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196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天然桃胶6.04~10.57份,氯化锂1.66~2.91份,N,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敏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敏胶是一类施用于清洁和干燥的表面,加压即可粘附在各种基材上的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0003]为了确保半导体制造的切割过程的顺利进行,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通常被用来固定硅片。这种压敏胶在紫外光照射前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可以紧紧地固定住硅片。切割完成后,压敏胶在紫外光固化的作用下立即失去粘性,硅片可以很容易地被取走。传统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主要由胶粘剂、光敏树脂和光引发剂组成。其中,胶粘剂的结构和分子量影响压敏胶的粘合性能、柔韧性等,光敏树脂影响压敏胶的固化收缩率、粘合性能等。然而,现有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采用的所有原料均为石化基原料,不符合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的发展要求。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满足使用需求,有必要开发一种以生物质资源作为主原料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紫外光照射前可以粘接固定半导体,紫外光照射后能够迅速降低粘接强度,便于半导体的剥离,同时满足环保要求的基于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07]天然桃胶6.04~10.57份,氯化锂1.66~2.91份,N,N

二甲基乙酰胺31.61~55.32份,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4.02~7.04份,天然松香16.67~29.17份;
[0008]聚醚多元醇14.47~23.14份,二异氰酸酯27.57~34.54份,催化剂0.10~0.11份,阻聚剂0.42份,羟基丙烯酸酯25.80~41.44份;光引发剂5.04份;消泡剂4.32~5.67份。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采用天然桃胶和天然树脂松香合成桃胶基胶粘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其中天然桃胶是桃树的生理过程或机械损伤产生的一种树胶渗出物,是一种在世界许多地区产量丰富的天然生物质,具有一定粘附性。天然松香是从松科植物或其同属植物内部分泌或提取出的天然树脂,属于可再生资源,并广泛应用于粘合剂工业。采用天然树脂松香作为增粘树脂,与天然桃胶混合,即可得到桃胶基胶粘剂。由于当前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减少对石油资源依赖的需要,本专利技术采用生物基可再生资源合成压敏胶符合上述需求。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桃胶基胶粘剂及由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等组分合成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引发剂、消泡剂混合得到的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在紫外光照
前具有较强的粘接力。其中作为光敏树脂成分的是由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羟基丙烯酸酯等组分合成的多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C=C双键,受到紫外光照射,光敏树脂产生交联,导致体系产生较大的体积收缩,压敏胶和半导体之间的界面处产生微孔,界面破坏导致了减粘。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压敏胶在紫外光照射前具有较强粘接力,在紫外光照射后粘接力迅速下降,易于剥离,在半导体加工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12]进一步,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三醇,分子量Mn为350。
[0013]进一步,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异辛酸亚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
[0015]进一步,所述阻聚剂为4

甲氧基苯酚、对苯二酚、甲基氢醌中的一种。
[0016]进一步,所述羟基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0017]进一步,所述光引发剂为:2

羟基
‑2‑
甲基苯丙酮、2,2

二甲氧基
‑2‑
苯基苯乙酮、二苯基(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1

羟环己基苯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0018]进一步,所述所述消泡剂为市售产品,采购自美国迈图高新材料集团,产品牌号为TSA 750S消泡剂。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配制10wt%的氯化锂/N,N

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使用其中部分N,N

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天然桃胶,升温至120~130℃,继续搅拌6~7h,得到粘性溶液,过滤除去杂质,得到桃胶溶液;
[0021]步骤2):将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所述桃胶溶液中,混合均匀,室温搅拌下,用波长为365nm的UV点光源照射所述桃胶溶液25~35min,得到降解后的桃胶溶液;
[0022]步骤3):将天然松香溶于剩余的N,N

二甲基乙酰胺中,与步骤2)所得的所述降解后的桃胶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桃胶基胶粘剂;
[0023]步骤4):将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40%的催化剂混合,在60~70℃条件下搅拌3~4h,得到透明粘性溶液;
[0024]步骤5):将剩余的催化剂、阻聚剂与羟基丙烯酸酯混合,缓慢滴加到步骤4)得到的所述透明粘性溶液中,在60~70℃条件下搅拌3~4h,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
[0025]步骤6):将步骤3)得到的桃胶基胶粘剂与步骤5)得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混合,加入光引发剂、消泡剂,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先合成桃胶基胶粘剂。天然桃胶的主要成分是酸性多糖,一般由半乳糖(42%)、阿拉伯糖(36

37%)、糖醛酸(7

13%)、木糖(7%)和甘露糖(2%)组成。由于桃胶多糖具有高分子量和高度支化的分子结构,因此在许多溶剂中难以溶解。因此,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想到采用氯化锂/N,N

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体系溶解天然桃胶,得到桃胶溶液。
[0027]同时,由于桃胶的分子量极大,可达数百万,且分子结构高度复杂,因此得到的桃
胶溶液与压敏胶其他组分难以混合,需要对桃胶溶液进行进一步处理。由于自由基可以攻击多糖的糖苷键,得到低分子量多糖,因此本专利技术想到采用过氧化氢在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分解产生
·
OH的方法,向桃胶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通过紫外光照射一段时间,得到降解后的低分子量桃胶溶液,便于后续与压敏胶其他组分混合。
[0028]然后将得到降解后的桃胶溶液与配制的松香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桃胶基胶粘剂。
[0029]随后,将过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天然桃胶6.04~10.57份,氯化锂1.66~2.91份,N,N

二甲基乙酰胺31.61~55.32份,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4.02~7.04份,天然松香16.67~29.17份;聚醚多元醇14.47~23.14份,二异氰酸酯27.57~34.54份,催化剂0.10~0.11份,阻聚剂0.42份,羟基丙烯酸酯25.80~41.44份;光引发剂5.04份;消泡剂4.32~5.6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三醇,分子量Mn为3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异辛酸亚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为4

甲氧基苯酚、对苯二酚、甲基氢醌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然桃胶的紫外光响应可剥离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

羟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同辉刘梓为张群朝蒋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