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及槽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29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及槽道,所述槽道型钢沿横向由依次连接的承力台一、连接体及承力台二组成;承力台一、承力台二在靠近槽口一侧的立面上分别设竖向直齿牙或竖向斜齿牙,且竖向直齿牙、竖向斜齿牙的齿牙间距为0.2~10mm,竖向斜齿牙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及槽道


[0001]本技术涉及紧固连接件
,尤其涉及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及槽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高铁、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槽道被广泛应用。槽道通常是由槽道型钢、锚杆及配套的T形螺栓组合而成。槽道型钢的断面呈槽形,由槽腰、槽腿和槽腿端的卷边组成,卷边内表面为燕尾面或为有齿平面;锚杆分为工字形和圆柱形,为整体结构或螺栓连接结构,锚杆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固定槽道型钢的槽腰上;T形螺栓由T形螺杆、垫片及螺帽组成,T形螺杆头部与槽腿卷边内表面组成滑动连接副或齿牙连接副,通过螺杆、螺帽紧固在槽腿卷边外侧。槽道的使用不仅使设备安装连接更加方便,还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0003]但是,现有的槽道型钢、槽道存在如下问题:
[0004]1.由于T形螺栓与槽道型钢的连接副最大接触面积等于T形螺栓头部宽度与槽道型钢腿端卷边内宽度之积,而T形螺栓的头部宽度最大值等于槽道型钢腿端卷边间距,所以连接副接触面积较小,使槽道的拉伸承载力、剪切承载力及轴向承载力均较低。
[0005]2.用于轴向抗滑移的齿牙只有3~5个,所以沿槽道轴向的抗滑移承载力小于拉伸承载力和剪切承载力,对于较大规格的槽道这种情况更加突出,轴向抗滑移承载力只有横向承载力的1/5~1/2。
[0006]3.槽道上齿牙的间距通常设计为3mm,致使连接处T形螺栓位置的最小偏差为3mm,定位精度低,无法满足设备精确定位的需要。
[0007]4.由于上述承载力与定位精度的限制,使槽道的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0008]因此,研究一种具有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的槽道型钢及基于其上的槽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及槽道,通过增大连接副的接触面积、增加啮合齿数,提高和均衡拉伸承载力、剪切承载力和轴向承载力,通过精确调整T形螺栓的位置,达到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满足工程对设备定位精度的要求。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槽道型钢沿纵向为等截面结构,沿横向由依次连接的承力台一、连接体及承力台二组成;承力台一与承力台二在连接体的同侧相对设置,两者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形成槽道型钢的槽口,槽口的宽度是槽道型钢横截面周长的1/15~1/5;承力台一、承力台二在靠近槽口一侧的立面上分别设竖向直齿牙或竖向斜齿牙,且竖向直齿牙、竖向斜齿牙的齿牙间距为0.2~10mm,竖向斜齿牙与竖直轴线的夹角为30
°
~60
°
;承力台一、承力台二的内表面设或者不设横向齿牙;所述承力台一的外表面、承
力台二的外表面设或不设防滑沟。
[0012]所述承力台一与承力台二对称或不对称设置。
[0013]所述承力台一和承力台二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直角梯形或燕尾形;横截面为矩形时,承台力一、承力台二的厚度相同;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时,立面为向槽口内上方倾斜的斜面,且立面与内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160
°
;横截面为燕尾形时,承力台一、承力台二的内表面为向槽道型钢内部倾斜的斜面,或者承力台一、承力台二的内表面及立面均为斜面,且内表面与立面的夹角为20
°
~120
°

[0014]所述承力台一、承力台二的自由端具有向槽道型钢内侧延伸的弯折段,弯折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
~160
°

[0015]所述连接体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V形、U形、圆弧形或折线形;连接体的厚度小于等于承力台一和承力台二的厚度。
[0016]一种槽道,包括所述的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还包括T形头、抗滑块、螺杆、垫片及螺母;所述抗滑块设于槽口内,抗滑块两侧设齿牙与设于承力台一及承力台二上的竖向直齿牙或竖向斜齿牙啮合;抗滑块的中部设连接孔;所述T形头设于槽道型钢内,螺杆的一端自抗滑块上的连接孔中穿过后连接T形头,螺杆的对应端面与槽道型钢上连接体的内表面贴合或不贴合;螺杆的另一端在槽口外侧通过垫片及螺母锁紧固定,使T形头的对应表面与承力台一的内表面、承力台二的内表面紧密贴合,T形头的其它表面与槽道型钢其它内表面贴合或不贴合;所述抗滑块沿槽道纵向的长度等于槽口宽度的0.9~10倍。
[0017]所述抗滑块的形状与槽道型钢中槽口的形状相配合;抗滑块的厚度等于承力台一或承力台二上立面厚度的0.9~1.05倍;抗滑块上的连接孔为圆孔或腰形孔,连接孔与螺杆之间的间隙为0.2~1.5mm;所述腰形孔的长轴方向为槽道型钢横截面方向,长轴比短轴长0.5~2mm;抗滑块设1个连接孔与1个螺杆连接;或者抗滑块沿槽道纵向设多个连接孔与多个螺杆同时连接。
[0018]所述T形头呈平行四边形,中轴线长度等于槽口宽度的0.9~4倍;宽度等于槽道型钢内腔宽度的0.8~0.99倍。
[0019]所述T形头与螺杆为一体结构或通过螺纹连接,或者T形头与抗滑块、螺杆三者为一体结构,或者抗滑块与垫片为一体结构。
[0020]所述垫片表面设有与槽道型钢上防滑沟相配合的防滑凸台;所述垫片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U形,具有U形横截面的垫片两端延伸至槽道型钢的两侧并与槽道型钢卡合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通过增大连接副的接触面积、增加啮合齿数,提高和均衡拉伸承载力、剪切承载力和轴向承载力,通过精确调整T形螺栓位置达到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满足工程对设备定位精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3]图1a是实施例1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4]图1b是图1a中的A向视图。
[0025]图2a是实施例2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6]图2b是图2a中的B向视图。
[0027]图3是实施例3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8]图4是实施例4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9]图5是实施例5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0]图6是实施例6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1]图7是实施例7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2]图8是实施例8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3]图9是实施例9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4]图10是实施例10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5]图11是实施例11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6]图12是实施例12所述槽道型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7]图13a是实施例13所述槽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8]图13b是实施例13所述防滑块的俯视图。
[0039]图13c是实施例13所述T形头的俯视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其特征在于,槽道型钢沿纵向为等截面结构,沿横向由依次连接的承力台一、连接体及承力台二组成;承力台一与承力台二在连接体的同侧相对设置,两者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形成槽道型钢的槽口,槽口的宽度是槽道型钢横截面周长的1/15~1/5;承力台一、承力台二在靠近槽口一侧的立面上分别设竖向直齿牙或竖向斜齿牙,且竖向直齿牙、竖向斜齿牙的齿牙间距为0.2~10mm,竖向斜齿牙与竖直轴线的夹角为30
°
~60
°
;承力台一、承力台二的内表面设或者不设横向齿牙;所述承力台一的外表面、承力台二的外表面设或不设防滑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台一与承力台二对称或不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台一和承力台二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直角梯形或燕尾形;横截面为矩形时,承台力一、承力台二的厚度相同;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时,立面为向槽口内上方倾斜的斜面,且立面与内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160
°
;横截面为燕尾形时,承力台一、承力台二的内表面为向槽道型钢内部倾斜的斜面,或者承力台一、承力台二的内表面及立面均为斜面,且内表面与立面的夹角为20
°
~12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台一、承力台二的自由端具有向槽道型钢内侧延伸的弯折段,弯折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
~16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高承载力精准定位槽道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V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显龙赵本强黄贞益张辉朱文楠郭继飞刘东奇周铁城罗光政姜宇孙恭轶王宇鹏孙晓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正赞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