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摄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252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中空盒子的内表面部、金属制导线端子与中空盒子内表面的分界部、以及中空盒子与透明板的接合部的某1个部位,配置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硬化后的硬化树脂,硬化树脂的小型携带式硬度计硬度在A级中是8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现在,在固体摄像装置上是使用中空的玻璃·陶瓷型盒子,但由于成本高,所以最近正开发树脂制中空盒子(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使用树脂中空制盒子的固体摄像装置在实用化上还有些问题。例如,经常在盒子成形时产生树脂溶液溢出金属模的缝脊,即所谓溢料,该溢料在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时变成粉屑,即使利用清洗工序也难以完全除去。结果,封闭该树脂中空制盒子后粉屑在盒子内飞散,附着在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往往引起摄像元件的误动作。又,作为封闭树脂制中空盒子的盖材,主要使用透明玻璃、透明树脂等透明板,但由于形成盒子的树脂与形成盖材的金属或玻璃等的热膨胀差大,所以使通常因成形时或安装时的热引起的盒子的翘曲等变形增大。当存在这样的变形时,往往在入射光的焦点上发生偏差,存在固体摄像元件不正确读取影像等问题。为了防止上述那样的变形,对于将盖材贴在盒子上时使用的粘接剂,提出使用弹性率在5GPa以下的产品(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其效果不够好,特别是一维图像传感器那样的长方形的盒子时,依然容易发生翘曲。因此,固体摄像装置存在不能正确发挥功能的问题。专利文献1特开平6-16395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0-127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防止因树脂制中空盒子的成形过程中产生的溢料等导致的粉屑引起的固体摄像元件的误动作,并且在改良中空盒子的气密性方面或者改良树脂制中空盒子自身的翘曲方面至少实现一个,可正确发挥摄像功能的。本专利技术者们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利用热可塑性树脂成形上述树脂制中空盒子,且在盒子的特定部位具有使用了硬化性树脂的树脂,可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个,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1]所示的固体摄像装置。一种固体摄像装置,具有由大致矩形的树脂制底板和大致垂设在其周缘上的树脂制侧壁一体形成,并插设金属制导线端子,开口部被透明板封闭的热可塑性树脂制中空盒子,在该中空盒子的内底面上设置有金属制岛,在该岛上粘固有固体摄像元件,其特征在于在(a)上述中空盒子的内表面部、(b)上述金属制导线端子与上述中空盒子内表面的分界部、以及(c)上述中空盒子与上述透明板的接合部的至少1个部位上,配置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硬化后的硬化树脂,前述硬化树脂的小型携带式硬度计硬度在A级中是80以下。又,[2]硬化树脂优选包含从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尿素-三聚氰胺树脂、聚氨脂树脂、硅酮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以及丙烯酸树脂群中选出的至少1种。又,本专利技术关于设有固体摄像元件的金属制岛以及中空盒子内底面,提供下述[3][4]所示的固体摄像装置。是如上述[1]或[2]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金属制岛上沿着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纵向设置突堤部。是如上述[1]~[3]任何一项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近上述金属制岛的侧面,在上述盒子的内底面上,沿着其纵向配设有槽。并且,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是下述的[5]时制造上更简便,优选。是如上述[1]~[4]任何一项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硬化树脂组成物包含紫外线硬化性树脂。又,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固体摄像装置的下述制造方法。是一种固体摄像元件的制造方法,按以下顺序设有,(I)成形由大致矩形的树脂制底板以及大致垂设在该底板周缘上的树脂制侧壁一体形成,并插设金属制导线端子,且开口部可被透明板封闭的热可塑性树脂制中空盒子的工序;(II)在该盒子的内底面上粘固固体摄像元件的工序; (III)利用接合线电气连接该固体摄像元件的电极与该金属制导线端子的工序;(IV)由透明板封闭该盒子开口部的工序;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工序(i)通过在该盒子内表面赋予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并使其硬化形成硬化树脂A,从而利用硬化树脂覆盖该盒子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或该盒子内的该导线端子与该盒子内表面的分界部的工序,以及(ii)在该盒子的开口部的与该透明板接触的部位赋予硬化树脂组成物B,并利用透明板封闭该开口部后,利用该硬化树脂组成物B硬化后的硬化树脂B封死该开口部的工序。但下述的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与硬化树脂组成物B可以一样也可不一样。上述[6]的制造方法中的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优选下述[7]~[9]所述的任何一种。是如上述[6]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的粘度在5000mPa·sec以下。是如上述[6]或[7]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伴随上述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的硬化的体积收缩率在5%以下。是如上述[6]~[8]任何一项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是紫外线硬化性的。上述[9]所示的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是紫外线硬化性的时,其中也优选下述的制造方法。是如上述[9]任何一项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上照射紫外线,形成硬化树脂A时,该硬化树脂A的重量是硬化前的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的重量的99.8%以上、100%以下。是如上述[9]或[10]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工序(i)是,在上述中空盒子内表面上赋予紫外线硬化性的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通过封死的透明板照射紫外线使该树脂形成组成物A成为硬化树脂A,从而利用硬化树脂覆盖该中空盒子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或该盒子内的金属制导线端子与树脂部分的分界部分的工序。另一方面,上述[6]的制造方法中的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B优选下述[12]~[13]所述的任何一种。是如上述[6]任何一项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硬化性树脂形成组成物B的粘度在10000mPa·sec以上。是如上述[6]或[11]任何一项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B是紫外线硬化性的。上述[13]所示的硬化树脂组成物A是紫外线硬化性的时,其中也优选下述的制造方法。一种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工序(ii)是在上述中空盒子上面与透明板之间赋予紫外线硬化性的树脂形成组成物B,通过该透明板照射紫外线使该树脂形成组成物成为硬化树脂从而封闭该盒子的工序。如果采用上述[6]~[14]所示的制造方法,则可容易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固体摄像装置,优选上述[2]~[5]所示的固体摄像装置。这样,制造出[15]的固体摄像装置。又,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16]所示的固体摄像装置。一种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具有凹部的树脂制的盒主体(中空盒子);设在凹部的底面上的岛;固定在岛上的固体摄像元件;从凹部内经由盒主体的侧壁延伸到外部的导线端子;连接固体摄像元件和导线端子的接合线;与岛的宽度方向两端相接触,沿着岛的纵向延伸的一对突起部(突堤部);以及与突起部的各外侧侧面相接触的第1硬化树脂。一对突起部能够限制岛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面露出,能够使充足光量的光入射到该受光面上。第1硬化树脂被突起部外侧的侧面阻挡,不存在于受光面上。因此,根据本固体摄像装置,能够进行正确的摄像。又,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17]所示的固体摄像装置。是如上述[16]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封闭盒主体的凹部的透明板;以及加装在盒主体与透明板之间的第2硬化树脂。第2硬化树脂能够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摄像装置,具有由大致矩形的树脂制底板和大致垂设在其周缘上的树脂制侧壁一体形成,并插设金属制导线端子,开口部被透明板封闭的热可塑性树脂制中空盒子,在该中空盒子的内底面上设置有金属制岛,在该岛上粘固有固体摄像元件,其特征在于:在 (a)上述中空盒子的内表面部、(b)上述金属制导线端子与上述中空盒子内表面的分界部、以及(c)上述中空盒子与上述透明板的接合部的至少1个部位上,配置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硬化后的硬化树脂,前述硬化树脂的小型携带式硬度计硬 度在A级中是8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3-25 2005-087440;JP 2005-3-25 2005-087441;1.一种固体摄像装置,具有由大致矩形的树脂制底板和大致垂设在其周缘上的树脂制侧壁一体形成,并插设金属制导线端子,开口部被透明板封闭的热可塑性树脂制中空盒子,在该中空盒子的内底面上设置有金属制岛,在该岛上粘固有固体摄像元件,其特征在于在(a)上述中空盒子的内表面部、(b)上述金属制导线端子与上述中空盒子内表面的分界部、以及(c)上述中空盒子与上述透明板的接合部的至少1个部位上,配置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硬化后的硬化树脂,前述硬化树脂的小型携带式硬度计硬度在A级中是80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硬化树脂包含从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尿素-三聚氰胺树脂、聚氨脂树脂、硅酮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以及丙烯酸树脂群中选出的至少1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金属制岛上沿着上述固体摄像元件的纵向设置突堤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近上述金属制岛的侧面,在上述盒子的内底面上,沿着其纵向配设有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硬化树脂组成物包含紫外线硬化性树脂。6.一种固体摄像元件的制造方法,按以下顺序设置(I)成形由大致矩形的树脂制底板以及大致垂设在该底板周缘上的树脂制侧壁一体形成,并插设金属制导线端子,且开口部可被透明板封闭的热可塑性树脂制中空盒子的工序;(II)在该盒子的内底面上粘固固体摄像元件的工序;(III)利用接合线电气连接该固体摄像元件的电极与该金属制导线端子的工序;(IV)由透明板封闭该盒子开口部的工序;其特征在于,具有从以下工序中选出的至少一个工序(i)通过在该盒子内表面赋予硬化树脂形成组成物A并使其硬化而形成硬化树脂A,从而利用硬化树脂覆盖该盒子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或该盒子内的该导线端子与该盒子内表面的分界部的工序,以及(ii)在该盒子的开口部的与该透明板接触的部位赋予硬化树脂组成物B,并利用透明板封闭该开口部后,利用该硬化树脂组成物B硬化后的硬化树脂B封死该开口部的工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知广前田光男吉田贺英井手淳一小西正芳松见泰夫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