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944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包括起到防护支撑作用的电机壳体,且所述电机壳体的内侧端部通过轴端轴承连接有驱动轴,并且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散热翅片,用来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还包括:第一取液仓、第二取液仓,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侧,用来驱动油液的循环利用,所述第一取液仓、第二取液仓两者的内侧均设置有活塞片;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该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可以根据轴部摩擦产生的热量自动判断润滑油液的缺失,并可以自动实现油液的精准加注和循环使用,从而有效降低电机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同时可以利用磁力作用进一步提高轴端的旋转稳定性,实现高效的降噪。高效的降噪。高效的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一种机械设备中常用的驱动装置,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通过磁力作用驱动转子进行旋转,进而实现驱动作用,但是现有的电机仍存在这一些不足。
[0003]如公开号为CN109995175B的一种改进型自润滑电机,其通过带动调节管上移可带动底板跟随上移,从而将储油盒内部残留的润滑油上推,使得残留的润滑油能够被滚珠轴承充分利用;当需要加油时,只需向调节管内倒入润滑油,便可直接导流至储油盒内,使得加油操作更为简便,无需再拆卸任何电机部件;通过标记机构能够直观清晰的看到润滑油的用量情况,便于及时添加,保证润滑效果,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判断轴承润滑程度,因此不能根据轴承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调控注油,且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对润滑油液循环使用,使得油液的损耗较快而导致需要频繁注油,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电机无法判断轴承润滑程度,因此不能根据轴承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调控注油,且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对润滑油液循环使用,使得油液的损耗较快而导致需要频繁注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包括起到防护支撑作用的电机壳体,且所述电机壳体的内侧端部通过轴端轴承连接有驱动轴,并且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散热翅片,用来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还包括:储油仓、收集仓,分别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的上下端内侧,用来实现对润滑油液的存储和盛接;驱动件,轴承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侧,所述驱动件的内侧设置有衔接板,且所述驱动件的表面开设有导槽;第一取液仓、第二取液仓,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侧,用来驱动油液的循环利用,所述第一取液仓、第二取液仓两者的内侧均设置有活塞片,且所述活塞片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回流孔,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侧并与收集仓相连通,用来实现对滴落油液的回收;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实现对驱动轴的缓震。
[0007]优选的,所述衔接板与驱动件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且所述衔接板的内侧嵌入安装有气囊,并且所述气囊呈圆环形结构设置,而且所述气囊与驱动轴间隙配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使用过程中轴端轴承缺少润滑油液时,其产生的摩擦力较大,使得摩擦热量会逐渐增加,此时驱动轴会将热量逐渐传导至气囊,使得气囊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进而导致气囊膨胀贴合于驱动轴的外侧,使得两者相互贴合,此时驱动轴可以在摩擦力作用下带动驱动件进行同步转动,为后续润滑油液的加注提供了动力。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件的整体呈圆环形结构设置,且所述驱动件套接于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并且所述驱动件朝向轴端轴承的一侧呈斜面结构设置,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呈球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活塞杆的球形端部与导槽构成限位滑动结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驱动件在旋转过程中,活塞杆的端部会沿导槽进行滑动,使得其端部斜面结构可以对活塞杆进行抵触,从而可以推动活塞杆进行往复移动。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设置的活塞片分别与第一取液仓和第二取液仓构成伸缩结构,且所述活塞片与第一取液仓和第二取液仓的内壁相贴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活塞片在活塞杆的带动下可以进行往复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取液仓、第二取液仓的内部均可以间歇产生负压,从而为后续的油液循环提供了动力。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取液仓与储油仓之间连接有第一吸液管,且所述第一取液仓的外侧连通安装有喷头,并且所述喷头朝向轴端轴承的滚珠结构处,同时所述第一吸液管与喷头两者均为单向流通结构。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第一取液仓内部的活塞片移动时,其可以使得第一取液仓利用第一吸液管吸取储油仓中的油液,并通过喷头均匀喷洒向轴端轴承,从而实现对轴端轴承的自动润滑。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取液仓与储油仓之间连接有第一吸液管,且所述第一取液仓的外侧连通安装有喷头,并且所述喷头朝向轴端轴承的滚珠结构处,同时所述第一吸液管与喷头两者均为单向流通结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第一取液仓内部的活塞片移动时,其可以使得第一取液仓利用第一吸液管吸取储油仓中的油液,并通过喷头均匀喷洒向轴端轴承,从而实现对轴端轴承的自动润滑。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洗液管为软管结构设置,且所述第二洗液管的下端安装有滤网,并且所述第二洗液管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浮片。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浮片在油液浮力作用下使用漂浮在回收油液的上表面,从而对第二洗液管的下端位置进行自动调节,避免第二洗液管在吸液过程中抽取杂质而导致堵塞。
[0019]优选的,所述循环液管贯穿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且所述循环液管依次贯穿多个散热翅片。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循环液管在进行油液输送时,循环液管中的油液可以对电机内部产生的摩擦热量进行传导、吸收,并通过散热翅片对循环液管内部油液进行充分冷却,从而确保油液可以快速投入循环使用。
[0021]优选的,所述套筒与驱动轴两者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且所述套筒的内壁围绕其
中轴线周向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第一磁块,并且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围绕其中轴线周向等角度嵌入安装有第二磁块,同时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两者的位置相对应,而且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两者的磁极相同,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两者均为倾斜状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轴端轴承在进行转动时,其会受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磁力作用,进而实现对驱动轴的缓震。避免驱动轴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较大幅度抖动,同时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产生的磁力方向沿着驱动轴的切线方向,从而可以为驱动轴体用一定的旋转动力。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可以根据轴部摩擦产生的热量自动判断润滑油液的缺失,并可以自动实现油液的精准加注和循环使用,从而有效降低电机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同时可以利用磁力作用进一步提高轴端的旋转稳定性,实现高效的降噪;1、设置有驱动件和气囊,当电机壳体内部的轴端轴承缺失油液时,其在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力显著提高,从而会产生一定的摩擦热量,同时气囊中的气体会对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出事气囊发生膨胀,膨胀后的气囊会贴合于驱动轴的外侧,使得驱动轴可以利用气囊带动驱动件进行同步旋转,从而为后续的油液加注跳过吗动力;2、设置有第一取液仓、第二取液仓和活塞片,随着驱动件的旋转,其可以带动活塞杆末端的球体结构沿导槽进行同步滑动,从而使得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包括起到防护支撑作用的电机壳体(1),且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侧端部通过轴端轴承(2)连接有驱动轴(3),并且所述电机壳体(1)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散热翅片(21),用来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油仓(4)、收集仓(5),分别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1)的上下端内侧,用来实现对润滑油液的存储和盛接;驱动件(6),轴承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侧,所述驱动件(6)的内侧设置有衔接板(7),且所述驱动件(6)的表面开设有导槽(9);第一取液仓(10)、第二取液仓(11),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侧,用来驱动油液的循环利用,所述第一取液仓(10)、第二取液仓(11)两者的内侧均设置有活塞片(12),且所述活塞片(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活塞杆(13);回流孔(20),开设于所述电机壳体(1)的内侧并与收集仓(5)相连通,用来实现对滴落油液的回收;套筒(22),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1)的外侧,实现对驱动轴(3)的缓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7)与驱动件(6)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且所述衔接板(7)的内侧嵌入安装有气囊(8),并且所述气囊(8)呈圆环形结构设置,而且所述气囊(8)与驱动轴(3)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的整体呈圆环形结构设置,且所述驱动件(6)套接于所述驱动轴(3)的外侧,并且所述驱动件(6)朝向轴端轴承(2)的一侧呈斜面结构设置,所述活塞杆(13)的端部呈球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活塞杆(13)的球形端部与导槽(9)构成限位滑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摩擦热量检测的自润滑型低噪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塞杆(13)另一端设置的活塞片(12)分别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运强甘泉伍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