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3019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涉及医疗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移动方舱和安装在移动方舱内的热相分离器,移动方舱包括舱体,舱体的底部两侧均固接有液压式伸缩套筒,舱体的四角均设有液压支撑支腿,液压式伸缩套筒的移动端可移动与液压支撑支腿连接,顶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排气口以及维修门,热相分离器上设有与第一进料口相连通的第二进料口,提高移动方舱的装卸效率,节约运输成本,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废物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18年,全国近五分之二的城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负荷率在90%以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另外,国内还有四分之一以上地级市尚不具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且部分农村和山区医废仍未纳入收集处置等范围。
[0003]现有技术中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涉及的处理流程复杂,且无法实现从处理到装车过程的连续化,处理效率低,无法满足大量医疗废物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废物处理装置装卸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包括移动方舱和安装在移动方舱内的热相分离器,移动方舱包括舱体,舱体的底部两侧均固接有液压式伸缩套筒,舱体的四角均设有液压支撑支腿,液压式伸缩套筒的移动端可移动与液压支撑支腿连接,顶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排气口以及维修门,热相分离器上设有与第一进料口相连通的第二进料口。
[0006]优选的,热相分离器包括加热室,加热室的上方设有干燥仓,加热室的侧部设有气固分离仓,加热室的底部设有固体物气化仓,固体物气化仓的侧部设有焚烧室,干燥仓、气固分离仓、固体物气化仓以及焚烧室围绕加热室呈G字形设置。
[0007]优选的,干燥仓内设有第一转轴和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转轴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器,固体物气化仓内设有第二转轴和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
[0008]优选的,若干个搅拌器的叶片呈螺旋形排布。
[0009]优选的,焚烧室的底部设有螺旋出渣机。
[0010]优选的,热相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加热室的进气口。
[0011]优选的,加热室的排气端连接废气净化系统的进气端。
[0012]优选的,废气净化系统为陶瓷催化剂滤芯一体化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处理装置。
[0013]优选的,舱体包括顶板、底板和四周侧板,侧板上铰接有舱门,舱门的一端铰接有气动支撑杆,气动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侧板铰接。
[0014]一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启动液压式伸缩套筒,将液压式伸缩套筒的内筒向外延伸至与液压支撑支腿连接,启动液压支撑支腿,将移动方舱提升至运输车托板所需高度,运输车托板向外延
伸至支撑与移动方舱的底部,将液压式伸缩套筒的内筒收缩,将液压式支撑支腿收缩,完成装车;步骤二:运输车到达指定位置后,将液压式伸缩套筒的内筒向外延伸至与液压支撑支腿连接,启动液压支撑支腿,将移动方舱提升至运输车托板所需高度,运输车驶离移动方舱的底部,将液压式伸缩套筒的内筒收缩,将液压式支撑支腿收缩,完成卸车;步骤三:通过提升机向干燥仓内推入物料,干燥仓内的搅拌器转动将物料打碎混合后,将物料输送至气固分离仓,加热室对干燥仓加温使物料脱水烘干;步骤四:进入气固分离仓的物料,随着热相分离器温度的不断升高,物料的表面物质开始气化并与固体物分离,与固体物分离的气化物进入加热室焚烧,分离后的固体物进入固体物气化仓;步骤五:进入固体物气化仓内的固体物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输送至焚烧室进行焚烧,焚烧后的残渣通过螺旋出渣机排出热相分离器;步骤六:在加热室焚烧产生的废气排出热相分离器后直接进入废气净化系统,去除废气中的污染物后通过排气口排至大气。
[00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移动方舱采用自装卸式结构,通过液压伸缩套筒和液压支撑支腿的配合,并与运输车辆配合,实现自动装车与自动卸车,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和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实施全天候的连续工作,并且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移动并快速到达事发地点,就地处理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提高移动方舱的装卸效率,节约运输成本,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
[0016]2、医疗废物在密闭的G形热相分离器中进行气态物与固态物分离,分离出的气态物进入加热室焚烧,为气、固分离提供所需热能,热相分离器中设备的布置更加紧凑,节省空间,使得加热室同时对其周边的设备进行加热,节约能耗,提高热相分离器的工作效率,在加热室焚烧产生的废气通过陶瓷催化剂滤芯一体化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处理装置脱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尘、硫化物、氮化物、酸性组分及二噁英类污染物,可以采用智能化管理控制,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施对热相分离器的远程监控,远程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的移动方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的热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移动方舱1,舱体10,顶板100,底板101,侧板102,舱门103,气动支撑杆104,液压式伸缩套筒105,第一进料口106,液压支撑支腿11,热相分离器2,第二进料口20,加热室21,干燥仓22,第一转轴220,第一电机221,搅拌器222,气固分离仓23,固体物气化仓24,第二转轴240,第二电机241,螺旋叶片242,焚烧室25,螺旋出渣机26,出气口2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0]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
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0021]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包括移动方舱1和安装在移动方舱1内的热相分离器2,移动方舱1包括舱体10,舱体10包括顶板100、底板101和四周侧板102,顶板100、侧板102以及底板101焊接连接,侧板102上铰接有舱门103,舱门103的一端铰接有气动支撑杆104,气动支撑杆104的另一端与侧板102铰接,底板101的底部两侧均固接有液压式伸缩套筒105,具体的,可以设置两个双向液压式伸缩套筒105,也可以设置四个单项液压式伸缩套筒105,舱体10的四角均设有液压支撑支腿11,液压式伸缩套筒105的移动端可移动与液压支撑支腿11连接,液压式伸缩套筒105的移动端可以移动至液压支撑支腿11的上方与其搭接,也可以插入液压支撑支腿11的内部与其插接,顶板100上设有第一进料口106、排气口以及维修门,第一进料口106用于向移动方舱1内提供物料,排气口用于排出移动方舱1内的废气,维修门用于对移动方舱1内的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第一进料口106上设置有进料门,进料门与顶板100铰接,热相分离器2上设有与第一进料口106相连通的第二进料口20,通过打开舱体10四周的舱门103,对舱体10进行降温,通过液压式伸缩套筒105和液压支撑支腿11配合完成移动方舱1的装卸。
[0022]其中,热相分离器2包括加热室21、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方舱和安装在所述移动方舱内的热相分离器,所述移动方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底部两侧均固接有液压式伸缩套筒,所述舱体的四角均设有液压支撑支腿,所述液压式伸缩套筒的移动端可移动与液压支撑支腿连接,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排气口以及维修门,所述热相分离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料口相连通的第二进料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相分离器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上方设有干燥仓,所述加热室的侧部设有气固分离仓,所述加热室的底部设有固体物气化仓,所述固体物气化仓的侧部设有焚烧室,所述干燥仓、所述气固分离仓、所述固体物气化仓以及所述焚烧室围绕所述加热室呈G字形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仓内设有第一转轴和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轴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器,所述固体物气化仓内设有第二转轴和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搅拌器的叶片呈螺旋形排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室的底部设有螺旋出渣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相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热室的进气口。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的排气端连接废气净化系统的进气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方舱式废物智能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系统为陶瓷催化剂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华徐长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碧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