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936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叉装机构及用于将所述叉装机构连接至车架上的安装机构;所述叉装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安装机构可拆卸连接的导向块、叉装装置、翻转轴和升降式支腿,所述叉装装置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通透的叉装口,用于货叉穿设连接;所述升降式支腿通过翻转轴直接或间接地和所述叉装装置转动连接;工作状态时,在扫路机底盘左侧和/或右侧的前后车架各设有一个叉装机构,一侧对应在前后车架的两个叉装口沿第二方向的距离小于叉车两个货叉打开的最大间距;所述第一方向为扫路机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扫路机长度方向。二方向为扫路机长度方向。二方向为扫路机长度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及方法,属于车辆转运


技术介绍

[0002]扫路机作为环卫设备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扫路车等专用车辆,以其体积小、转向灵活、低成本、易操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居民小区、狭窄街道、校园、城市公园、厂矿景区等地的清扫作业。
[0003]扫路机转运到拖车上,现有技术是使用辅助斜坡开上拖车或者通过行车、叉车进行转运,利用辅助斜坡开上拖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行车的使用前期需要对吊运设备进行安装又很受场地的限制;通过叉车进行转运时,货叉前端没有限位装置,在将扫路机抬起或转运过程中会发生滑脱的危险,加之货叉的间距较短,难以确保货叉正好处于扫路机保持平衡的位置,给转运操作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扫路机装至拖车后无法稳固的固定在拖车上,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及方法,避免操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确定平衡点,而且拆装方便,使转运更加便利。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包括叉装机构及用于将所述叉装机构连接至车架上的安装机构;所述叉装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安装机构可拆卸连接的导向块、叉装装置、翻转轴和升降式支腿,所述叉装装置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通透的叉装口,用于货叉穿设连接;所述升降式支腿通过翻转轴直接或间接地和所述叉装装置转动连接;工作状态时,在扫路机底盘左侧和/或右侧的前后车架各设有一个叉装机构,一侧对应在前后车架的两个叉装口沿第二方向的距离小于叉车两个货叉打开的最大间距;所述第一方向为扫路机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扫路机长度方向。
[0006]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在扫路机底盘左侧和右侧的前后车架分别设有一个叉装机构,前车架和/或后车架两侧对应的叉装口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
[0007]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叉装机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叉装装置上,用于安装所述翻转轴。
[0008]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叉装装置上设有第三螺栓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四螺栓孔,叉装装置和固定板通过第三螺栓孔、第四螺栓孔、螺栓连接。
[0009]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式支腿包括旋转把手、固定腿、升降腿、底脚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旋转把手和升降腿,所述旋转把手通过传动装置控制升降腿的升降,所述升降腿套在固定腿内部,所述底脚和所述升降腿固定连接。
[0010]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支腿还包括用于固定扫路机的挂钩,挂钩设于所述底脚上。
[0011]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固定支腿位置的旋转卡扣,所述旋转卡扣设于翻转轴处。
[0012]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向块上设有第二通孔,导向块和安装机构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快插销可拆卸连接。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叉装机构连接至扫路机底盘左侧和/或右侧的前后车架;将叉车的货叉从扫路机侧面插入叉装口中,叉车抬起扫路机运至拖车上方;将升降式支腿旋转至竖直状态,使升降式支腿向下降至升降式支腿接触拖车,叉车离场,进行转运;到达目的地后将叉车的货叉从扫路机侧面插入叉装口中,抬起扫路机,使升降式支腿向上升至初始位置,将升降式支腿旋转至水平状态,叉车将扫路机运至地面,将叉装机构拆下,完成转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及方法,包括叉装机构及用于将所述叉装机构连接至车架上的安装机构;所述叉装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安装机构可拆卸连接的导向块、叉装装置、翻转轴和升降式支腿,该装置拆装方便,而且不受场地空间限制;所述叉装装置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通透的叉装口,用于货叉穿设连接,叉车的货叉可以直接插入叉装口中进行转运,使转运更加便利;所述升降式支腿通过翻转轴直接或间接地和所述叉装装置转动连接,支腿能够绕翻转轴旋转,在扫路机被转运至拖车上时,可以将支腿旋转至竖直状态以稳固扫路机,增强转运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工作状态时,在扫路机底盘左侧和/或右侧的前后车架各设有一个叉装机构,一侧对应在前后车架的两个叉装口沿第二方向的距离小于叉车两个货叉打开的最大间距,避免操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确定叉装平衡点,使转运更加便利,有利于推广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为扫路机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扫路机长度方向。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机构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叉装机构的支腿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叉装机构的支腿处于竖直状态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支腿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支腿处于竖直状态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支腿处于竖直最长状态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固定在拖车上的示意图。
[0016]图中:1、扫路机;2、安装机构;3、叉装机构;4、快插销;201、第一通孔;301、导向块;3010、第二通孔;3011、第三螺栓孔;3012、第四螺栓孔;302、叉装装置;303、固定板;304、翻转轴;305、升降腿;306、固定腿;307、底脚;308、旋转把手;309、挂钩;5、拖车;S、扫路机长度方向;W、扫路机一侧两组安装机构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叉装机构及用于将所述叉装机构连接至车架上的安装机构;所述叉装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安装机构可拆卸连接的导向块、叉装装置、翻转轴和升降式支腿,所述叉装装置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通透的叉装口,用于货叉穿设连接;所述升降式支腿通过翻转轴直接或间接地和所述叉装装置转动连接;工作状态时,在扫路机底盘左侧和/或右侧的前后车架各设有一个叉装机构,一侧对应在前后车架的两个叉装口沿第二方向的距离小于叉车两个货叉打开的最大间距;所述第一方向为扫路机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扫路机长度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扫路机底盘左侧和右侧的前后车架分别设有一个叉装机构,前车架和/或后车架两侧对应的叉装口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装机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叉装装置上,用于安装所述翻转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装装置上设有第三螺栓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四螺栓孔,叉装装置和固定板通过第三螺栓孔、第四螺栓孔、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路机集成式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支腿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单龙温玉霜肖晨冯英达邢继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