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线性马达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930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轨道(11,42)、基座体(12,44)和置于轨道和基座体之间的驱动部分(20,50)的一种超声线性马达的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体由驱动部分驱动,在轨道的长度方向上作直线运动。所述驱动部分设在基座体的左右支脚部分(12a,44a)上,并且基座体的负荷几乎完全不作用在驱动部分上。驱动部分具有超声振动器(21,52)和由超声振动器驱动可转动的滚子(25,51)。滚子由推压装置(22,53)推向轨道的引导侧面(11b,11c,42b,42c)并与之接触,由驱动部分产生的驱动力作用在轨道的引导侧面上,并且基座体可在轨道的长度方向上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线性马达驱动装置,其中,利用超声振动器的振动作为驱动源,轨道和基座体在长度方向相对运动。
技术介绍
这种超声线性马达由基座体和轨道构成,基座体在其中心具有压电器件作为驱动源,并在其端部具有滑动部件,轨道支承这个基座体的滑动部件。在JP-A-6-6989中公开了一种超声线性马达,其中,基座体的滑动部件抵靠着轨道,并且基座体相对于轨道运动。现根据图10说明该公报中所述的超声线性马达。图10所示的超声线性马达由轨道101;弹性材料制成并设置在轨道101上的基座体103;以预定的间隔安装在基座体103的顶部上的压电器件104,104;和设在基座体103的左右的滑动部件105,105构成。基座体103包括压电器件104,104和滑动部件105,105。基座体103叠置作为超声振动器112。利用引导装置110相对于轨道101引导基座体103。引导机构110由形成在轨道101的侧边上的槽部分106,106、可沿着槽部分106滑动的线性引导件107、从线性引导件107突出的突起108,从基座体103突出的突起109以及在突起108和109之间延伸的弹簧111构成。当具有预定频率的电压加在设在基座体103上的压电器件104,104上时,压电器件104,104振动。在左右的滑动部件105,105上产生的振动使基座体103(超声振动器112)在长度方向沿着轨道101运动。然而,因为基座体103(超声振动器112)的负荷由滑动部件105,105承担,所以在长期使用中,滑动部件的磨损大。特别是在例如周围有许多异物(例如灰尘)浮游的工厂一类的环境中,存在长期使用磨损快和寿命短的问题。因此,必须例如经常进行更换基座体103(超声振动器112)一类的维修。因此,人们希望有耐久性更好的超声线性马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线性马达的驱动装置,其中轨道和基座体由置于轨道和基座体之间的驱动部分驱动,可彼此相对运动,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轨道的侧面接触的至少左右一对滚子;将转动力分别施加在所述每一对滚子上的至少左右一对的超声振动器;和将超声振动器和滚子推向轨道侧面的推压装置。因为在本专利技术中,驱动部分像这样置于轨道和基座体之间,所以由驱动部分产生的驱动力从基座体作用在轨道的侧面上。因为推压装置将超声振动器和滚子推向轨道的侧面,所以通过调节推压力,可以将在轨道上的推压力设定至最优值,并可得到最优的驱动扭矩。另外,因为构成驱动源的超声振动器关于基座体的宽度方向中心左右对称地设置,因此可使驱动力稳定有力,基座体可以在良好的左右平衡情况下被驱动,并且基座体可以有力、平滑地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中,优选超声振动器和滚子与推压装置整个地被接收在支持框架中,并且通过支持框架装配在基座体上;而滚子可移除地设置在支持框架上。当滚子像这样可移除地设在支持框架上时,即使在诸如周围有大量异物(例如灰尘)浮游的工厂一类的环境中使用,由于磨损和质量恶化导致更换滚子的频率高,也可以容易地更换滚子。从而提高了滚子的可维修性。优选,轨道具有支承基座体的负荷的上表面和在其左右侧上形成的倾斜侧面;基座体具有面向所述倾斜侧面的相对表面,并且所述轨道由设置在相对表面上并与倾斜侧面接触的滚子以及基座体的底面夹住。因为滚子在推压装置的作用下,沿对角线向上与倾斜侧面接触,并且基座体的负荷由轨道的顶面承受,所以轨道由滚子和基座体的底面夹住。从而,可防止基座体相对于轨道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发生松动。另外,因为基座体的大部分负荷由轨道的顶部承受,所以基座体的负荷不容易作用在驱动部分的超声振动器上。由此,大大减小了驱动部分的超声振动器的磨损并提高了超声振动器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超声线性马达的驱动装置的截面图;图2为图1中线Z-Z上的截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驱动部分的透视图;图4A,4B和4C为图3所示的驱动部分的工作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超声线性马达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图;图6为图5中的线6-6上的截面图;图7为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8为示出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驱动部分在轨道上的负荷的示图;图9为示出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变型的截面图;和图10为示出现有技术的超声线性马达的示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图2和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线性马达驱动装置10和驱动部分20。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由轨道11、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11上的基座体12和设在基座体12上的左右驱动部分20,20构成。基座体12的截面为U形,并具有左右支脚部分12a,12a,并且基座体12包围轨道11的顶面11a和侧面11b,11c,并通过多个杆形轴承13将负荷加在轨道11的顶面11a上。基座体12的支脚部分12a,12a具有支持孔14,14,用于支持驱动部分20,20。支持孔14,14具有面向轨道的侧面11b,11c的开放侧,并形成在基座体12的长度方向上。支持孔14由位于基座体12的支脚部分12a的内侧上的第一支持孔14a和靠近支脚部分12a的外侧面的第二支持孔14b构成。多个轴承13设置在基座体的底面12b上,以便在长度方向具有预定的间隔,并使得基座体12相对于轨道11的运动平稳。轨道11通过轴承13承受基座体12在轨道顶面11a上的负荷。虽然,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超声线性马达驱动装置10为驱动部分20,20设在基座体12上并且基座体12可相对于轨道11运动的例子;作为替代,基座体12可以是固定的并且轨道11可相对于基座体12运动。即,轨道11和基座体12可构造成能够彼此相对运动。驱动部分20,20产生驱动基座体12的驱动力。这些驱动部分20,20设置在构成引导面的轨道11的左右侧面11b,11c和基座体12的支脚部分12a,12a之间。每驱动部分20具有超声振动器21、推压件22和多个滚子25。每个超声振动器21由压电器件21a和振动的弹性件21b构成,产生振动并将转动力加在滚子25上。该超声振动器21被接收在如图3所示的截面为U形的支持件23中。压电器件21a和振动的弹性件21b被固定,并设置成使得压电器件21a位于支持件23的侧壁23a的一侧。支持件23被接收在形成于基座体12的支脚部分12a中的支持孔部分14的第一支持孔14a中。推压件22,22置于支持件23和形成第二支持孔部分14b的基座体的相对表面12c,12d(基座体侧面28)之间。推压件22推压支持件23,使它们压在轨道11的引导侧面11b,11c上。每个支持件23具有多个支承板26,它们如图3所示利用平头螺钉32,32以悬臂梁方式固定在上壁23b和下壁23c上。支承板26向着轨道11的引导侧表面11b,11c延伸,以从上壁23b和下壁23c的边缘突出。滚子25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构件27上的上下支承板26,26之间。通过除去平头螺钉32,32,可从上下支承板26,26上取下这些滚子25。即,可从支持件23上移除和更换滚子25。滚子25通过支持件23被推压装置22按压,从而与轨道11的引导侧面11b,11c接触。因此,基座体12可在以上述左右超声振动器21,21的振动作为驱动源而转动的多个滚子25上,沿着轨道11的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线性马达的驱动装置,其中轨道和基座体由置于该轨道和基座体之间的驱动部件驱动,而可彼此相对运动,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轨道的侧面接触的至少左右一对滚子;将转动力分别施加在所述每一对滚子上的至少左右一对的超声振动器;和 将所述超声振动器和滚子推向所述轨道的侧面的推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5-12 142315/20041.一种超声线性马达的驱动装置,其中轨道和基座体由置于该轨道和基座体之间的驱动部件驱动,而可彼此相对运动,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轨道的侧面接触的至少左右一对滚子;将转动力分别施加在所述每一对滚子上的至少左右一对的超声振动器;和将所述超声振动器和滚子推向所述轨道的侧面的推压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茂须部佑一村上英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