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制备方法及聚氨酯保护膜技术

技术编号:318285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学保护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制备方法及聚氨酯保护膜,所述胶黏剂是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含羧酸钠改性单体以及封闭型异氰酸酯,在溶剂与催化剂环境下得到分子量为40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制备方法及聚氨酯保护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保护膜领域,涉及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制备方法 及聚氨酯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保护膜由于自身排气性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 板电脑、车载系统等电子产品领域,触摸屏的制程及出货保护均用到聚氨酯保 护膜。保护膜贴附于触摸屏表面后,将保护膜从触摸屏表面剥离撕去,撕去保 护膜的过程中,保护膜的胶黏层电阻值高,会产生剥离电压,容易破坏触摸屏 的背光模组。为了防止撕除保护膜时产生的缺陷,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胶黏剂 配方中加入抗静电剂组分,使胶黏层具有优异的抗静电功能,避免撕除保护膜 时导致的电荷击穿造成损失。聚氨酯保护膜属于过程保护,要求保护膜易于剥 离。因此,要求表面保护膜的胶黏层与触摸屏贴合紧密,无气泡鼓起,要求保 护膜剥离力不高于10gf/25mm,撕除保护膜后无残胶、暗影等弊病。
[0003]中国专利CN202011563186.3公开了一种热固型聚氨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和用途,该保护膜通过合理的设计聚合物解雇,先完成预聚A组份的合成,之 后再改性异氰酸酯、助剂及溶剂混合配胶,进行上机涂布,制备了外观透明度 优良、黏性稳定的光学级聚氨酯保护膜,但是该聚氨酯保护膜不具备抗静电性 能。中国专利CN201811611200.5公开了一种手机用聚氨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该保护膜由聚醚多元醇A、聚醚多元醇B、HMDI、固化剂制备而成,制备的聚氨 酯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防摔、耐磨、防尘、防水、高透光率、高韧性的性能,制 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无污染,但是该聚氨酯保护膜不具备抗静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制备方法及聚氨酯保护 膜,使得聚氨酯保护膜具备抗静电性能。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 所述胶黏剂是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含羧酸钠改性单体以及封闭 型异氰酸酯,在溶剂与催化剂环境下得到分子量为40万

60万的聚合物。
[0006]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0007]聚酯多元醇 10

20份
[0008]二异氰酸酯 8

12份
[0009]扩链剂 1

3份
[0010]溶剂 20

40份
[0011]催化剂 0.3

0.6份
[0012]含羧酸钠改性单体 1

2份
[0013]封闭型异氰酸酯 5

10份。
[0014]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苯酐聚酯多元醇、聚碳酸 酯多元
醇中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15]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1, 4

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16]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丁酸、1,4丁二醇中 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17]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 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18]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 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0019]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含羧酸钠改性单体为含氨基羧酸钠改性 单体与含醚键羧酸钠改性单体得组合,所述的含氨基羧酸钠改性单体与含醚键 羧酸钠改性单体的重量比例为2:1

5:1。
[0020]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含氨基羧酸钠改性单体为吡咯烷酮羧 酸钠、6

氧代

1,6

二氢

吡嗪
‑3‑
羧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1]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含醚键羧酸钠改性单体为月桂醇聚醚
ꢀ‑6‑
羧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2]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胶 黏剂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0023]在反应器中加入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与溶剂,在 40℃

50℃反应20min

40min;
[0024]加入配比量的催化剂,再升温至70℃

90℃反应1h

3h;
[0025]加入配比量的羧酸钠改性单体,70℃

90℃保温反应1h

2h后,降温至 40℃

50℃加入配比量的封闭型异氰酸酯,得聚氨酯胶保护膜用胶黏剂。
[0026]本申请的再以目的是一种聚氨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保护膜 的两面均先涂布有所述的聚氨酯胶保护膜用胶黏剂,并在胶黏层再贴合一层离 型膜。
[0027]有益效果:
[002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 剂、制备方法及聚氨酯保护膜。其中:
[0029]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聚氨酯胶保护膜用胶黏剂中引入含氨基的羧酸钠单体和含 醚键的羧酸钠单体,制备的胶黏剂高分子链中引入羧酸钠单体,具有抗静电性 能,无需外加抗静电剂,避免了胶黏剂固化后出现抗静电剂析出的问题。
[0030]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聚氨酯胶保护膜用胶黏剂中引入含氨基的羧酸钠单体和含 醚键的羧酸钠单体,具有活性基团氨基、醚键,活性基团可参与胶黏剂固化反 应,与高温解封后的异氰酸根反应,可提高压敏胶的交联程度,大大降低保护 膜产生残胶的概率,同时活性基团与PET基材抗静电层反应,提高胶黏层与PET 基材之间的附着性,胶黏层不易从PET基材表面脱落。
[0031]3.本专利技术选用双面具有抗静电层的聚酯薄膜作为基材,制备的保护膜胶黏 层无需外加抗静电剂即具备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制备的保护膜胶黏层电阻低于 109Ω,且在抗静电层表面涂布聚氨酯胶保护膜用胶黏剂,抗静电层起到连接PET 层与胶黏层的作用,制
备的保护膜附着性能优异。
[0032]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聚氨酯胶保护膜用胶黏剂,使用过程中无抗静电剂、固化 剂加入工序,可直接上机涂布,可减少配胶工序。
[0033]5.该保护膜胶层电阻在109Ω以下,保护膜的胶黏层贴合在玻璃表面时,经 高温试验500h、高温高湿试验500h后,保护膜与玻璃表面贴合紧密,无气泡鼓 起,撕除保护膜后无残胶、暗影等弊病。
[0034]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 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是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含羧酸钠改性单体以及封闭型异氰酸酯,在溶剂与催化剂环境下得到分子量为40万

60万的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聚酯多元醇10

20份二异氰酸酯8

12份扩链剂1

3份溶剂20

40份催化剂0.3

0.6份含羧酸钠改性单体1

2份封闭型异氰酸酯5

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苯酐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中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1,4

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丁酸、1,4丁二醇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保护膜用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羧酸钠改性单体为含氨基羧酸钠改性单体与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佳丽周守发牛正富黄永华李彩翠郑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