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桩墙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物的施工中,预制构件广泛应用于水利建设工程、河道航道整治工程、市政排水工程、交通路基支护、城市地下基坑支护、滩涂围垦及海洋消浪工程等基坑围护工程和边坡支护工程。随着市场应用以及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提高,预制构件产品越来越多。简单的,可以将预制构件分成现浇和预制两种形式。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支护桩的模具,该模具是一个由弧板状上母模、弧板状下母模、卯模条及榫模条四部分组成的、具有多边形内腔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状管形钢制模具;上母模拼接面、下母模拼接面上均设有与模具轴心平行的卯模凹槽及榫模凹槽;卯模凹槽内设置有卯模条,榫模凹槽内设置有榫模条;卯模条设置于上、下母模一侧拼接面的靠内腔缘,其外露于模具内腔面的部分呈半圆柱形或等腰梯形;榫模条分上榫模条、下榫模条,分别设置于上、下母模另一侧拼接面的靠内腔缘,上榫模条、下榫模条拼接后形成一个半圆形槽或等腰梯形槽。
[0003]但采用上述的模具其所成型的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包括造型部一、造型部二、支承所述造型部一和造型部二的底模,所述造型部一、造型部二和底模组合成敞口的造型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部一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的母拼接端,所述造型部二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的公拼接端;所述造型部一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的第一模板和至少一个具有刚性且可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模板的第二模板,第一模板至少可适配所述母拼接端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一侧的端部轮廓,所述第二模板适配母拼接端的其余端部轮廓且至少一端部能够沿着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进出第一模板,所述造型部一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母拼接端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预制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凹进的锁止成型部一;所述造型部二包括至少两块可拆卸连接的分模板,至少一所述分模板的成型面形成有适配所述锁止成型部一的锁止成型部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包括依次连续的第一造型段、第二造型段、第三造型段,所述第二造型段大致沿混凝土桩墙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造型段和第三造型段分别至少用于成型所述母拼接端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大致沿混凝土桩墙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造型段、所述第三造型段分别设置于第二造型段的两侧,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的成型面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成型部一;所述造型部二包括第一分模板、第二分模板、第三分模板,所述第一分模板、第二分模板、第三分模板依次连接成断面呈C型结构,所述第一分模板的成型面和/或第三分模板的成型面形成有所述锁止成型部二;所述锁止成型部一上具有锁止面一,所述锁止成型部二上具有锁止面二,所述锁止面一与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形成夹角α,0
°
<α<180
°
,所述锁止面二与锁止面一大致平行;所述第二分模板和所述第三分模板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朝向造型模腔的一侧形成有支撑部,所述第一模板覆盖于支撑部上;所述支撑部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模板的内轮廓形状大致适配,所述支撑部靠近造型模腔的一侧与第二造型段的内轮廓贴合;所述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二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的至少部分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所述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二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的造型面为刚性,其余部分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沿着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6.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