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PH下具有增强的结合特异性的伊匹单抗变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33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43
本公开文本提供了抗CT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低PH下具有增强的结合特异性的伊匹单抗变体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4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835794的优先权,将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序列表
[0004]以电子方式随同提交的序列表也通过引用整体以其整体特此并入(文件名:20200401_SEQL_13177WOPCT_GB.txt;创建日期:2020年4月1日;文件大小:79KB)。

技术介绍

[0005]免疫系统能够控制肿瘤发展并介导肿瘤消退。这需要产生和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多种T细胞共刺激受体和T细胞负调节剂或共抑制受体协同作用以控制T细胞激活、增殖以及效应子功能的增加或损失。最早且最佳表征的T细胞共刺激和共抑制分子包括CD28和CTLA

4。Rudd等人(2009)Immunol.Rev.229:12。CD28通过与抗原呈递细胞上的B7

1和B7

2配体结合向T细胞受体接合提供共刺激信号,而CTLA

4提供下调T细胞增殖和功能的负信号。CTLA

4也结合B7

1(CD80)和B7

2(CD86)配体,但亲和力高于CD28,CTLA

4通过细胞自主(或内在)和细胞非自主(或外在)两种途径充当T细胞功能的负调节剂。CD8和CD4 T效应子(T
eff
)功能的内在控制是由CTLA

4的可诱导表面表达介导,这是由于通过对抗细胞上B7配体的多价接合所致的T细胞激活以及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增殖的抑制。Peggs等人(2008)Immunol.Rev.224:141。
[0006]抗CTLA

4抗体在交联时在体外抑制T细胞功能。Krummel和Allison(1995)J.Exp.Med.182:459;Walunas等人(1994)Immunity 1:405。组成性表达CTLA

4的调节性T细胞(Treg)以非细胞自主方式控制效应T细胞(Teff)的功能。缺乏CTLA

4的T
reg
具有受损的抑制能力(Wing等人(2008)Science 322:271)并且阻断CTLA

4与B7相互作用的抗体可以抑制T
reg
功能(Read等人(2000)J.Exp.Med.192:295;Quezada等人(2006)J.Clin.Invest.116:1935)。最近,还已显示出T
eff
通过外在途径控制T细胞功能(Corse和Allison(2012)J.Immunol.189:1123;Wang等人(2012)J.Immunol.189:1118)。T
reg
和T
eff
对T细胞功能的外在控制是通过CTLA

4阳性细胞的如下能力进行的:其去除抗原呈递细胞上的B7配体从而限制它们的共刺激潜力。Qureshi等人(2011)Science 332:600;Onishi等人(2008)Proc.Nat

l Acad.Sci.(USA)105:10113。抗体对CTLA

4/B7相互作用的阻断被认为通过干扰由CTLA

4接合传递的负信号来促进T
eff
激活;这种对T细胞激活和增殖的内在控制可以促进T
eff
和T
reg
二者增殖(Krummel和Allison(1995)J.Exp.Med.182:459;Quezada等人(2006)J.Clin.Invest.116:1935)。在使用动物模型的早期研究中,显示出抗体对CTLA

4的阻断加剧自身免疫。Perrin等人(1996)J.Immunol.157:1333;Hurwitz等人(1997)J.Neuroimmunol.73:57。通过扩展到肿瘤免疫,抗CTLA

4导致已建立的肿瘤的消退的能力提供了CTLA

4阻断的治疗潜力的引人注目的例子。Leach等人(1996)Science 271:1734。
[0007]伊匹单抗是一种人抗人CTLA

4单克隆抗体,最初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此后已被批准用于其他癌症,并正处于另外的癌症的临床试验中。Hoos等人(2010)
Semin.Oncol.37:533;Hodi等人(2010)N.Engl.J.Med.363:711;Pardoll(2012)Nat.Immunol.13(12):1129。伊匹单抗具有人IgG1同种型,其与大多数人Fc受体结合最佳(Bruhns等人(2009)Blood 113:3716)并且被认为与鼠IgG2a在其结合的激活Fc受体的类型方面等同,但在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或其引发的其他效应子功能的程度方面不一定等同,其中人IgG1可引起的ADCC比IgG2a在小鼠中引起的ADCC小得多。由于IgG1与人NK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的激活受体CD16(FcγRIIIa)结合,因此伊匹单抗可以介导ADCC。IgG1同种型伊匹单抗最初直接从杂交瘤分离,但随后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克隆和表达。尽管考虑到介导ADCC和/或CDC的同种型可能是在寻求上调免疫应答的靶向T细胞上受体的抗体中不期望的,但仍保留了所述抗体的IgG1同种型,部分原因是其增强了食蟹猴中的疫苗反应并且认为具有功能。
[0008]已显示出伊匹单抗增加血液中激活T细胞的数量,如例如由以下所证明的:治疗后CD4
+
和CD8
+
细胞的表面上HLA

DR的表达的显著增加以及绝对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Ku等人(2010)Cancer 116:1767;Attia等人(2005)J.Clin.Oncol.23:6043;Maker等人(2005)J.Immunol.175:7746;Berman等人(2009)J.Clin.Oncol.27(suppl):15s.3020;Hamid等人(2009)J.Clin.Oncol.27(增刊):15s.9008),从而表明在人的外周中未发生T细胞的耗尽。使用IL

2激活的PBMC作为效应细胞(未发表),伊匹单抗仅显示出适度水平的激活T细胞的ADCC;然而,使用Treg作为靶标未进行测试。已观察到用伊匹单抗治疗的患者的血液中外周T
reg
频率的微小变化(Maker等人(2005)J.Immunol.175:7746),但可获得伊匹单抗对瘤内T
reg
影响的很少信息。然而,已经描述了高CD8
+
与T
reg
比率与来自用伊匹单抗治疗的患者的转移性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抗人CTLA

4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对于在酸性pH下结合相比于在中性pH下结合具有大于或等于1.5、1.5、2、3、4、5、7、10、12、15、20、25、35、50、75或100的酸性pH结合偏好(APBP)。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其中所述酸性pH为5.8、6.0、6.2、6.4、6.6或6.8并且所述中性pH为7.0、7.2、7.4、7.5或7.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其中所述酸性pH为6.0并且所述中性pH为7.4。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含有HCDR1、HCDR2和HCDR3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其中:a.HCDR1包含至少两个组氨酸(H)残基;b.HCDR2包含至少一个组氨酸(H)残基;和/或c.HCDR3包含至少一个组氨酸(H)残基。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轻链可变区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序列包含含有一个、两个或三个酸性残基的LCDR1序列,每个所述酸性残基选自天冬氨酸(D)和谷氨酸(E)。6.根据权利要求4

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重链可变区序列,所述重链可变区序列包含选自31H、55H和95H(按照Kabat的编号)的一个或多个残基。7.根据权利要求4

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轻链可变区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序列包含选自27aD、27aE、30D、30E、31D、31E、32D和32E(按照Kabat的编号)的一个或多个残基。8.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含有SEQ ID NO:31的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其中组氨酸(H)存在于残基31、56和99中的一个或多个处。9.根据权利要求1

3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含有SEQ ID NO:32的序列的轻链可变区序列,其中天冬氨酸(D)或谷氨酸(E)存在于残基28、31和33中的一个或多个处。10.根据权利要求8

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含有SEQ ID NO:31的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其中组氨酸(H)存在于残基31、56和99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处。11.根据权利要求8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含有SEQ ID NO:32的序列的轻链可变区序列,其中天冬氨酸(D)或谷氨酸(E)存在于28、31和33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处。12.根据权利要求8

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含有SEQ ID NO:32的序列的轻链可变区序列,其中天冬氨酸(D)或谷氨酸(E)存在于28、31和33中的每一个处。13.根据权利要求8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含有SEQ ID NO:14的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序列。1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人CTLA

4抗体或片段,所述抗体或片段包含选
自以下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和轻链可变区序列对:a)SEQ ID NO:15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1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1);b)SEQ ID NO:16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1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2);c)SEQ ID NO:17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1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3);d)SEQ ID NO:18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1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7);e)SEQ ID NO:11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4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17);f)SEQ ID NO:11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5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18);g)SEQ ID NO:11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6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20);h)SEQ ID NO:11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9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23);i)SEQ ID NO:11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30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24);j)SEQ ID NO:11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2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25);k)SEQ ID NO:11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7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26);l)SEQ ID NO:12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1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57);m)SEQ ID NO:19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1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59);n)SEQ ID NO:12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2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64);o)SEQ ID NO:19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2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66);p)SEQ ID NO:13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1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69);q)SEQ ID NO:13的残基1

118和SEQ ID NO:22的残基1

108(伊匹单抗71);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