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39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其不仅可使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稳定接入发动机,防止发生漏油现象,并有效避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脱落,安全可靠,而且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其包括将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安装于发动机的安装座,安装座包括相连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的顶部设有过渡接头,旋装式机油滤清器通过过渡接头安装于第一座体,第一座体通过纵向布置的第二座体安装于发动机,第一座体设有分别与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相通的进油道、出油道,第二座体设有与进油道相通的预供油道、调压油道。调压油道。调压油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是机油滤清器
,具体为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可以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和减震缓冲等作用;此外,机油除了润滑还具有洁净作用,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捕获发动机零件磨损下来的金属碎屑和其他污染物,例如尘土、高温下被氧化的积碳和胶状沉淀物等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因此,若不进行过滤,机油很快就会因吸附大量杂质而导致被污染,不仅失去清洁作用,润滑和散热效果也会下降;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就是滤除这些金属磨屑、机械杂质和机油氧化物等,保待润滑油的清洁,并进而防止发动机过早磨损,从而延长机油和发动机的使用期限。
[0003]旋装式机油滤清器一般是由壳体、旁通阀、滤芯、止回阀、密封圈、盖板等集成在一起的独立总成,更换时只需拧下整个总成即可进行替换,因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的机滤中。受到发动机结构的限制,有时进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进出油路与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必须水平布置,即如图6和图7所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依靠连接件18上的旋入接头17横向安装于发动机16中,然而,随着发动机功率越来越大,强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油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处理机油的旋装式机油滤清器体积、重量也随之扩大,因而旋入接头17不仅要承受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的重力,还会承受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向下的剪切力,从而导致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在旋入接头接口处连接失效,发生漏油、甚至造成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脱落,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旋装式机油滤清器易在旋入接头接口处连接失效,发生漏油、甚至造成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脱落,引发安全事故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其不仅可使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稳定接入发动机,防止发生漏油现象,并有效避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脱落,安全可靠,而且结构紧凑、集成度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将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安装于发动机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相连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的顶部设有过渡接头,所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通过所述过渡接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通过纵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座体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座体设有分别与所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相通的进油道、出油道,所述第二座体设有与所述进油道相通的预供油道、调压油道。
[000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预供油道的上部与所述调压油道连通,在所述调压油道处,所述第二座体设有与所述调压油道连通的调压阀泄油口、并在侧部安装有调压阀;在所述预供油道的底部,所述第二座体设有与所述预供油道连通的预供泵进油
口;所述第二座体设有与所述进油道连通的进油口、与所述出油道连通的出油口;所述过渡接头设有与所述进油道连通的机滤进油口、与所述出油道连通的机滤出油口;所述过渡接头至少有两个;所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与所述过渡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为一体铸造。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旋装式机油滤清器通过过渡接头安装于安装座第一座体的顶面,第一座体通过纵向布置的第二座体安装于发动机,使得旋装式机油滤清器与安装座的旋接端从水平变为纵向,与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重心方向一致,不仅使安装座对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旋接端以及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进行支撑,而且可增强安装座的稳固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安装座与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旋接处因受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横向的重力和剪切力作用而导致的连接处失效,将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稳定地接入发动机,有效防止了漏油现象以及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脱落,安全可靠。
[0008]将机油滤清的进出油路、预供油路、调压油路以及安装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过渡接头一体集成设置于安装座,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稳定性提高的同时还可有效缩短机油的油路,减少油道阻力,使得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安装结构的紧凑性以及油路的密封性更好,进一步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2中A

A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2中B

B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旋装式机油滤清器与第一座体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4]图6为现有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7为图6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处纵向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8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例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应用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5和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将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安装于发动机16的安装座1,安装座1包括相连的第一座体1a和第二座体1b,第一座体1a的顶部设有过渡接头10,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通过过渡接头10安装于第一座体1a,第一座体1a通过纵向布置的第二座体1b安装于发动机16,优选的,如图1和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应用例安装座1的第二座体1b通过螺栓3安装于发动机16中的齿轮箱18上,第一座体1a设有分别与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相通的进油道13、出油道14,第二座体1b设有与进油道13相通的预供油道7、调压油道15。
[0018]如图6和图7所示,现有技术中,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依靠连接件18上的旋入接头17
横向安装于发动机16中,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的重量全部依靠旋接端处的旋入接头17进行支撑,旋入接头17的支撑力方向为水平方向,而连接件18对过渡接头和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的支撑方向亦为水平方向,均与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的重力方向相交呈一定角度,从而随着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体积、重量的增大,旋入接头17易因重力和剪切力的作用无法承重而导致连接处失效,发生漏油、甚至导致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脱落,特别是在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的长度变长时,以及发动机运行时,发动机产生震动、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内腔充满机油的工况,重力和剪切力的作用更显著,导致旋入接头17和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连接失效的可能性更高,密封性更差,从而更易造成安全隐患。
[0019]如图1和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通过过渡接头10安装于安装座1第一座体1a的顶面,第一座体1a通过纵向布置的第二座体1b安装于发动机16,使得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与安装座1的旋接端从水平变为纵向,与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的重力方向一致,不仅使安装座1对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的旋接端以及旋装式机油滤清器2从纵向进行支撑,而且可增强安装座1的稳固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安装座与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旋接处因受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横向的重力和剪切力作用而导致的连接处失效,将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稳定地接入发动机,有效防止了漏油现象以及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脱落,安全可靠。此外,安装座1还可借助发动机中的部件提高稳定性,例如本应用例中,借助齿轮箱18的上端面可对安装座1中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将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安装于发动机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相连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的顶部设有过渡接头,所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通过所述过渡接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通过纵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座体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座体设有分别与所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相通的进油道、出油道,所述第二座体设有与所述进油道相通的预供油道、调压油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供油道的上部与所述调压油道连通,在所述调压油道处,所述第二座体设有与所述调压油道连通的调压阀泄油口、并在侧部安装有调压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吉杨东刘垚李双旭钱新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动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