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及其转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122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包括物流箱、多个夹持装置和信息读取装置;物流箱侧壁设有流转信息记录模块;流转信息记录模块包括记录座体、记录本体、第一弹性探针、多个弹性记录单元,位于同一横排的相邻两个弹性记录单元之间均设有锁止弹片,且所述锁止弹片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弹性记录单元均单向锁止配合,第一弹性探针与记录座体电性连接,弹性记录单元包括第一极板,第一极板通过第二弹性探针与记录座体电性连接;第一夹持单元设有多个压头,夹持装置之间的压头的位置和高度均不相同;第二夹持单元包括接通电极、控制模块和多个第二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物流箱的真实转运过程的记录,转运信息的可靠性更高。性更高。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及其转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主要通过贴在物流箱上的标签对进行识别,得到物流箱的物流转运信息,而物流箱的流转是采用流水式,使得这种物流箱转运信息记录方式会存在误扫描的情况,导致物流箱的转运信息不可靠,影响对物流箱的转运信息的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包括物流箱、多个夹持装置和信息读取装置;所述物流箱两端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流转信息记录模块;所述流转信息记录模块包括有记录座体、记录本体、第一弹性探针、多个弹性记录单元,所述记录座体固定在物流箱的外侧壁上,所述多个弹性记录单元矩阵阵列分布并分别活动嵌设于记录本体内,位于同一横排的相邻两个弹性记录单元之间均设有锁止弹片,且所述锁止弹片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弹性记录单元均单向锁止配合,所述弹性记录单元还与记录座体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弹性探针的一端伸入记录本体后与记录座体电性连接,每个所述弹性记录单元均包括有第一极板,每个所述弹性记录单元的第一极板均通过一第二弹性探针与记录座体电性连接;每个所述夹持装置均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均设有多个分别在夹持时对弹性记录单元进行挤压的压头,多个所述第一压头相互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夹持装置之间的压头的位置和高度均不相同;所述信息读取装置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单元,每个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均包括有接通电极、控制模块以及多个矩阵阵列分布的第二极板,多个所述第二极板在夹持时与各个弹性记录单元的第一极板一一对应,所述接通电极在夹持时与第一弹性探针电性接触,所述控制模块与接通电极、各个第二极板均电气连接。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弹性记录单元均还包括有记录滑块和复位弹簧,所述记录本体一一对应每个弹性记录单元分别开设有记录通孔;所述记录滑块滑动设于记录通孔内,所述记录滑块位于横向方向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单向棘齿,所述锁止弹片与单向棘齿啮合,所述第一极板固定在记录滑块的一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设于记录通孔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记录滑块的另一端面和记录座体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探针的一端贯穿记录滑块后与第一极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探针的另一端与记录座体电性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流转信息记录模块还包括有解锁升降板以及两个解锁推块,所述解锁升降板活动设于记录座体与各个锁止弹片之间,所述解锁升降板对应每个弹
性记录单元分别设置有供弹性记录单元穿过的过孔,各个所述锁止弹片的另一端均抵接在解锁升降板上,两个所述解锁推块分别对应滑动连接在记录座体的两端上并位于解锁升降板两端的外侧,且两个所述解锁推块分别对应与解锁升降板的两端部楔形配合,所述记录本体对应两个解锁推块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定位解锁通孔;所述记录本体一一对应每个锁止弹片分别设置有Y型解锁槽,所述锁止弹片的一端端部与Y型解锁槽的分叉端相贴靠;所述记录本体的四个边沿位置均设置有倒斜面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均设置有与两个定位解锁通孔分别配合的第一插接销,每个所述第一插接销的长度均小于定位解锁通孔的长度;每个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均设置有与两个定位解锁通孔分别配合的第二插接销,每个所述第二插接销的长度均大于定位解锁通孔的长度。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均还包括有第一夹持安装板和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固定在第一夹持安装板的内侧,所述压头设置在第一夹持板上,所述第一插接销设于第一夹持板上;所述第一夹持安装板的四个边沿位置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与倒斜面结构配合的第一滚轮。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均还包括有第二夹持安装板、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通过两个弹性垫圈弹性连接在第二夹持安装板的内侧面,两个弹性垫圈一一对应与两个第二插接销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插接销活动贯穿第二夹持板后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安装板上,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在第二夹持安装板的外侧面,多个所述第二极板设于第二夹持板上,所述接通电极设于第二夹持板上,所述第二夹持安装板的四个边沿位置的中部均设置有用于与倒斜面结构配合的第二滚轮。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推块和第二插接销均设置有楔形斜面。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信息读取装置均包括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动块,每个所述动块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对应固定在夹持装置的夹持臂上,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对应固定在信息读取装置的夹持臂上。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各个夹持装置之间设置不同位置和高度的压头,使得各个夹持装置在夹持时分别对不同的弹性记录单元的第一极板进行挤压,从而记录各个夹持装置的转运信息,同时通过在信息读取装置设置第二极板,利用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形成电容器,并通过控制模块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从而实现对物流箱转运信息的读取,进而获知对物流箱进行夹持过的夹持装置,从而得到物流箱的真实转运过程,得到的转运信息的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流转信息记录模块安装在物流箱上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流转信息记录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流转信息记录模块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弹性记录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夹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夹持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读取装置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夹持单元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物流箱;2、流转信息记录模块;21、记录座体;22、记录本体;221、记录通孔;222、定位解锁通孔;223、Y型解锁槽;23、第一弹性探针;24、弹性记录单元;241、第一极板;242、第二弹性探针;243、记录滑块;2431、单向棘齿;244、复位弹簧;25、锁止弹片;26、解锁升降板;27、解锁推块;3、夹持装置;31、第一夹持单元;311、压头;312、第一插接销;313、第一夹持安装板;314、第一夹持板;315、第一滚轮;4、信息读取装置;41、第二夹持单元;411、接通电极;412、控制模块;413、第二极板;414、第二插接销;415、第二夹持安装板;416、第二夹持板;417、弹性垫圈;418、第二滚轮;10、横梁;20、动块;30、夹持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0014]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包括物流箱1、多个夹持装置3和信息读取装置4;所述物流箱1两端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流转信息记录模块2;所述流转信息记录模块2包括有记录座体21、记录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流箱(1)、多个夹持装置(3)和信息读取装置(4);所述物流箱(1)两端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流转信息记录模块(2);所述流转信息记录模块(2)包括有记录座体(21)、记录本体(22)、第一弹性探针(23)、多个弹性记录单元(24),所述记录座体(21)固定在物流箱(1)的外侧壁上,所述多个弹性记录单元(24)矩阵阵列分布并分别活动嵌设于记录本体(22)内,位于同一横排的相邻两个弹性记录单元(24)之间均设有锁止弹片(25),且所述锁止弹片(25)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弹性记录单元(24)均单向锁止配合,所述弹性记录单元(24)还与记录座体(21)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弹性探针(23)的一端伸入记录本体(22)后与记录座体(21)电性连接,每个所述弹性记录单元(24)均包括有第一极板(241),每个所述弹性记录单元(24)的第一极板(241)均通过一第二弹性探针(242)与记录座体(21)电性连接;每个所述夹持装置(3)均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单元(31),每个所述第一夹持单元(31)均设有多个分别在夹持时对弹性记录单元(24)进行挤压的压头(311),多个所述第一压头(311)相互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夹持装置(3)之间的压头(311)的位置和高度均不相同;所述信息读取装置(4)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单元(41),每个所述第二夹持单元(41)均包括有接通电极(411)、控制模块(412)以及多个矩阵阵列分布的第二极板(413),多个所述第二极板(413)在夹持时与各个弹性记录单元(24)的第一极板(241)一一对应,所述接通电极(411)在夹持时与第一弹性探针(23)电性接触,所述控制模块(412)与接通电极(411)、各个第二极板(413)均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记录单元(24)均还包括有记录滑块(243)和复位弹簧(244),所述记录本体(22)一一对应每个弹性记录单元(24)分别开设有记录通孔(221);所述记录滑块(243)滑动设于记录通孔(221)内,所述记录滑块(243)位于横向方向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单向棘齿(2431),所述锁止弹片(25)与单向棘齿(2431)啮合,所述第一极板(241)固定在记录滑块(243)的一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244)设于记录通孔(221)内,所述复位弹簧(244)的两端分别与记录滑块(243)的另一端面和记录座体(21)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探针(242)的一端贯穿记录滑块(243)后与第一极板(24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探针(242)的另一端与记录座体(21)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运信息记录功能的智能物流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信息记录模块(2)还包括有解锁升降板(26)以及两个解锁推块(27),所述解锁升降板(26)活动设于记录座体(21)与各个锁止弹片(25)之间,所述解锁升降板(26)对应每个弹性记录单元(24)分别设置有供弹性记录单元(24)穿过的过孔,各个所述锁止弹片(25)的另一端均抵接在解锁升降板(26)上,两个所述解锁推块(27)分别对应滑动连接在记录座体(21)的两端上并位于解锁升降板(26)两端的外侧,且两个所述解锁推块(27)分别对应与解锁升降板(26)的两端部楔形配合,所述记录本体(22)对应两个解锁推块(27)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定位解锁通孔(222);所述记录本体(22)一一对应每个锁止弹片(25)分别设置有Y型解锁槽(223),所述锁止弹片(25)的一端端部与Y型解锁槽(223)的分叉端相贴靠;所述记录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鑫杜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力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