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感-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192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2
一种光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色复合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感变色技术是一种先进技术,现有的各类隔热窗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了保温隔热的基本要求,但因为颜色与功能单一,变色和还原速度缓慢、长期使用后易出现审美和视觉感官疲劳等缺点,无法得到商家青睐和大面积推广使用;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在工作中指通电或存在电子移动的条件下)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主要表现为颜色与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具有反应速度快的特点,但存在造价较高、较少运用于薄膜材料、多应于玻璃制品且有损坏可能限制了推广使用。
[0003]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是指光致变色材料受到光照后产生光生电子后,电子定向移动产生光生电流,产生的电流激发电致变色材料变色,起到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的效果(以光致变色为主)。现有的光致变色与电致变色技术相对独立,较少有将二者功能同时集中在同一功能层中。此外一般的电致变色膜需要外接电源提供电流,增加了能耗,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不但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所制备的变色复合膜具备变色程度更深(变色效果更加多彩鲜艳),隔热效果更高(可见光透过率更低),变色时间更短更迅速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AgI@C量子点@WO3复合纳米粒子在第一溶剂中进行分散,得到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与胶粘剂和第二溶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复合胶液;将所述复合胶液进行过滤,得到复合胶液2;将所述复合胶液2涂布于基材上后进行热固化形成复合胶涂层;将所述复合胶涂层与其它膜材进行复合。
[0007]进一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当中,所述第一溶剂包括极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AgI@C量子点@WO3复合纳米粒子中所述WO3、所述C量子点和所述AgI的摩尔比为7:1:2。
[0008]进一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当中,所述极性溶剂和所述第二溶剂均包括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酮中的至少一种。
[0009]进一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当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油酸类或/和硅烷
偶联剂类。
[0010]进一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当中,所述胶粘剂至少包括导电胶和丙烯酸酯。
[0011]进一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当中,所述复合胶涂层中包括变色材料,所述变色材料为包含以油溶性纳米WO3为核,核外包裹油溶性C量子点与AgI的壳体的AgI

C量子点

WO3复合纳米粒子。
[0012]进一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当中,在将所述复合胶液进行过滤时,采用团聚沉降的方式将所述复合胶液的沉降颗粒过滤掉;所述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0

200纳米。
[0013]进一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当中,进行所述热固化过程中,温度为90

120℃。
[0014]进一步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当中,所述其它膜材包括聚酯膜(含PET膜)、聚碳酸酯膜、聚氯乙烯膜、聚氨酯膜、聚氟化乙烯丙烯膜中的任意一种,以及磁控溅射膜和/或金属膜;所述复合胶涂层的厚度为5

50μm。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所述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根据上述的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其不但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而且所制备的变色复合膜具备变色程度更深(变色效果更加多彩鲜艳),隔热效果更高(可见光透过率更低),变色时间更短更迅速的优点。
[0017]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中的复合胶层含有AgI@C量子点@WO3纳米颗粒,既具有纳米AgI的较高的光响应敏感性,以达到迅速响应太阳光变色的效果,与此同时产生的光生电子又可以通过C量子点快速转移到WO3上形成光生电流并与WO3接受到的光照一起作用,使得WO3更快速的变色,起到光

电联合响应变色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及对应形成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标:1

磁控溅射膜;2

复合胶层;3

AgI@C量子点@WO3纳米材料;4

PET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
品。
[002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请参照图1:S1、将AgI@C量子点@WO3复合纳米粒子在第一溶剂中进行分散,得到分散液。
[0024]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当中,可选地,第一溶剂包括极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极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是为了将AgI@C量子点@WO3复合纳米粒子进行更好更充分地分散,从而使得到的分散液中的粒子分散性更好。需要强调的是,优选地,所述极性溶剂包括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油酸类或/和硅烷偶联剂类。
[0025]S2、将所述分散液与胶粘剂和第二溶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复合胶液。
[0026]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当中,优选地,所述胶粘剂至少包括导电胶和丙烯酸酯;所述第二溶剂均包括甲苯、乙酸乙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将AgI@C量子点@WO3复合纳米粒子在第一溶剂中进行分散,得到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与胶粘剂和第二溶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复合胶液;将所述复合胶液进行过滤,得到复合胶液2;将所述复合胶液2涂布于基材上后进行热固化形成复合胶涂层;将所述复合胶涂层与其它膜材进行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包括极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AgI@C量子点@WO3复合纳米粒子中所述WO3、所述C量子点和所述AgI的摩尔比为7: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溶剂和所述第二溶剂均包括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酮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油酸类或/和硅烷偶联剂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至少包括导电胶和丙烯酸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

电感联合协同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鑫丁锋吴建达王新张婷婷姜巨缙王兰芳田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