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机外壳加工用车削装置及其车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削
,具体为一种汽车电机外壳加工用车削装置及其车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车削时工件旋转,车刀在平面内作直线或曲线移动的切削加工,车削一般在车床上进行,用以加工工件的内外圆柱面、端面、圆锥面、成形面和螺纹等,车削内外圆柱面时,车刀沿平行于工件旋转轴线的方向运动,车削端面或切断工件时,车刀沿垂直于工件旋转轴线的方向水平运动,如果车刀的运动轨迹与工件旋转轴线成一斜角,就能加工出圆锥面,车削成形的回转体表面,可采用成形刀具法或刀尖轨迹法,车削时,工件由机床主轴带动旋转作主运动,夹持在刀架上的车刀作进给运动,现有技术中,将电机外壳一端插接在机床转盘一侧,电机外壳另一端支撑有支架,转盘带动电机外壳,即可进行接下来的车削,支架需要大范围的支撑电机外壳,从而保证牢固性,支架和电机外壳之间存在接触摩擦,如果将支架取消,就能避免摩擦问题,此外传统技术上的支架只能支撑电机外壳的局部面,这样存在受力不均的问题,电机外壳在高速转动下,受力不均可能造成电机外壳抖动,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机外壳加工用车削装置,包括T型转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转盘(1)的一侧固定有主动盘(2),主动盘(2)背对T型转盘(1)的一侧内部插接有电机外壳(3),所述T型转盘(1)外部环设有第一环板(4),第一环板(4)的一侧固定有刀具(5)和方向架(6),所述电机外壳(3)中设置有触发环(7)和内环架(8),所述方向架(6)支撑控制触发环(7),所述内环架(8)一端和主动盘(2)固定连接,所述内环架(8)支撑控制电机外壳(3),所述方向架(6)包括方向柱(10)、滑轨(11)和L型横板(12),所述L型横板(1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环板(4)上,L型横板(12)的另一端固定有滑轨(11),滑轨(11)中滑动设置有方向柱(10),方向柱(10)的一端固定在触发环(7)上,所述主动盘(2)包括盘体、盘体一侧固定的环筒和环筒内侧壁上均匀环设的制动块,主动盘(2)的制动块上设置内凹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外壳加工用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环(7)包括滚轮(13)、定位内板(14)、弧形弹片(15)、第一筒(16)、第一薄筒(17)和随动开关(18),所述第一筒(16)固定在方向柱(10)端部,第一筒(16)中环设有第一薄筒(17),第一筒(16)和第一薄筒(17)之间均匀环设有多个滚轮(13),滚轮(13)设置在第一筒(16)上,多个滚轮(13)配合限位第一薄筒(17),第一薄筒(17)中分布有定位内板(14)、弧形弹片(15)和随动开关(18),所述弧形弹片(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内板(14),弧形弹片(15)的另一端外侧接触有随动开关(18),随动开关(18)和定位内板(14)均固定在第一薄筒(17)上,内环架(8)一端转动中带动弧形弹片(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外壳加工用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开关(18)包括J型齿条(19)、V型板(20)、内轨体(21)、侧耳板(22)、C型弹片(23)、随动齿轮(24)和卡位方板(25),所述V型板(2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薄筒(17)的内壁上,J型齿条(19)的一端和弧形弹片(15)接触,J型齿条(19)滑动穿过V型板(20)上开设的板孔,随动齿轮(24)的一侧和J型齿条(19)啮合,且另一侧和卡位方板(25)啮合,卡位方板(25)滑动穿过第一薄筒(17)壳体上开设的板孔,内轨体(21)的一端固定在V型板(20)上,内轨体(21)的另一端凸出到卡位方板(25)上开设的T型滑槽中,随动齿轮(24)的中部贯穿轴体,且轴体端部凸出到侧耳板(22)上开设的圆槽中,随动齿轮(24)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耳板(22),侧耳板(22)一端固定在V型板(20)上,V型板(20)和J型齿条(19)之间固定连接有C型弹片(2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外壳加工用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架(8)包括单元架(26)、第一内盘(27)、控制筒(28)、第一轴(29)和控制件(31),所述第一轴(29)的一端垂直固定有第一内盘(27),第一内盘(27)固定在主动盘(2)上,第一轴(29)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件(31),控制件(31)一端传动控制弧形弹片(15),第一轴(29)外部环设有控制筒(28),控制筒(28)外部均匀环设有多个单元架(26),单元架(26)顶撑电机外壳(3)的内壁,控制件(31)另一端和控制筒(28)连接,单元架(26)一端固定在第一内盘(27)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外壳加工用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31)包括拦截弧板(32)、副盘(33)、增压装置(34)、第二C型弹片(35)、控制短板(36)、横支轴(37)和铅制轮(38),所述副盘(33)固定在第一轴(29)的端部,副盘(33)上开设板槽,且板槽中滑动穿过控制短板(36),控制短板(36)的一端固定有拦截弧板(32),控制短板(36)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横支轴(37),横支轴(37)一端套有铅制轮(38),铅制轮(38)环绕运动中带动弧形弹片(15),副盘(3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C型弹片(35),副盘(33)的另一侧连接有增压装置(34),第二C型弹片(35)一端固定在控制短板(36)上,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才林,孙永平,吴雅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锐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