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钠型调味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407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钠型调味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减钠型调味盐包括碘剂、及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组分:固体调味料1%~25%、液体调味料0.1%~1.5%,剩余的为无碘食用盐;固体调味料包括海藻糖、小麦低聚肽粉、玉米低聚肽粉、水解蛋黄粉;液体调味料包括食用菌、海带、紫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通过添加多种呈味物质,达到减盐不减咸的目的,有效减少钠离子的摄入,同时赋予食盐营养功能,能够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协助改善人们健康状况,大大提高了食盐的使用价值。大大提高了食盐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钠型调味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调味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钠型调味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合理膳食行动是要针对全人群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包括食品产业、企事业集体食堂、家庭;要求政府部门制定并实施相关法规标准,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减盐”作为合理膳食行动中“三减”的其中之一,在行动中被明确提出其目标是: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0003]为了既能减少钠的摄入,又能,达到减盐不减咸的目的,研究人员陆续开发了多种低钠减钠盐产品,但多以加入氯化钾来代替部分氯化钠,而我们日常饮食摄入的钾已经可以满足人体对其需求,过量摄入钾可以导致心血管系统、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病症或不适,因此研发出更加健康的低钠减钠盐产品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我国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将丰富的植物资源转化,并为人类所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植物提取物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植物提取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产品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功能性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尤其受到青睐。
[0005]植物提取物富含有天然的营养因子和抗氧化因子,具有调节免疫力、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功能。水解蛋黄粉可以增加成骨细胞数量,激活骨骼自身的原动力、促进骨骼的成长;抑制破骨细胞的生长,维持骨骼成分的平衡;促进钙的吸收,抑制钙的过度流失。海藻糖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脱水、保鲜作用;海藻糖还具有调味作用,能够有效调节食品的风味和口感;同时具有促进人体双歧杆菌增值,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骨胶原分解的作用,可防止骨质疏松。海带、紫菜、食用菌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等成分,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呈味作用。因此如果能将此类物质应用到减钠盐技术中,将会得到更加健康的低钠减钠盐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更加健康的减钠型调味盐,通过添加多种呈味物质,达到减盐不减咸的目的,有效减少钠离子的摄入,同时赋予食盐营养功能,能够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协助改善人们健康状况,大大提高了食盐的使用价值。同时还提供了所述减钠型调味盐的制备方法。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钠型调味盐,包括碘剂、及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组分:固体调味料1%~25%、液体调味料0.1%~1.5%,剩余的为无碘食用盐;所述固体调味料包括海藻糖、小麦低聚肽粉、玉米低聚肽粉、水解蛋黄粉;所述液体调味料包括食用菌、海带、紫菜。
[0009]进一步的,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组分:固体调味料5%、液体调味料0.2%、无碘食用盐94.8%。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海藻糖1~4份、小麦低聚肽粉1~8份、玉米低聚肽粉1~8份、水解蛋黄粉1~3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海藻糖2份、小麦低聚肽粉4份、玉米低聚肽粉3份、水解蛋黄粉1份。
[0012]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食用菌1~8份、海带1~5份、紫菜1~3份。
[0013]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食用菌5份、海带3份、紫菜2份。
[0014]进一步的,所述碘剂为碘化钾,所述碘化钾的添加量为32.68mg/kg或39.21mg/kg。
[0015]其中,
[0016]海藻糖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脱水,还具有调味作用,能够有效调节食品的风味和口感;同时具有促进人体双歧杆菌增值,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骨胶原分解的作用,可防止骨质疏松。
[0017]小麦低聚肽粉、玉米低聚肽粉富含有天然的营养因子和抗氧化因子,具有调节免疫力、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功能。
[0018]水解蛋黄粉可以增加成骨细胞数量,激活骨骼自身的原动力、促进骨骼的成长;抑制破骨细胞的生长,维持骨骼成分的平衡;促进钙的吸收,抑制钙的过度流失。
[0019]食用菌、海带、紫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等成分,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呈味作用。
[0020]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钠型调味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制备固体调味料:称取海藻糖、小麦低聚肽粉、玉米低聚肽粉、水解蛋黄粉,加入到槽型混合机中,混合搅拌15

30分钟,制得固体调味料;
[0022]S2、制备液体调味料:称取食用菌、海带、紫菜,加入4

8倍重量的水,于50℃~60℃浸泡2~4小时,高速剪切破碎后,160目筛网过滤,取滤液于60℃~80℃下真空浓缩至浓度为1.20~1.30g/mL,制得液体调味料;
[0023]S3、将碘化钾加入到液体调味料中,溶解,得到匀浆;
[0024]S4、称取无碘食用盐,将匀浆与部分无碘食用盐混合均匀,得到母盐;
[0025]S5、将母盐、固体调味料加入到剩余的无碘食用盐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减钠型调味盐。
[0026]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海藻糖1~4份、小麦低聚肽粉1~8份、玉米低聚肽粉1~8份、水解蛋黄粉1~3份;
[0027]所述液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食用菌1~8份、海带1~5份、紫菜1~3份;
[0028]所述减钠型调味盐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固体调味料1%~25%、液体调味料0.1%~1.5%,剩余的为无碘食用盐;所述碘化钾的添加量为32.68mg/kg或39.21mg/kg。
[002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003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添加了多种呈味物质,给传统食盐赋予特有的鲜味,丰富了人的味蕾,提高咸味持久性,有一定增咸作用,达到减盐不减咸的目的,有助于减少钠离子的摄入,有效协助预防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003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添加的水解蛋黄粉、植物提取物等天然食品或提取物,赋予食盐营养功能,能够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癌症等多种疾病,协助改善人们健康状况,大大提高了食盐的使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3]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4]实施例1
[0035]S1、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
[0036]固体调味料5%、液体调味料0.2%、无碘食用盐94.8%;
[0037]此外,还添加有作为碘剂的碘化钾,碘化钾的添加量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钠型调味盐,其特征在于:包括碘剂、及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组分:固体调味料1%~25%、液体调味料0.1%~1.5%,剩余的为无碘食用盐;所述固体调味料包括海藻糖、小麦低聚肽粉、玉米低聚肽粉、水解蛋黄粉;所述液体调味料包括食用菌、海带、紫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原料组分:固体调味料5%、液体调味料0.2%、无碘食用盐94.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海藻糖1~4份、小麦低聚肽粉1~8份、玉米低聚肽粉1~8份、水解蛋黄粉1~3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海藻糖2份、小麦低聚肽粉4份、玉米低聚肽粉3份、水解蛋黄粉1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食用菌1~8份、海带1~5份、紫菜1~3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调味料中各原料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计:食用菌5份、海带3份、紫菜2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钠型调味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碘剂为碘化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强周莹李智欣杨振车丽张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