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铜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77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铜排,其中,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带状层以及PI膜层,PI膜层位于带状层的外侧且与带状层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耐高温、装配稳定、表面光滑平整无缝隙。表面光滑平整无缝隙。表面光滑平整无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铜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铜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动力电池系统越加成熟,动力电池系统里面PACK连接通常通过铜排进行连接。由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事故或者其他意外情况,会导致汽车发生燃烧现象,目前电池包新国标标准规定了热失控时给予乘客5分钟的逃逸时间。基于此,现在电池包供应商将要求分解后,对零件级也提出了耐500摄氏度以上的要求。故现有的铜排中,显然无法满足此标准,故急需一款新型的、可以耐高温的铜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铜排。
[0004]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铜排,其中,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带状层以及PI膜层,PI膜层位于带状层的外侧且与带状层贴合。
[0005]首先通过带状层的设置,形成了耐高温的效果,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过程中可能承受500摄氏度的温度,提供逃生时间。通过PI膜层的设置,使得整体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实现表面光滑平整,不易产生缝隙,提高整体的耐高温效果,且整体的美观性提高。此处PI膜层具体为PI材质,即为聚酰亚胺,其绝缘性高,也可以承受500摄氏度的温度。
[0006]其中,带状层为斜向缠绕。
[0007]通过带状层缠绕的设置,使得整体在在装配过程中带状层与主体直接贴合,防止两者之间产生缝隙。通过斜向缠绕,使得主体与带状层之间的固定结构更为牢固,通过简单的拉拽无法实现带状层的分离。
[0008]其中,斜向缠绕的角度为A,30
°
≤A≤75
°

[0009]通过斜向角度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缠绕效果,确保整体的包裹性能,此处斜向具体为围绕窄边进行缠绕。
[0010]其中,带状层朝向主体一侧上设有黏性层。
[0011]采用黏性层的设计,使得带状层在固定过程中,更为方便,而且使得主体与带状层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更佳。
[0012]其中,带状层为PI带或云母带。
[0013]采用此两者材质的选择,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耐高温等级。
[0014]其中,PI膜层浸泡在PI液中成型。
[0015]PI膜层通过在PI液中成型,使得加工更为方便,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浸泡完成后,需要进行烘干操作,使得整体的稳定性提高。
[0016]其中,PI膜层的厚度为0.02mm

0.1mm。
[0017]其中,带状层为垂直缠绕。
[0018]通过垂直缠绕的设置,同样也使得整体的耐温效果提高。
[0019]其中,主体为单层铜带。
[0020]采用单层铜带的设置,使得整体的装配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23]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主体与带状层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主体与带状层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附图1

4所示,一种新型铜排,包括主体1,主体1上设有带状层2以及PI膜层3。
[0028]主体1采用单层铜带的设置,使得整体的装配更为方便。主体1主要用于实现电气连接效果,此处主体1上可以设有连接孔11,使用者可以通过连接孔11形成连接。
[0029]带状层2为缠绕在主体1上,此处具体为通过斜向缠绕在主体1上,且斜向缠绕的角度为A,30
°
≤A≤75
°
,本实施例中A优选为45
°
。通过带状层2缠绕的设置,使得整体在在装配过程中带状层2与主体1直接贴合,防止两者之间产生缝隙。通过斜向缠绕,使得主体1与带状层2之间的固定结构更为牢固,通过简单的拉拽无法实现带状层2的分离。通过斜向角度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缠绕效果,确保整体的包裹性能,此处斜向具体为围绕窄边进行缠绕。
[0030]进一步,此处带状层2朝向主体1一侧上设有黏性层。采用黏性层的设计,使得带状层2在固定过程中,更为方便,而且使得主体1与带状层2之间的连接固定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带状层2为PI带或云母带。采用此两者材质的选择,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耐高温等级。带状层2为云母带时,优选方案为云母带上设有黏性层,当带状层2为PI则不需设置黏性层。
[0031]PI膜层3位于带状层2的外侧上,此处PI膜层3具体通过在PI液中成型,即将缠绕有带状层2的主体1浸泡至PI液中,从而使得PI膜固定在带状层2上,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浸泡完成后,需要进行烘干操作,使得整体的稳定性提高。
[0032]本实施例中,PI膜层3的厚度为0.02mm

0.1mm。其优选方案为PI膜层3的厚度为0.05mm,且带状层2的厚度为0.02

0.1mm。此处PI膜层3具体为PI材质,即为聚酰亚胺,其绝缘性高,也可以承受500摄氏度的温度。
[0033]首先通过带状层2的设置,形成了耐高温的效果,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过程中可能承受500摄氏度的温度,提供逃生时间。通过PI膜层3的设置,使得整体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实现表面光滑平整,不易产生缝隙,提高整体的耐高温效果,且整体的美观性提高。
[0034]实施例2:
[0035]参照附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带状层2为垂直缠绕。通过垂直缠绕的设置,同样也使得整体的耐温效果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铜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带状层以及PI膜层,PI膜层位于带状层的外侧且与带状层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排,其特征在于:带状层为斜向缠绕。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排,其特征在于:斜向缠绕的角度为A,30
°
≤A≤75
°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铜排,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从稷淡汉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人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