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抗震防爆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01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抗震防爆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包括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机壳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减震弹簧的顶端与放置槽内壁的顶部接触,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凹槽外侧的缓冲板,缓冲板的顶部与机壳本体的底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机壳本体、底板、凹槽、减震弹簧、放置槽、缓冲板、减震垫和防护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机机壳不具备一定抗震防爆的机构,在电机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震动力,而这些震动力会直接传输至新能源汽车的内部,会对新能源汽车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影响的问题。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抗震防爆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机
,具体为一种具备抗震防爆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而在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会用到电机机壳,但是现有的电机机壳不具备一定抗震防爆的机构,在电机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震动力,而这些震动力会直接传输至新能源汽车的内部,会对新能源汽车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抗震防爆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具备了抗震防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机机壳不具备一定抗震防爆的机构,在电机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震动力,而这些震动力会直接传输至新能源汽车的内部,会对新能源汽车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抗震防爆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包括机壳本体;
[0005]所述机壳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机壳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与放置槽内壁的顶部接触,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凹槽外侧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部与机壳本体的底部接触,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
[0006]所述机壳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底部与机壳本体的顶部接触,所述机壳本体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位于防护套内部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贯穿至减震垫的底部,所述机壳本体和底板的内壁均与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表面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底部与防护套内壁的底部接触。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表面套设有紧固弹簧,所述紧固弹簧的顶端与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机壳本体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位于螺栓外侧的圆槽,所述紧固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螺栓外侧的固定板。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螺栓外侧的摩擦垫,所述摩擦垫的底部与圆槽内壁的底部接触。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数量为若干个。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机壳本体、底板、凹槽、减震弹簧、放置槽、缓冲板、减震垫和防护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机机壳不具备一定抗震防爆的机构,在电机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震动力,而这些震动力会直接传输至新能源汽车的内部,会对新能源汽车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垫片,能够增加螺栓与防护套连接处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者使用。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紧固弹簧,提高了螺栓与机壳本体连接处的稳定性,提高了螺栓的实用性。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圆槽,能够对固定板和紧固弹簧进行放置,提高了固定板和紧固弹簧的实用性。
[0017]5、本技术通过设置摩擦垫,增加了固定板与圆槽内壁底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紧固弹簧与机壳本体之间的稳定性。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口,提高了机壳本体表面和防护套内部的空气流通量,进一步对机壳本体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缓冲垫的立体图。
[0022]图中:1、机壳本体;2、底板;3、凹槽;4、减震弹簧;5、放置槽;6、缓冲板;7、减震垫;8、防护套;9、缓冲垫;10、螺栓;11、垫片;12、紧固弹簧;13、圆槽;14、固定板;15、摩擦垫;16、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备抗震防爆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包括机壳本体1;
[0025]机壳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底板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凹槽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4,机壳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5,减震弹簧4的顶端与放置槽5内壁的顶部接触,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凹槽3外侧的缓冲板6,缓冲板6的顶部与机壳本体1的底部接触,底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7;
[0026]机壳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8,防护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9,缓冲垫9的底部与机壳本体1的顶部接触,机壳本体1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位于防护套8内部的螺栓10,螺栓10的底部贯穿至减震垫7的底部,机壳本体1和底板2的内壁均与螺栓10的表面螺纹连接。
[0027]参考图2,螺栓10的表面套设有垫片11,垫片11的底部与防护套8内壁的底部接触。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垫片11,能够增加螺栓10与防护套8连接处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者使用。
[0029]参考图2,螺栓10的表面套设有紧固弹簧12,紧固弹簧12的顶端与螺栓10的底端固定连接。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紧固弹簧12,提高了螺栓10与机壳本体1连接处的稳定性,提高了螺栓10的实用性。
[0031]参考图2,机壳本体1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位于螺栓10外侧的圆槽13,紧固弹簧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螺栓10外侧的固定板14。
[00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圆槽13,能够对固定板14和紧固弹簧12进行放置,提高了固定板14和紧固弹簧12的实用性。
[0033]参考图2,固定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螺栓10外侧的摩擦垫15,摩擦垫15的底部与圆槽13内壁的底部接触。
[003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摩擦垫15,增加了固定板14与圆槽13内壁底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紧固弹簧12与机壳本体1之间的稳定性。
[0035]参考图1,防护套8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16,散热口16的数量为若干个。
[003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散热口16,提高了机壳本体1表面和防护套8内部的空气流通量,进一步对机壳本体1进行散热。
[003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使用者将机壳本体1通过螺栓10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的内部后,当机壳本体1内部的电机进行运作时,产生的震动力通过机壳本体1的底部首先传输至缓冲板6的内部,在缓冲板6的作用下对震动力进行吸取,同时机壳本体1内部的震动力通过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抗震防爆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包括机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4),所述机壳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减震弹簧(4)的顶端与放置槽(5)内壁的顶部接触,所述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凹槽(3)外侧的缓冲板(6),所述缓冲板(6)的顶部与机壳本体(1)的底部接触,所述底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7);所述机壳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8),所述防护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9),所述缓冲垫(9)的底部与机壳本体(1)的顶部接触,所述机壳本体(1)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位于防护套(8)内部的螺栓(10),所述螺栓(10)的底部贯穿至减震垫(7)的底部,所述机壳本体(1)和底板(2)的内壁均与螺栓(10)的表面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才林吴克桦卢官平向兴康耿化幸潘黎明钱忠荣李中见肖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锐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