶通道的出口右边与右胎面胶通道的出口左边距离1.0mm,左胎面胶通道的出口下边和右胎面胶通道的出口下边均距离胎面基胶通道的出口上边1.0mm。
[0007]所述的胎面基胶通道的出口呈梯形,胎面基胶通道的出口上下边间距2.5mm

5.0mm。
[0008]所述的左胎面胶通道和右胎面胶通道之间的中间支撑体的截面近似呈菱形,中间支撑体的下部距离正后面10mm,中间支撑体顶端与正前面齐平。
[0009]所述的胎面基胶通道内的中间支撑体下部距离正后面是10mm,该中间支撑体顶部距离正前面10mm。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于只有普通四复合胎面挤出生产线的轮胎企业,无需购买新设备或改造现有设备,只需加工一个预口型,就可以实现左右不同胶料的胎面部件的压出,通过这种特殊设计,同时赋予轮胎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滑性能等多种性能,提高特殊轮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正前面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正后面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左胎面胶通道的剖面图。
[0015]图5是本技术的所有通道出口的平面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的所有通道入口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7是轮胎企业通用胎面外口型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左右异种胶料的四复合胎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胎面翼胶通道,2.左胎面胶通道,3.右胎面胶通道,4.胎面基胶通道,5.中间支撑体,6.外口型板,7.外口型板开口,8.上斜面,9.正前面,10.下斜面,11.正后面,12.左胎面胶通道入口,13.左胎面胶通道,14.左胎面胶通道出口,15.胎面翼胶通道出口,16.中间支撑体顶端,17.右胎面胶通道出口,18.胎面基胶通道出口,19.胎面翼胶通道入口,20.胎面基胶通道入口,21.右胎面胶通道入口,22.胎面翼胶,23.胎面基胶,24.左胎面胶,25.胎面中心线,26.右胎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预口型包括两个胎面翼胶通道1、一个左胎面胶通道2、一个右胎面胶通道3、一个胎面基胶通道4。预口型正视方向的上、中、下、后涉及四个面,分别定义为上斜面8、正前面9、下斜面10、正后面11。预口型的两个胎面翼胶通道1位于上斜面8的表面,呈中心对称分布,一个左胎面胶通道2从正后面11的左上部位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9左侧,一个右胎面胶通道3从正后面11右下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9右侧,一个胎面基胶通道4位于下斜面10的表面。胎面翼胶通道1、左胎面胶通道2、右胎面胶通道3、胎面基胶通道4的所有入口,即胎面翼胶通道入口19、左胎面胶通道入口12、右胎面胶通道入
口21、胎面基胶通道入口20都位于正后面,且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对应通道的所有出口,即胎面翼胶通道出口15、左胎面胶通道出口14、右胎面胶通道出口17、胎面基胶通道出口18都位于正前面,且左胎面胶通道2的左胎面胶通道出口14和右胎面胶通道3的右胎面胶通道出口17呈中心对称分布。在左胎面胶通道2和右胎面胶通道3之间有中间支撑体5,且中间支撑体5的中间支撑体顶端16与预口型正前面齐平;胎面基胶通道4的中部也有中间支撑体5。
[0022]如图2、图3、图4所示,预口型的左胎面胶通道2从左胎面胶通道入口12到左胎面胶通道出口14,通过特殊流道设计,使得左胎面胶通道2沿胶料流动方向急剧向左侧偏移,最终左胎面胶通道出口14完全位于预口型中心线左侧;同样,右胎面胶通道3从右胎面胶通道入口21到右胎面胶通道出口17,通过特殊流道设计,使得右胎面胶通道3沿胶料流动方向急剧向右侧偏移,最终右胎面胶通道出口17完全位于预口型中心线右侧。
[0023]如图1和图5所示,预口型的左胎面胶通道2的左胎面胶通道出口14和右胎面胶通道3的右胎面胶通道出口17在预口型上左右对称,外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胎面左右异胶的四复合胎面挤出预口型,设有预口型,其特征在于,预口型包括两个胎面翼胶通道、一个左胎面胶通道、一个右胎面胶通道、一个胎面基胶通道,预口型正视方向的上、中、下、后共涉及四个面,分别定义为上斜面、正前面、下斜面、正后面;预口型的两个胎面翼胶通道位于上斜面的表面,呈中心对称分布,一个左胎面胶通道从正后面的左上部位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左侧,一个右胎面胶通道从正后面右下部穿过预口型到正前面右侧,一个胎面基胶通道位于下斜面的表面;胎面翼胶通道、左胎面胶通道、右胎面胶通道、胎面基胶通道的所有入口都位于正后面,且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对应通道的所有出口都位于正前面,且左胎面胶通道的出口和右胎面胶通道的出口呈中心对称分布,在左胎面胶通道和右胎面胶通道之间有中间支撑体,且中间支撑体顶端与预口型正前面齐平,胎面基胶通道中部也有中间支撑体;左胎面胶通道从其入口到出口之间的左胎面胶通道沿胶料流动方向急剧向左侧偏移,最终左胎面胶通道出口完全位于预口型中心线左侧;同样,右胎面胶通道从其入口到出口之间的右胎面胶通道沿胶料流动方向急剧向右侧偏移,最终右胎面胶通道出口完全位于预口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木贾进义李威赵光芳韩玉瑶王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