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快速上水与下水的气密性检测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61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快速上水与下水的气密性检测水槽,属于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水槽和夹具,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密封结构,每组密封结构包括多个堵头气缸,堵头气缸沿左右向设置且其伸缩杆的内端设有能将对应的接头封闭的堵头,同组的多个堵头中的一个堵头上设有充气孔且其通过带有第一阀门的管路与充气结构连接,堵头气缸通过带有第二阀门的管路与充气结构连接;所述水槽的下侧设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后侧下部向后凸出形成凸出腔;水槽的底部设有多根连通管,连通管的下端至储水箱内下部,储水箱的后侧上部设有排气口和进气口,排气口上设有第三阀门,进气口通过带有第四阀门的管路与充气结构连接,储水箱中的液面较排气口和进气口低。较排气口和进气口低。较排气口和进气口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快速上水与下水的气密性检测水槽


[0001]本技术属于气密性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能快速上水与下水的气密性检测水槽。

技术介绍

[0002]储气筒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气体储存装置,用来储存空气压缩机压缩出来的气体,用于汽车制动、鸣笛等系统。储气筒包括筒体和两个端盖,其中,筒体上设有放水接头,两个端盖上均设有管接头(进气管和出气管)。
[0003]现生产储气筒因使用环境要求,属于压力容器,每个产品需要进行耐压气密性全检。检验原理是:将整个储气筒浸入水中后充入额定压力的气体,人工观察其整体是否出现冒泡漏气现象,保压一定时间无漏气即为合格。因此现有技术设计了一种储气筒气密性试验台(申请号为CN201811602526.1),其包括:上水槽以及下水槽,上水槽与下水槽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下水槽左侧设有充气口;所述上水槽左右两侧设有立柱,立柱之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立柱之间形成轴孔间隙;固定板上下两侧焊接有螺纹拉杆,螺纹拉杆之间设有挡板,挡板与螺纹拉杆之间通过螺母锁紧方式连接固定;所述螺纹拉杆之间设有笼式固定架,笼式固定架中间设有储气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快速上水与下水的气密性检测水槽,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水槽(1)和水槽(1)内且沿左右向设置的夹具,所述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组密封结构,每组密封结构包括多个与端盖上的接头配合的堵头气缸,所述堵头气缸沿左右向设置且其伸缩杆的内端设有能将对应的接头封闭的堵头,同组的多个堵头中的一个堵头上设有充气孔且其通过带有第一阀门(6)的管路与充气结构连接,所述堵头气缸通过带有第二阀门(7)的管路与充气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的下侧设有储水箱(2),所述水槽(1)设于储水箱(2)的顶部,所述储水箱(2)的后侧下部向后凸出形成凸出腔(10);所述水槽(1)的底部设有多根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的下端至储水箱(2)内下部,所述储水箱(2)的后侧上部设有排气口(4)和进气口(5),所述排气口(4)上设有第三阀门(8),所述进气口(5)通过带有第四阀门(9)的管路与充气结构连接,所述储水箱(2)中的液面(13)较排气口(4)和进气口(5)低,所述第三阀门(8)和第四阀门(9)均设于凸出腔(10)的顶部,所述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8)和第四阀门(9)均为气动控制阀或均为电动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钱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达力热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