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36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其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其包括储料仓;加工装置,其包括模具、及动力组件;取放机械手;收料框,上料装置还包括传输组件和翻转组件,其中传输组件包括推送部件、顶升部件、以及回流部件,翻转组件包括插接端、驱动器、以及翻转存料工位;模具包括外模、内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保证直管上料有序,提高直管生产质量;另一方面,直管能够实现翻转,便于机械手的夹取,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此外,保证直管的管端受力均匀,提高管端成型精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实现多个直管同步加工,缩短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


[0001]本技术属于管端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一部分直管设计为卡压式管件,因此,还需要对直管的端口进一步加工,这样一来,直管在成型之后,还需要经过上料、端部加工、及收料的工序,才能满足直管产品的设计要求,其中先有的用于直管的上料设备主要是将多根直管放置在供料仓内,再通过传输装置将直管依次输出,以供机械手夹取。
[0003]然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由于机械手一次只能夹取一根直管,因此当传输装置上有多余直管时,若机械手不能及时将直管夹取走,多余的直管容易出现相互碰撞的问题,导致直管变形,降低产品质量;
[0005]2)、现有的直管管端成型主要是通过模具冲压成型,容易存在直管表面受力不均的问题,导致直管产生变形,精度降低,影响使用寿命;
[0006]3)、现有的管端成型设备一次只能加工一个直管,加工周期长,耗时久,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
[0008]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其包括:
[0010]机架,其具有上料工位和成型工位;
[0011]上料装置,其设置在上料工位上,且包括储料仓;
[0012]加工装置,其设置在成型工位上,且包括用于加工直管管端的模具、及动力组件;
[0013]取放机械手;
[0014]收料框,其中直管的管径为d1,并具有两个端口,
[0015]成型工位有多个;
[0016]上料装置还包括传输组件和翻转组件,其中传输组件包括位于储料仓侧上方且形成有推送通道的推送部件、用于将储料仓内直管顶升至推送通道的顶升部件、以及能够将多余的直管回流至储料仓的回流部件,翻转组件包括能够与端口匹配的插接端、驱动插接端翻转的驱动器、以及与推送通道出料端部相衔接的翻转存料工位,其中推送部件将直管推送至翻转存料工位后,推送通道上多余的直管能够自回流部件回流至储料仓内;
[0017]模具包括设置在直管管端外周的外模、用于伸入直管管端的内模,其中内模沿对应管端的长度方向运动设置,且内模还绕对应管端的中心线同步转动设置;
[0018]取放机械手设置在机架一侧,且能够将直管在上料工位、成型工位、及收料框之间转载。
[0019]优选地,上料工位、多个成型工位、及收料框并排设置。这样设置,大大缩短取放机械手在各工位之间的行程,减少转移直管的耗时,提高生产效率。
[0020]优选地,取放机械手包括底座、连接在底座上的取放臂、及设置在取放臂上远离底座一端的卡盘。这样设置,便于取放机械手对直管的夹取;同时,定位精度高,便于模具对直管管端进行加工成型。
[0021]优选地,内模呈锥状,且内模的中心线与翻转后的直管上对应管端的中心线相平行设置。这样设置,实现内模模拟钻头的运动,使得直管的管端受力均匀,形变精准,满足设计要求,提高直管的使用寿命。
[0022]优选地,顶升部件包括依次衔接并逐渐升高的多级顶升模块,其中每级顶升模块沿直管长度方向延伸,且每级顶升模块自储料仓仓底上下可升降设置。这样设置,逐级向上传输直管,传输稳定有序,避免推送通道内直管数量过多。
[0023]具体的,每级顶升模块的宽度为d2,其中0.5d1≤d2≤d1。这样设置,保证每级顶升模块上的直管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以便于推送通道逐个推送直管;同时,避免每级顶升模块上的直管在顶升过程中落入储料仓内。
[0024]进一步的,每级顶升模块的顶面向推送部件方向斜向下倾斜设置。这样设置,相邻两级顶升模块衔接时,保证前一级顶升模块上的直管滚落至后一级顶升模块上。
[0025]优选地,推送部件包括传输带、引流板、及用于驱动传输带的驱动器,其中传输带与最高级的顶升模块相衔接设置,且传输带与引流板之间形成推送通道。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可靠。
[0026]具体的,传输带的宽度为d3,其中0.5d1≤d3≤d1。这样设置,保证直管能够逐根通过推送通道,且避免滚落下传输带。
[0027]优选地,回流部件包括回流底板、设置在回流底板一侧的挡板,其中回流底板靠近推送通道出料端部设置,并自推送通道向储料仓方向斜向下倾斜设置。这样设置,当翻转存料工位上有直管时,推送通道内的直管能够自回流部件回流至储料仓内,这样一来,保证翻转存料工位内的直管不受影响。
[0028]此外,插接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插接端与直管一端口对接;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插接端翻转,直管的另一端口与取放机械手相匹配。这样设置,使得直管翻转,便于机械手的夹取和转移。
[0029]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30]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回流部件,使得推送通道上多余的直管能够回流至储料仓内,避免多余直管碰撞翻转存料工位内的直管,保证直管上料有序,提高直管生产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翻转组件,使得直管能够实现翻转,便于机械手的夹取,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此外,通过内模的运动,保证直管的管端受力均匀,提高管端成型精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设置多个成型工位,实现多个直管同步加工,缩短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图1中加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z、直管;
[0035]1、上料装置;10、储料仓;100、仓底;101、侧板;11、传输组件;110、顶升部件;a、顶升模块;111、推送部件;t、推送通道;b0、传输带;b1、引流板;b11、第一板体;b12、第二板体;b2、驱动器;112、回流部件;c0、回流底板;c1、挡板;12、翻转组件;120、插接端;121、驱动器;122、翻转存料工位;
[0036]2、加工装置;20、模具;200、外模;201、内模;21、夹紧板;22、外壳;23、动力组件;230、第一动力部件;g0、油缸;g1、油泵;g2、油箱;231、第二动力部件;j0、旋转伺服电机;j1、电控箱;
[0037]3、取放机械手;30、底座;31、取放臂;310、卡盘;
[0038]4、机架;40、上料工位;41、成型工位;
[0039]5、收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其包括:机架,其具有上料工位和成型工位;上料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上,且包括储料仓;加工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成型工位上,且包括用于加工直管管端的模具、及动力组件;取放机械手;收料框,其中直管的管径为d1,并具有两个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工位有多个;所述的上料装置还包括传输组件和翻转组件,其中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储料仓侧上方且形成有推送通道的推送部件、用于将所述储料仓内直管顶升至所述推送通道的顶升部件、以及能够将多余的直管回流至所述储料仓的回流部件,所述的翻转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端口匹配的插接端、驱动所述插接端翻转的驱动器、以及与所述推送通道出料端部相衔接的翻转存料工位,其中所述推送部件将所述直管推送至所述翻转存料工位后,所述推送通道上多余的直管能够自所述回流部件回流至所述储料仓内;所述的模具包括设置在所述直管管端外周的外模、用于伸入所述直管管端的内模,其中所述内模沿对应所述管端的长度方向运动设置,且所述内模还绕对应所述管端的中心线同步转动设置;所述取放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且能够将所述直管在所述上料工位、所述成型工位、及所述收料框之间转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多个所述成型工位、及所述收料框并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管管端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机械手包括底座、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取放臂、及设置在所述取放臂上远离所述底座一端的卡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管端成型工位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格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