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60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2
蓄电模块具备:至少一个圆筒型的蓄电装置;和下保持架,对蓄电装置的下端部进行保持,在蓄电装置的与保持部对置的面和保持部的与蓄电装置对置的面之中的一方,形成至少一个凹部,在另一方,形成与凹部嵌合的至少一个凸部。形成与凹部嵌合的至少一个凸部。形成与凹部嵌合的至少一个凸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模块


[0001]本公开涉及具备至少一个蓄电装置的蓄电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具备至少一个蓄电装置的蓄电模块被广泛已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多个蓄电装置彼此之间填充树脂并成形的蓄电模块。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5124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具备多个蓄电装置的蓄电模块可能被用作为动力用的电源。被用作为动力用的电源的蓄电模块被用在发生长时间振动的环境下,蓄电装置的固定的可靠性的确保成为课题。
[000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保持架内牢固地固定蓄电装置的蓄电模块。
[0009]‑
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蓄电模块具备:至少一个圆筒型的蓄电装置;和第1保持架,对蓄电装置的一端进行保持,在蓄电装置的与第1保持架对置的面和第1保持架的与蓄电装置对置的面之中的一方,形成至少一个凹部,在另一方,形成与凹部嵌合的至少一个凸部。
[0011]‑
专利技术效应

[0012]通过本公开的一方式,能够提供能够在保持架内牢固地固定蓄电装置的蓄电模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蓄电模块的示意图。
[0014]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蓄电装置的底部形成的凸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0015]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蓄电装置的高温气体的排气作用的示意图。
[0016]图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蓄电装置的底部形成的凸部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0017]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蓄电模块的示意图。
[0018]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蓄电模块的示意图。
[0019]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蓄电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使用附图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形状、材料以及个数
是用于说明的示例,能够根据蓄电模块的规格来适当变更。以下,在全部的附图中,对同等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来进行说明。
[0021]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1的蓄电模块1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蓄电模块10的示意图。
[0022]蓄电模块10主要用作为动力用的电源。蓄电模块10例如被用作为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轮椅、电动三轮车或者电动推车等的通过电机来驱动的电动设备的电源。但是,蓄电模块10的用途并不限定,也可以用作为电动设备以外的电气设备、例如清洁器、无线机、照明装置、数码相机或者摄影机等的在屋内外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用的电源。
[0023]实施方式1的蓄电模块10具备:多个圆筒型的蓄电装置50、作为分别保持多个蓄电装置50的下端部的第1保持架的下保持架11、作为分别保持多个蓄电装置50的上端部的第2保持架的上保持架12。此外,在蓄电装置50与下保持架11之间,设置保持部13。另外,也可能在第1保持架包含保持部13。
[0024]蓄电装置50使用圆筒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蓄电装置50也可以是镍氢蓄电地、电容器。多个蓄电装置50在蓄电模块10内被最密地填充,相邻的蓄电装置50彼此几乎接近地排列。蓄电装置50具有:包含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极体55、具有圆筒状的筒部、形成于筒部的下端的底部51B、形成于上端部的开口部的作为壳体的外装罐51、将外装罐51的开口部在与外装罐51绝缘的状态下密封的封口体52。在蓄电装置50中,电极体的正极与封口体52电连接,负极与外装罐51电连接。在蓄电装置50中,封口体52的顶板构成为正极端子。此外,在蓄电装置50中,外装罐51构成为负极端子。
[0025]上保持架12分别保持多个蓄电装置50的上端部。在上保持架12的下表面部,形成容纳蓄电装置50的上端部的容纳部。上保持架12包含绝缘材料即热塑性树脂或者热固化性树脂等。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上保持架12的容纳部,形成开口部,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露出。
[0026]在上保持架12的上方,配置与正极端子连接的正极集电构件61。此外,在上保持架12的上方,配置与负极端子连接的负极集电构件62。正极集电构件61以及负极集电构件62使用导电以及热传导良好的材质,优选使用将表面进行了镍等的镀敷的铁板、镍板、铜板或者铝板等的金属板。另外,正极集电构件61与负极集电构件62如图1那样相互重叠地配置,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上保持架12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多个集电构件,各集电构件相对于多个蓄电装置50并联连接或者串联连接。
[0027]下保持架11分别保持多个蓄电装置50的下端部。在下保持架11的上表面部,形成容纳蓄电装置50的下端部的容纳部。下保持架11包含绝缘材料即热塑性树脂或者热固化性树脂等。在下保持架11的容纳部与蓄电装置50的下端部之间,设置保持部13。
[0028]保持部13被填充于蓄电装置50与下保持架11之间。保持部13优选使用环氧系粘结剂或者硅酮系的弹性粘结剂等。所谓环氧系粘结剂,是指使用了具有环氧基(环氧乙烷环)的树脂的粘结剂。环氧系粘结剂一般为2液系的粘结剂,主要成分是包含环氧基的物质,作为固化剂也可以采用含有环氧基的胺、醚、酯的形式,通过混合2液而开始的化学反应而成为环氧系粘结剂。另一方面,所谓弹性粘结剂,是指固化后的固化物为橡胶状的弹性体的粘结剂。
[0029]此外,灌封材料也能够用作为保持部13。灌封材料优选使用使作为主剂的多元醇
与固化剂的异氰酸酯这两个液体进行化学反应的透明的聚氨酯树脂。作为保护材料B,并不限定于聚氨酯(Polyurethane)树脂,也可以使用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UV固化树脂等。特别是在将灌封材料等制作蓄电模块后具有刚性的材料用于保持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将保持部用作为下保持架。
[0030]在构成蓄电装置50的外装罐51中,在与保持部13对置的面,形成凹形状或者凸形状。在图1中示例的外装罐51中,在外装罐51的底部51B形成凸部51C。
[0031]在保持部13中,在外装罐51的与底部51B对置的部分,形成凹形状或者凸形状。在外装罐51形成凸形状的情况下,在保持部13形成凹形状。在外装罐51形成凹形状的情况下,在保持部13形成凸形状。形成于外装罐51的凸形状或者凹形状与形成于保持部13的凸形状或者凹形状分别形成为相互嵌合。在下保持架11的与保持部13相对的面,也可以与外装罐51同样地设置凸形状或者凹形状来提高保持部13向下保持架11的固定强度。此时,外装罐51的凸部或者凹部与下保持架11的凸形状或者凹形状也可以不相对。也可以在外装罐51形成凸形状并在下保持架11也形成凸形状。
[0032]使用图2,对凸部51C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形成凸部51C的外装罐51的底部51B的立体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蓄电模块,具备:至少一个圆筒型的蓄电装置;和第1保持架,对所述蓄电装置的一端部进行保持,在所述蓄电装置的与所述第1保持架对置的面和所述第1保持架的与所述蓄电装置对置的面之中的一方,形成至少一个凹部,在另一方形成与所述凹部嵌合的至少一个凸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所述蓄电装置具备:壳体,具有圆筒状的筒部、设置于所述筒部的一端部的底部、和设置于另一端的开口部;和封口构件,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密封,所述第1保持架覆盖所述筒部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在所述底部,形成所述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所述凸部的侧周面是非圆环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所述底部的内表面的与所述凸部对应的位置凹陷,所述凸部向所述底部的径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在所述底部,形成多个所述凸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所述凸部在所述底部被配置于不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重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司真也荻野洋岳村山智文高崎裕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