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荀建华专利>正文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21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包括两条平行且间隔分布的电极,两条电极的结构相同,每条电极均由若干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间隔直线排列而成,在相邻两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之间由连接导体相连,在上、下两端的“非”字形导电体单元的外延端也设有连接导体,所述“非”字形导电体单元由主体电极带、分支电极带组成,分支电极带等间距地分布在主体电极带的两侧,连接导体的宽度小于主体电极带的宽度,且连接导体的边与主体电极带的左右边错开。采用这种背电极,结构经高温处理后电池的背电极不仅能形成很好的欧姆接触,使电池具有较好的电性能,而且能同时解决了电池背电极的脱落、电池的任意切割再利用、电池沿电极方向弯曲三大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的鼎体硅太阳能电池中,其背电极通常采用如下几种结构形式 间隔型电极、等宽连续电极、连续非字形电极等。对于间隔型电极,电池经高 温处理后虽然不会出现明显的弯曲现象,但电极易脱落,并且不利于电池切割再利 用(切割成较小电池);对于等宽连续电极和连续非字形电极,虽然电池可任意 切割成小电池进行充分再利用,且电池的电极也不会脱落,但电池经高温处理后, 电池沿电极方向弯曲严重,不宜^l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因其背电极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带来的上述不 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结构。采用这种背电极分布结构,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经高温处理后,背电极不仅能形成很好的欧姆接触,使电池具有 较好的电性能,而且能同时解决电池的背电极脱落、电池的任意切割再利用、电池 沿电极方向弯曲三大难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其特征是包括两条平行且间隔分布 的电极,两条电极的结构相同,每条电极由若干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间隔直线 排列而成,在相邻两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之间由连接导体相连,在上、下两端 的非字形导电体单元的外延端也设有连接导体,所述非字形导电体单元由 主体电极带、分支电极带组成,分支电极带等间距地分布在主体电极带的两侧,连 接导体的宽度小于主体电极带的宽度,且连接导体的边与主体电极带的左右边错开。进一步,所述电极总长度比硅片长度尺寸小(8~12) ±lmm。进一步,两电极之间的距离比两电极距硅片对应边的距离之和小于1 mm或2mm。进一步,所述非字形导电体单元之间的间距为2mm 4mm。进一步,所述非字形导电体单元的主体电极带的形状为矩形,其宽度为3mm 4mm,分支电极带的宽度为0.3mm~0.5mm,长度为1.5 mm ~2 j mm。进一步,所述连接导体由两根平行且间隔分布的细导线组成,细导线的线宽为 0.3 mm 0.5 mm,两细导线的外侧与主体电极带的左右边错开。由于本专利技术吸取了现有连续非字形电极和间隔型电极的优点,克服了它们 各自存在的缺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当电池部分损坏 后,可沿背电极方向将电池任意切割成较小电池,每块小电池都具有连接稳靠的背 电极,不影响焊带的焊接和电流的搜集。由于主体电极带两边设有分支电极带,铝 背场覆盖在分支电极带上,烧结过程中电极的溶剂有足够的空间释放,电极不会脱 落,同时也有利于电流通过分支电极带搜集。由于整个电极由若干个非字形导 电体单元间隔直线排列而成,各非字形导电体单元之间由较细的连接导体相连,电池经高温烧结后,不会形成连续应力带,电池不会沿电极方向产生严重的弯曲现 象,有利于电池封装。总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电池 经高温烧结后电极既不会脱落,电池也不会沿电极方向产生严重弯曲,电池可任意 切割成小电池进行再利用,它能彻底克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现有背电极结构存在的 不足。 附图说明图1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分布示意图2为图1中两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3为图2中顶端非字形导电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中l-硅片;2-电极;21-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1-主体电极带;212-分支电极 带;22-连接导体;A为硅片的长度(上下);B为硅片的宽度(左右); C为背电极距硅片对应边的距离;D为背电极距硅片上下边的距离; E为两条背电极间的距离;F为上下'非字形导电体单元外延连接导体的长度; G为两非字形导电体单元之间连接导体的长度;H为电极总长度;I为分支电极带间的间隔距离;J为主体电极带的宽度;K为分支电极带的长度;T为分支电极带 的宽度;L为非字形导电体单元的长度;M为两细导线间的间隔距离;N为细 导线的线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125x125平方毫米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 方式。如附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包括硅片1和电极2,两 条平行间隔的电极2分布在硅片1的背面,两条电极2的结构相同,每条电极2都 由五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间隔直线排列而成,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之间 的间距G为2 mm 4mrn,本例为3 mm,在相邻两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之间 由连接导体22相连,在上、下两端的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的外延端也设有连 接导体22,所述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由主体电极带211、分支电极带212组成, 分支电极带212等间距分布在主体电极带211的两侧,主体电极带211的截面形状为 矩形,其宽度J为3mm 4mm,本例为3 nun,分支电极带212的宽度T为0.3 mm 0.5 mm,本例为0.3 mm,分支电极带212的长度K为1.5 mm 2.5 mm,本例为1.5 mm,设置在各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之间的连接导体22由两根平行间隔分布 的细导线组成,细导线的线宽N为0.3 mm 0.5 mm,本例为0.3 mm,间隔距离M 为0.3皿~0.5皿,本例为0.4mm,且两细导线的外侧与主体电极带211的左右边 错开。所述电极总长度H比硅片长度A尺寸小12±1 mm,在本例中电极总长度H为 A-12=125-12=113±l mm,两电极之间的距离E比两电极距硅片边缘的距离C之和小 1 mm或2 mm,在本例中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为C+C - 1=30+30—l=59mm或者C+C -2=30+30—2=58醒。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很多,只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或等功能结构的一切技术方案 均属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其特征是:包括两条平行且间隔分布的电极(2),两条电极(2)的结构相同,每条电极(2)由若干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间隔直线排列而成,在相邻两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之间由连接导体(22)相连,在上、下两端的“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的外延端也设有连接导体(22),所述“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由主体电极带(211)、分支电极带(212)组成,分支电极带(212)等间距地分布在主体电极带(211)的两侧,连接导体(22)的宽度小于主体电极带(211)的宽度,且连接导体(22)的边与主体电极带(211)的左右边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其特征是包括两条平行且间隔分布的电极(2),两条电极(2)的结构相同,每条电极(2)由若干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间隔直线排列而成,在相邻两个“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之间由连接导体(22)相连,在上、下两端的“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的外延端也设有连接导体(22),所述“非”字形导电体单元(21)由主体电极带(211)、分支电极带(212)组成,分支电极带(212)等间距地分布在主体电极带(211)的两侧,连接导体(22)的宽度小于主体电极带(211)的宽度,且连接导体(22)的边与主体电极带(211)的左右边错开。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电 极总长度(H)比硅片长度(A)尺寸小(8~12) ±l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荀建华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荀建华刘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