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97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该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包括外箱及设置于外箱的箱体内部的支撑体,支撑体包括呈桶状的第一网框、设置于外箱中的第一缓冲部、能够将位于第一网框内侧壁之间分为至少两个容腔的分层部,以及第二缓冲部,第一缓冲部能够填充位于第一网框的外侧壁与外箱的内侧壁之间,并能够固定第一网框,第二缓冲部设置于各个灯罩上,第二缓冲部能够填充各个灯罩外侧壁与第一网框内侧壁之间,并能够固定各个灯罩,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及分层部均由纸板折叠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运输过程中抗颠簸、抗压强度,并能够使组合灯罩在包裹碰撞的过程中不易碎的同时,不仅便于回收再利用,而且不污染环境。而且不污染环境。而且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网购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购后的物品均需要包装后再进行发货,以保证物品在运输或堆码过程中不被损坏。
[000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贵重物品的包装方式主要采用EPS、EPE等泡沫塑料或者气泡膜作为物品的缓冲件,以保护物品。
[0004]然而在针对组合灯罩的包装时,如果采用气泡膜作为物品缓冲件,虽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并不能吸收组合灯罩在包裹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得组合灯罩十分易碎。
[0005]而采用泡沫塑料包装时,泡沫塑料会有严重的颗粒脱落现象,不仅给消费者在分拆包装时,会造成很多泡沫颗粒脱落,从而使得消费者还需要打扫卫生,而且泡沫塑料难以降解,污染环境,并且在回收时需要人工分拣,费时费力。
[0006]因此,亟需一种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不仅便于回收,不污染环境,而且能够满足运输过程中抗颠簸、抗压强度,并能够使组合灯罩在包裹碰撞的过程中不易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在能够满足运输过程中抗颠簸、抗压强度以及保护组合灯罩在包裹碰撞的过程中不易碎的要求同时,解决传统的泡沫塑料包装的颗粒脱落以及泡沫塑料难以降解,污染环境的问题。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所述组合灯罩包括至少两个灯罩,所述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包括外箱及设置于所述外箱的箱体内部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
[0010]呈桶状的第一网框;
[0011]第一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外箱中,所述第一缓冲部能够填充位于所述第一网框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箱的内侧壁之间,并能够固定所述第一网框;
[0012]分层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网框中,所述分层部能够将位于所述第一网框内侧壁之间分为至少两个容腔;及
[0013]第二缓冲部,设置于各个所述灯罩上,所述第二缓冲部能够填充各个所述灯罩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网框内侧壁之间,并能够固定各个所述灯罩;
[0014]所述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及所述分层部均由纸板折叠成型。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
[0016]第一内衬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网框的一端,所述第一内衬件能够压紧于位于所述第一网框的一端的外侧壁,并能够填充于所述外侧壁及与其相对的所述外箱的内侧壁之间;
[0017]设置于所述外箱开口处的翼板,所述翼板能够朝向所述外箱的内部翻折,所述翼板能够固定所述第一网框的另一端,并能够填充于与所述第一网框的另一端的外侧壁相对的所述外箱的内侧壁之间。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衬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顶板之间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顶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网框的一端能够伸入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位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位于所述第一网框的一端的外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
[0019]所述第一缓冲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间的第二网框,所述第二网框能够支撑并固定所述第一网框的一端。
[00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衬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边沿上连续间隔设置的多个可翻折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能够填充于所述第一网框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网框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内衬件由一纸板折叠成型。
[002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网框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网框的定位部。
[0022]作为优选,所述翼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边沿上连续间隔设置有多个可翻折的第二隔板,多个所述第二隔板能够填充于位于最顶部的所述灯罩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网框的内侧壁之间;
[0023]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多个所述第二隔板及至少一个第二内衬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内衬件分别包覆于位于所述开口处的所述灯罩底部的其余所述灯罩,并且能够填充于其余所述灯罩与所述第一网框的内壁之间。
[0024]作为优选,所述外箱及所述第二内衬件均由一纸板折叠成型。
[002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部及所述第二缓冲部均包括第三内衬件,所述第三内衬件套置于位于所述外箱开口处的所述灯罩的顶部,并且能够填充于所述灯罩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箱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三内衬件由一纸板折叠成型。
[0026]作为优选,所述分层部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内衬件,所述第四内衬件能够隔断位于所述第一网框内侧壁之间的空间,以使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所述第四内衬件能够将位于所述第一网框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分为至少两个容腔。
[0027]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内衬件能够抵接于位于所述第一网框中段的内侧壁,所述第四内衬件包括能够缓冲相邻两个所述灯罩的缓冲层,并且所述第四内衬件由一纸板折叠成型。
[00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网框,以及均由纸板折叠成型的第一缓冲部、分层部及第二缓冲部,在满足运输过程中抗颠簸、抗压强度,并能够使组合灯罩在包裹碰撞的过程中不易碎的同时,不仅便于回收再利用,而且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的爆炸图;
[0030]图2是图1中外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纸板的展开图;
[0032]图4是图3中R处的局部视图;
[0033]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纸板的展开图;
[0034]图6是图5中第一内衬件在折叠过程中与第二网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是图6中第一内衬件与第二网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是本实施例中第三纸板的展开图;
[0037]图9是图1中第二内衬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是本实施例中第四纸板的展开图;
[0039]图11是图1中第三内衬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2是本实施例中第五纸板的展开图;
[0041]图13是图1中第四内衬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除了第三内衬件及第一灯罩后的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的示意图。
[0043]图中:
[0044]1、外箱;11、第一翼板;111、第二隔板;112、第一支撑部;113、第一折痕;12、第二翼板;121、第一翻板;122、第二翻板;123、第一插片;124、第一插槽;125、第三折痕;126、第四折痕;13、第三翼板;132、第二支撑部;133、第二折痕;134、第一垫板;14、第四翼板;15、第二通孔;
[0045]2、第一内衬件;21、第一底板;22、第一支撑板;23、第一顶板;231、第一通孔;24、第一扣合板;251、第二插片;252、第二插槽;261、第一隔板;262、定位连接板;263、第三隔板;
[0046]3、第二内衬件;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所述组合灯罩包括至少两个灯罩,所述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包括外箱(1)及设置于所述外箱(1)的箱体内部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呈桶状的第一网框(61);第一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外箱(1)中,所述第一缓冲部能够填充位于所述第一网框(61)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箱(1)的内侧壁之间,并能够固定所述第一网框(61);分层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网框(61)中,所述分层部能够将位于所述第一网框(61)内侧壁之间的部分分为至少两个容腔;及第二缓冲部,设置于各个所述灯罩上,所述第二缓冲部能够填充各个所述灯罩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网框(61)的内侧壁之间,并能够固定各个所述灯罩;所述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及所述分层部均由纸板折叠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内衬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网框(61)的一端,所述第一内衬件(2)能够压紧于位于所述第一网框(61)的一端的外侧壁,并能够填充于所述外侧壁及与其相对的所述外箱(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于所述外箱(1)开口处的翼板,所述翼板能够朝向所述外箱(1)的内部翻折,所述翼板能够固定所述第一网框(61)的另一端,并能够填充于与所述第一网框(61)的另一端的外侧壁相对的所述外箱(1)的内侧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21)和第一顶板(2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21)和所述第一顶板(23)之间的第一支撑板(22),所述第一顶板(2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31),所述第一网框(61)的一端能够伸入于所述第一通孔(231)并位于所述第一顶板(23)和所述第一底板(21)之间,位于所述第一网框(61)的一端的外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一通孔(231)的孔壁;所述第一缓冲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23)和所述第一底板(21)间的第二网框(62),所述第二网框(62)能够支撑并固定所述第一网框(6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灯罩的包装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任刘蝶黄文立黄泽晓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