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氧气限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59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6
一种高压氧气限压阀,包括:高压氧气限压阀体,具有高压氧气进气孔、限压氧气出气孔、高压氧气限压孔、高压氧气限压腔;高压氧气限压腔与高压氧气进气孔、限压氧气出气孔、高压氧气限压孔连通;高压氧气限压调节螺帽,螺接在高压氧气限压阀体上,其内部与高压氧气限压孔连通;高压氧气限压膜片,封堵高压氧气限压孔;高压氧气限压调节弹簧,连接在高压氧气限压调节螺帽、高压氧气限压膜片之间;高压氧气限压弯臂,其弯折部位铰接在高压氧气限压腔的内壁上,一端与高压氧气限压膜片连接;高压氧气限压阀杆,其一端指向高压氧气限压弯臂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指向高压氧气进气孔。另一端指向高压氧气进气孔。另一端指向高压氧气进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氧气限压阀


[0001]本申请属于飞机座舱供氧装置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座舱内集成供氧装置及其组成部件。

技术介绍

[0002]飞机座舱供气装置需具备高压氧气的通断、高压氧气的限压、限压氧气与富氧气体的切换等方面的功能,现有飞机座舱供气装置中涉及大量的部件、设备,部件、设备间交联关系复杂,拆装繁琐,维护、检修困难,且分布零散,体积较大,大量挤占飞机座舱内的空间,在飞机座舱减小的趋势下,难以继续适用,且对高压氧气的通断、高压氧气的限压、限压氧气与富氧气体的切换等方面不够便捷、可靠。
[0003]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0004]需注意的是,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座舱内集成供氧装置及其组成部件,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氧气限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氧气限压阀体(4),具有高压氧气进气孔、限压氧气出气孔、高压氧气限压孔、高压氧气限压腔;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连通至高压氧气源,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腔与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所述限压氧气出气孔、所述高压氧气限压孔连通;高压氧气限压调节螺帽(5),螺接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阀体(4)上,其内部与所述高压氧气限压孔连通;高压氧气限压膜片(6),封堵所述高压氧气限压孔;高压氧气限压调节弹簧(7),连接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调节螺帽(5)、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膜片(6)之间;高压氧气限压弯臂(8),其弯折部位铰接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腔的内壁上,一端与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膜片(6)连接;高压氧气限压阀杆(9),其一端指向所述高压氧气限压弯臂(8)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指向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来自高压氧气源的氧气进入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腔后,会推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膜片(6)克服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调节弹簧(7)的弹性力,发生向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调节螺帽(5)方向的变形,以此带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弯臂(8)转动,进而推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阀杆(9)向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方向运动,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腔内氧气的压力达到所述压力限定值时,所述高压氧气限压阀杆(9)指向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的一端将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封堵;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腔内氧气的压力低于所述压力限定值时,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膜片(6)会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调节弹簧(7)的弹性力下,发生向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腔方向的变形,以此带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弯臂(8)转动,使所述高压氧气限压阀杆(9)指向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的一端解除对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的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氧气限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调节螺帽(5)上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氧气限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氧气限压连接弹簧(10),一端连接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腔的内壁上,一端连接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阀杆(9)上,以使所述高压氧气限压阀杆(9)背向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的一端,保持靠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弯臂(8)背向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膜片(6)的一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氧气限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氧气限压阀(1)还包括:高压氧气限压套筒(11),套接在所述高压氧气限压阀杆(9)朝向所述高压氧气进气孔的一端,外壁具有凸出部位;所述高压氧气限压连接弹簧(10)套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剑李征鸿刘亮亮何政李想庄凤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