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测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253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测算方法及装置,涉及交通出行技术领域,自动测算绿色出行比例指标,高效准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首先构建交通出行结构,包括目标绿色出行方式、目标非绿色出行方式以及其他出行方式,在该交通出行结构下,利用获取到的交通运行监测数据和预设核算方法,核算轨道交通出行量和地面公交出行量,以及测算自行车出行量、步行出行量和研究范围的总出行量,从而运算得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出行量和总出行量之间比值,再利用接收预设调查方法反馈的绿色出行比例进行验证,从而确保测算得到最终的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对应的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是准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实现自动测算绿色出行比例指标。出行比例指标。出行比例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测算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出行
,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测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出行比例指标作为重要的衡量城市交通的指标,其发展方向符合我国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的大趋势,国内许多城市将其列为规划指标。绿色出行比例定义为公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一般指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车、步行四种方式)占全方式的比例。定期测算、监测绿色出行比例指标,及时预警指标变化趋势,对指标达到目标值非常重要。
[0003]目前,测算绿色出行比例指标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进行抽样调查,公布抽样调查扩样后结果;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核算指标。
[0004]但是,对于现有采用的上述两种方法:就前者方法而言,如果需要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虽然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但其成本过高,且数据处理时间慢,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实施调查并处理数据,不能实现以年度甚至更小粒度为单位定期监测指标,但如果是小规模抽样调查样本少,即便根据相关参数扩样,准确性仍然不高;就后者方法而言,现有可供使用的监测数据的仅有公交、地铁、出租车三种方式客运量,私家车方式、步行、自行车方式无法直接得到出行量数据,进而无法测算得到准确的绿色出行比例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测算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综合交通运行监测数据、预设核算方法以及接收预设调查方法得到的多源数据,实现自动测算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操作简单高效,也提高了测算的准确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测算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8]构建交通出行结构,所述交通出行结构包括:目标绿色出行方式、目标非绿色出行方式以及其他出行方式,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包含了轨道交通方式、地面公交方式、自行车方式、步行方式;
[0009]利用获取到的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核算所述轨道交通方式对应的第一出行量和所述地面公交方式对应的第二出行量;
[0010]利用第一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自行车方式对应的第三出行量;
[0011]利用第二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步行方式对应的第四出行量;
[0012]利用第三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交通出行结构对应的总出行量;
[0013]根据所述第一出行量、所述第二出行量、所述第三出行量、所述第四出行量以及所述总出行量,计算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的出行量与所述总出行量之间的比值,标记为第一指标值;
[0014]接收预设调查方法反馈的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对应调查所得出行量与调查所
得交通出行结构总出行量之间的比值,标记为第二指标值;
[0015]若所述第一指标值和所述第二指标值之间误差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指标值作为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对应的绿色出行比例指标。
[001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利用获取到的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核算所述轨道交通方式对应的第一出行量,包括:
[0017]利用轨道交通的AFC刷卡进站数据,计算在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轨道交通方式对应的出行量。
[001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利用获取到的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核算所述地面公交方式对应的第二出行量,包括:
[0019]配置地面公交换乘系数、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换乘系数;
[0020]统计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地面公交的AFC刷卡乘车数据,作为地面公交客运量;
[0021]利用所述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换乘系数与所述第一出行量相乘,计算得到接驳轨道交通客运量;
[0022]根据所述地面公交客运量与所述接驳轨道交通客运量之间差值,再除以所述地面公交换乘系数,计算得到地面公交方式对应的出行量。
[002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第一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自行车方式对应的第三出行量,包括:
[0024]利用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监测得到的共享单程骑行数据,计算自行车方式对应的出行量;
[0025]接收经调查反馈的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对应的自行车出行量;
[0026]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对应的历史自行车出行量;
[0027]根据经调查得到的所述自行车出行量、所述历史自行车出行量,计算同比变化率,标记为第一变化率值;
[0028]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自行车方式对应的出行量、所述历史自行车出行量,计算同比变化率,标记为第二变化率值;
[0029]若判断所述第一变化率值和所述第二变化率值之间误差落入预设误差区间,则分别向所述第一变化率值和所述第二变化率值分配权重;
[0030]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自行车方式对应的出行量、所述第一变化率值对应权重、所述第二变化率值对应权重,重新修正计算自行车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量。
[0031]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非绿色出行方式包含出租车方式、小汽车方式,在所述利用第三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交通出行结构对应的总出行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2]利用获取到的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核算所述出租车方式对应的第五出行量和所述小汽车方式对应的第六出行量。
[003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第三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交通出行结构对应的总出行量,包括:
[0034]利用获取到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的手机信令数据,推算交通出行结构对应的总出行量区间,标记为第一总出行量区间;
[0035]利用所述第一总出行量区间、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量、所述目标非绿色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量,推算得到其他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量区间;
[0036]接收经调查反馈的其他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比例区间;
[0037]利用所述其他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量区间、所述其他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比例区间,计算交通出行结构对应的总出行区间,标记为第二总出行量区间;
[0038]根据所述第一总出行量区间和所述第二总出行量区间取区间交集;
[0039]从所述区间交集中选取中间值,作为目标总出行量。
[004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1]对交通出行结构中的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量进行验证;
[0042]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对出行量进行修正。
[004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测算装置,该装置包括:
[0044]构建单元,用于构建交通出行结构,所述交通出行结构包括:目标绿色出行方式、目标非绿色出行方式以及其他出行方式,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包含了轨道交通方式、地面公交方式、自行车方式、步行方式;
[0045]核算单元,用于利用获取到的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核算所述轨道交通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出行比例指标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交通出行结构,所述交通出行结构包括:目标绿色出行方式、目标非绿色出行方式以及其他出行方式,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包含了轨道交通方式、地面公交方式、自行车方式、步行方式;利用获取到的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核算所述轨道交通方式对应的第一出行量和所述地面公交方式对应的第二出行量;利用第一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自行车方式对应的第三出行量;利用第二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步行方式对应的第四出行量;利用第三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交通出行结构对应的总出行量;根据所述第一出行量、所述第二出行量、所述第三出行量、所述第四出行量以及所述总出行量,计算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的出行量与所述总出行量之间的比值,标记为第一指标值;接收预设调查方法反馈的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对应调查所得出行量与调查所得交通出行结构总出行量之间的比值,标记为第二指标值;若所述第一指标值和所述第二指标值之间误差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第一指标值作为所述目标绿色出行方式对应的绿色出行比例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获取到的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核算所述轨道交通方式对应的第一出行量,包括:利用轨道交通的AFC刷卡进站数据,计算在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轨道交通方式对应的出行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获取到的交通运行监测数据,核算所述地面公交方式对应的第二出行量,包括:配置地面公交换乘系数、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换乘系数;统计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地面公交的AFC刷卡乘车数据,作为地面公交客运量;利用所述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换乘系数与所述第一出行量相乘,计算得到接驳轨道交通客运量;根据所述地面公交客运量与所述接驳轨道交通客运量之间差值,再除以所述地面公交换乘系数,计算得到地面公交方式对应的出行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第一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自行车方式对应的第三出行量,包括:利用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监测得到的共享单程骑行数据,计算自行车方式对应的出行量;接收经调查反馈的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对应的自行车出行量;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内对应的历史自行车出行量;根据经调查得到的所述自行车出行量、所述历史自行车出行量,计算同比变化率,标记为第一变化率值;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自行车方式对应的出行量、所述历史自行车出行量,计算同比变化率,标记为第二变化率值;
若判断所述第一变化率值和所述第二变化率值之间误差落入预设误差区间,则分别向所述第一变化率值和所述第二变化率值分配权重;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自行车方式对应的出行量、所述第一变化率值对应权重、所述第二变化率值对应权重,重新修正计算自行车出行方式对应的出行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非绿色出行方式包含出租车方式、小汽车方式,在所述利用第三预设核算方法,测算所述交通出行结构对应的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苑缐凯马毅林温慧敏宋素娟蔡乐乐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