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真空助力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68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真空助力器和车辆,车辆的真空助力器包括:外壳;阀体,阀体包括内阀体和外阀体,内阀体设置于外壳内,内阀体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限位槽;膜片,膜片的径向内侧周向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设置于限位槽内,安装部背离内阀体的一侧表面周向设置有横截面积递减的承压面,承压面不超出限位槽远离外阀体一侧的侧壁;隔片,隔片设置有承压部,承压部贴设在承压面上。由此,通过将膜片的安装部设置于阀体的限位槽中,并且使隔片上的承压部贴设在承压面上,如此,在膜片受到从内阀体向外阀体的轴向上的外力时,可以防止膜片与阀体发生分离脱落,这样可以提升膜片以及车辆的真空助力器的可靠性。辆的真空助力器的可靠性。辆的真空助力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真空助力器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真空助力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减轻汽车驾驶员的体力消耗,汽车上广泛采用真空助力来辅助制动,即利用发动机的动力作为真空源,当发动机工作时,使助力器前后两腔形成真空压差,驾驶员在制动时,踩踏制动踏板,依靠大气压差,推动主缸活塞运动,提供助力产生液压,形成车轮制动力,其中,常见的助力器结构分单膜片和双膜片,膜片一端安装在助力器阀体上,一端固定在壳体上,隔板安装在阀体上,对膜片起到支撑作用,用于形成压差后助力传递的作用。
[0003]在相关技术中,当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此时发动机将无法提供真空,助力器前腔将处于标准大气压,在此种情况下,当快速踩制动踏板时,因前腔空气无法瞬间排出,会导致前腔短时间内形成正压,此时膜片受到+X(整车坐标)向压差力,该压差力可能会导致膜片从阀体中拖出,如车辆停靠在路边,发动机停止工作,驾驶员无意间踩踏制动踏板,亦或者售后在进行制动零部件更换,在连续踩踏制动踏板进行制动系统排气过程,发动机也处于停机状态。以上情况均能造成前腔形成正压,造成膜片脱落风险,一旦膜片脱落,助力器将失去助力作用,导致制动发硬,制动效果变差,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的真空助力器,该车辆的真空助力器上的膜片更加紧固可靠,不易从阀体上脱落。
[0005]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真空助力器,包括:外壳;阀体,所述阀体包括内阀体和外阀体,所述内阀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阀体与所述内阀体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内阀体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限位槽;膜片,所述膜片连接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阀体之间,所述膜片的径向内侧周向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在从所述外阀体向所述内阀体延伸的轴向上,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内阀体的一侧表面周向设置有横截面积递减的承压面,所述承压面不超出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外阀体一侧的侧壁;隔片,所述隔片设置于所述膜片背离所述内阀体的一侧,所述隔片设置有承压部,所述承压部贴设在所述承压面上。
[0007]由此,通过将膜片的安装部设置于阀体的限位槽中,并且使隔片上的承压部贴设在承压面上,如此,膜片在受到从内阀体向外阀体的轴向上的外力时,可以防止膜片与阀体发生分离脱落,这样可以提升膜片以及车辆的真空助力器的可靠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阀体远离所述外阀体的一端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槽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二限位环邻近所述外阀体,所述安装部还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环的
外环面。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限位环抵接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外环面面积。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环朝向所述外阀体的端面与所述隔片的径向内端抵接配合或固定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还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于所述承压面远离所述外阀体的一端,在从所述外阀体向所述内阀体延伸的轴向上,所述支撑面的横截面积相等。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片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承压部的径向内端相连接,所述支撑部至少部分地与所述支撑面相贴合。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限位环朝向所述外阀体的端面设置成台阶面,以分别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隔片的径向内端相配合。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环到所述承压部的最小垂直距离为L1,所述限位槽的轴向尺寸为L2,L1和L2满足关系式:L1<L2。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限位槽过盈配合。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辆的真空助力器。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助力器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助力器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助力器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4是图3中A区域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0

真空助力器;
[0025]10

外壳;
[0026]20

阀体;201

外阀体;202

内阀体;21

第一限位环;211

台阶面;22

第二限位环;23

限位槽;
[0027]30

膜片;31

安装部;311

承压面;312

支撑面;
[0028]40

隔片;41

承压部;42

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0]下面参考图1

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真空助力器100,车辆的真
空助力器100可以应用于车辆上。
[0031]结合图1

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真空助力器100可以主要包括:外壳10、阀体20、膜片30和隔片40,其中,阀体20包括内阀体202和外阀体201,内阀体202设置于外壳10内,外阀体201与内阀体202相连接,并且位于外壳10的外侧,内阀体202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限位槽23,膜片30连接于外壳10和内阀体202之间,膜片30的径向内侧周向设置有安装部31,安装部31设置于限位槽23内。具体地,通过将膜片30径向内侧周向设置的安装部31设置于内阀体202上的限位槽23,可以使膜片30安装设置在内阀体202上,在膜片30设置于内阀体202上后,可以将外壳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部分,在车辆正常行驶,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外壳10内部与膜片30远离外阀体201一侧相对应位置部分将处于真空状态,另一部分将处于标准大气压状态,外壳10内部与膜片30远离外阀体201一侧相对应位置部分的气压将小于另一部分的气压。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真空助力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阀体(20),所述阀体(20)包括内阀体(202)和外阀体(201),所述内阀体(202)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外阀体(201)与所述内阀体(202)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10)的外侧,所述内阀体(202)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限位槽(23);膜片(30),所述膜片(30)连接于所述外壳(10)和所述内阀体(202)之间,所述膜片(30)的径向内侧周向设置有安装部(31),所述安装部(31)设置于所述限位槽(23)内,在从所述外阀体(201)向所述内阀体(202)延伸的轴向上,所述安装部(31)背离所述内阀体(202)的一侧表面周向设置有横截面积递减的承压面(311),所述承压面(311)不超出所述限位槽(23)远离所述外阀体(201)一侧的侧壁;隔片(40),所述隔片(40)设置于所述膜片(30)背离所述内阀体(202)的一侧,所述隔片(40)设置有承压部(41),所述承压部(41)贴设在所述承压面(3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真空助力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体(202)远离所述外阀体(201)的一端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环(21)和第二限位环(22),所述第一限位环(21)和所述第二限位环(22)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槽(23)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二限位环(22)邻近所述外阀体(201),所述安装部(31)还抵接在所述第二限位环(22)的外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真空助力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1)与所述第二限位环(22)抵接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二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斌刘志汉魏茂森闫家硕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