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母粒及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459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6
本申请涉及纺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母粒及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及其生产方法。抗菌母粒包括以下组分:纳米银、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分散剂、涤纶树脂、PVC糊树脂。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包括以下组分:抗菌母粒、纤维级聚酯切片、色母粒、天竹纤维、抗静电剂、其他助剂。本申请以纳米银为抗菌活性物质,并以纳米二氧化硅和PVC糊树脂辅助纳米银分散在涤纶树脂中,使得抗菌母粒中纳米银分散均匀度较佳且纳米银的稳定性较好,同时抗菌母粒与纤维级聚酯切片及色母粒的相容性较好,因此制得的涤纶DTY丝中纳米银的分散均匀度较好,即本申请具有抗菌效果较好。即本申请具有抗菌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母粒及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母粒及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涤纶DTY丝是涤纶化纤的一种变形丝类型,其在具有一般涤纶耐磨、耐热、耐腐蚀、易洗快干等特点外,还具有膨松性高、隔热性好、手感舒适、光泽柔和等特点。涤纶DTY丝被大量应用于衣料、床上用品、装饰布料、国防军工用品以及其他工业用纤维制品。
[0003]但是纤维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沾染污渍,这些污物不仅影响纺织品的使用,也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环境。并且在纤维制品存放的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也容易滋生微生物。因此提高纤维制品的抗菌效果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涤纶DTY丝的抗菌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母粒及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及其生产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母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母粒,所述抗菌母粒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纳米银0.1~0.5份、纳米二氧化硅0.4~1.5份、硅烷偶联剂1.3~1.8份、分散剂2.8~5.5份、涤纶树脂76~90份、PVC糊树脂7~13份。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纳米银的载体,并进一步通过PVC糊树脂对承载纳米银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包覆,即在纳米二氧化硅外形成PVC糊树脂包覆层。而由于PVC糊树脂包覆层和涤纶树脂的相容性较好,有助于提高承载纳米银的纳米二氧化硅在涤纶树脂中的分散效果,即使得纳米银在涤纶树脂中的分散均匀度较好,从而减少纳米二氧化硅及纳米银沉积、团聚的情况。并且由于PVC糊树脂包覆层和纳米二氧化硅载体的承载包覆作用,使得纳米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即有助于提高制得母粒抗菌效果的持久性。同时在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有助于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使得纳米二氧化硅浸润性、吸附性能和分散性更佳,从而有助于提高纳米银在体系中的分散均匀度。另外,在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纳米二氧化硅、PVC糊树脂包覆层和涤纶树脂间相互交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有利于提高三者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使得纳米银较为稳定且均匀地分散在体系中,有助于提高制得抗菌母粒的抗菌效果,并延长抗菌时效。
[0007]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

550、KH

560、KH

570中的至少一种。
[0008]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六偏磷酸钠、多聚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0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改性处理: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承载包覆:在水中加入分散剂,并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银在水中共混搅拌,过滤干燥后得到纳米银承载体;然后加入分散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纳米银承载体与PVC糊树脂,得到包覆后的纳米银承载体;混合挤出:加入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包覆后的纳米银载体与涤纶树脂,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抗菌母粒。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处理,有助于提高纳米二氧化硅浸润性、吸附性能和分散性,从而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在体系中更易混合,且可以有效减少结团现象。并分多步加入硅烷偶联剂,有助于提高纳米银承载体、PVC糊树脂和涤纶树脂相互交联的效果,从而使得纳米银更为稳定地分散在体系中,进而有助于提高制得抗菌母粒的抗菌效果和缓释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承载包覆步骤中,在混合搅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银,以及混合搅拌纳米银承载体与PVC糊树脂的时候,均进行超声处理。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合搅拌过程中进行超声处理,可以有效减少颗粒团聚的情况,使得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硅更为均匀地分散在体系中,从而有助于提高纳米银的承载效果以及PVC糊树脂的包覆效果。
[0013]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所述涤纶DTY丝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抗菌母粒16~25份、纤维级聚酯切片120~150份、色母粒10~30份、天竹纤维2~8份、抗静电剂0.6~1.6份、其他助剂2~6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抗菌母粒作为抗菌源与纤维级聚酯切片共混,相容性较佳,即抗菌母粒可以较为均匀地分散在体系中,有助于提高制得涤纶DTY丝的抗菌效果。并且天竹纤维在提高制得涤纶DTY丝韧性和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因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制得涤纶DTY丝的抗菌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磺酸钠、乙氧基月桂酷胺、甘油一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六偏磷酸钠、多聚磷酸钠、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7]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的生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POY丝:混合抗菌母粒、纤维级聚酯切片、天竹纤维和色母粒,得到混合物,再对混合物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熔融挤出混合物,再经过纺丝装置的上集束、上油、拉伸烘干工艺后,得到POY丝;加弹DTY:加热POY丝条,并对POY丝条拉伸定型处理,然后经过冷却板进行冷却固定,再经过假捻器进行假捻,最后从输出罗拉导出,卷绕得到DTY丝。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母粒、纤维级聚酯切片、天竹纤维和色母粒经过混合、干燥和熔融挤出工艺后,可以较好的混合在一起,且各组分在体系中的分散均匀度较好。再依次经过纺丝工艺和加弹工艺后,即可制得DTY丝,工艺较为简单,且制得的DTY丝抗菌效果较好,同时断裂强度和染色效果较好。
[0019]优选的,所述POY丝制备步骤中,混合物干燥温度为140~170℃,干燥时间为6~9h,纺丝温度为260~280℃,纺丝速度为2800~3100m/min,纺丝装置起始压力为110MPa~130MPa,上油率为0.7%~0.8%。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纺丝温度和纺丝速度是影响纺丝工艺较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将纺丝温度控制在260~280℃,纺丝速度控制在2800~3100m/min,有利于减少飘丝情况,且制备得到的POY丝的断裂强度和条干不匀率较好,同时较为符合加弹工艺需求。另外,控制干燥温度为140~170℃,干燥时间为6~9h,有助于将抗菌母粒、纤维级聚酯切片、天竹纤维和色母粒混合得到混合物的含水率控制在合适范围,从而有助于减少生产飘丝的情况。同时控制纺丝装置起始压力为110MPa~130MPa,上油率为0.7%~0.8%,油膜强度较高,且油膜对纤维的包覆效果较佳,有助于提高POY丝的断裂强度和条干不匀率。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纳米银的载体,并以PVC糊树脂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母粒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纳米银0.1~0.5份、纳米二氧化硅0.4~1.5份、硅烷偶联剂1.3~1.8份、分散剂2.8~5.5份、涤纶树脂76~90份、PVC糊树脂7~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

550、KH

560、KH

570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六偏磷酸钠、多聚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4.一种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改性处理: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过滤干燥后,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承载包覆:在水中加入分散剂,并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银在水中共混搅拌,过滤干燥后得到纳米银承载体;然后加入分散剂和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纳米银承载体与PVC糊树脂,得到包覆后的纳米银承载体;混合挤出:加入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包覆后的纳米银载体与涤纶树脂,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抗菌母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包覆步骤中,在混合搅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银,以及混合搅拌纳米银承载体与PVC糊树脂的时候,均进行超声处理。6.一种应用抗菌母粒的涤纶DTY丝,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泮颂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朗平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