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9,10-二丁氧基蒽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621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9,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9,10

二丁氧基蒽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9,10

二丁氧基蒽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0002]蒽二醚类化合物是一种有机光学材料,其中9,10

二丁氧基蒽是代表化合物,用途是光刻胶引发剂。9,10

二丁氧基蒽,分子式C
22
H
26
O2,分子量:322.44,结构式如下。
[0003][0004]目前公开的合成方法,如Seitz,Ulrich等人公开了通用制备蒽二醚类化合物的方法(Seitz,Ulrich;Daub,et.al.synthesis 686

688(1986))。该方法以蒽二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采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制备酚钠中间体,然后和卤代烃进行醚化反应制备蒽二醚类化合物,该工艺的卤代烃进行醚化反应的转化率和收率一般,且使用的卤化物(如碘甲烷)成本较高。
[0005][0006]CN112939758 A公开了一种采用金属还原制备有机光学材料9,10

二丁氧基蒽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蒽醌或取代蒽醌、混合金属粉末、相转移催化剂、水、碱溶液与卤代烷(溴丁烷)采用一锅法制备9,10

二丁氧基蒽,该方法还原采用的混合金属粉末为:锌粉和其他金属粉末(锡粉、铁粉、铝粉或镍粉)。该路线中使用锌粉等金属粉末还原,安全性较差;使用溴丁烷成本较高,造成目标成本较高。
[0007]专利技术内容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9,10

二丁氧基蒽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氢氧化钠和连二亚硫酸钠存在下,蒽醌和正丁酰氯反应得到中间体M1,中间体M1经三乙基硅烷还原制备得到9,10

二丁氧基蒽。蒽醌和正丁酰氯在低温下进行酰化反应,杂质可控,避免使用产生氢气的金属还原剂,安全上得到了保障,采用三乙基硅烷进行还原可以得到高
纯度的9,10

二丁氧基蒽的目标产物。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9,10

二丁氧基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蒽醌(SM1)为起始物料,二氯甲烷为溶剂,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和连二亚硫酸钠存在条件下,滴加丁酰氯,滴加完毕20~40℃保温反应,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除去水相,滴加三乙基硅烷进行还原,滴加完毕20~40℃保温反应,反应完毕后降温析晶,得到9,10

二丁氧基蒽(PP)。
[0010]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0011][0012]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采用三溴化铟催化三乙基硅烷进行还原,三溴化铟的使用量为三乙基硅烷质量的0.1

1.0%。
[0013]上述蒽醌、连二亚硫酸钠、丁酰氯和三乙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1.5~2.5):(2~3):(3~4),优选摩尔比为1:2:2.5:3.5。
[0014]上述加入连二亚硫酸钠前加入四丁基溴化胺,四丁基溴化胺的用量为蒽醌摩尔量的0.1

1.0%。氢氧化钠的用量为蒽醌摩尔量的5~10倍,优选8~9倍。
[0015]优选的,滴加完丁酰氯后30~35℃保温反应1~3h。滴加完三乙基硅烷后30~35℃保温反应1~5h,优选2~3h。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蒽醌和正丁酰氯在低温下进行酰化反应,杂质可控;避免使用产生氢气的金属还原剂,安全上得到了保障。采用三乙基硅烷进行还原可以得到高纯度的9,10

二丁氧基蒽的目标产物。
[0018]2、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操作简便,使用的原料易得,产品纯度高(≥99.90%)、收率高(90%左右),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9,10

二丁氧基蒽的1H NMR图;
[0020]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9,10

二丁氧基蒽的
13
C NMR图;
[0021]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9,10

二丁氧基蒽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在500ml四口瓶中,加入20g蒽醌,80g二氯甲烷,30%氢氧化钠溶液110g,0.2g四丁基溴化胺,将32.9g连二亚硫酸钠分10次加入体系进行反应,然后控制温度

5~5℃开始滴
加25.4g丁酰氯,滴加完毕后,保温30~35℃反应2h,反应完毕静置分层,除去水相,硫酸钠干燥。然后料液中加入0.34g三溴化铟,滴加40g三乙基硅烷,30~35℃保温反应3h,反应完毕后降温至5~15℃,析晶1~1.5h,抽滤得到湿品,在40~45℃下鼓风干燥2~3小时,得到成品28.2g,收率:91.10%,纯度99.92%。
[0024]其H NMR、
13
C NMR和质谱图分别如图1~3所示。
[0025]MS
+
/M=322。
[0026]1H NMR(400MHz,CDCl3,300K):δ(ppm)=8.37

8.34(m,4H),7.53

7.50(m,4H),4.22(t,J=6.6Hz,4H),2.12

2.05(m,4H),1.80

1.71(m,4H),1.13(t,J=7.5,6H)。
[0027]13
C NMR(101MHz,CDCl3,300K):δ(ppm)=147.5,125.1,125.1,122.7,75.8,32.7,19.5,14.1。
[0028]实施例2
[0029]在500ml四口瓶中,加入20g蒽醌,100g二氯甲烷,30%氢氧化钠溶液100g,0.15g四丁基溴化胺,将32g连二亚硫酸钠分10次加入体系进行反应,然后控制温度

5~5℃,开始滴加30.5g丁酰氯,滴加完毕后,保温30~35℃反应1.5h,反应完毕静置分层,除去水相,硫酸钠干燥。然后料液中加入0.30g三溴化铟,滴加39g三乙基硅烷,30~35℃保温反应2.5h,反应完毕后降温5~15℃,析晶1~1.5h,抽滤,得到湿品,在40~45℃下鼓风干燥2

3小时,得到成品27.6g,收率:89.14%,纯度99.95%。
[0030]实施例3
[0031]在500ml四口瓶中,加入20g蒽醌,90g二氯甲烷,30%氢氧化钠溶液100g,0.25g四丁基溴化胺,将33g连二亚硫酸钠分10次加入体系进行反应,然后控制温度

5~5℃,开始滴加23.4g丁酰氯,滴加完毕后,30~35℃保温反应2h,反应完毕静置分层,除去水相,硫酸钠干燥。然后料液中加入0.32g三溴化铟,滴加41g三乙基硅烷,30~35℃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9,10

二丁氧基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蒽醌为起始物料,二氯甲烷为溶剂,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和连二亚硫酸钠存在条件下,滴加丁酰氯,滴加完毕20~40℃保温反应,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除去水相,滴加三乙基硅烷进行还原,滴加完毕20~40℃保温反应,反应完毕后降温析晶,得到9,10

二丁氧基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9,10

二丁氧基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三溴化铟催化三乙基硅烷进行还原,三溴化铟的使用量为三乙基硅烷质量的0.1

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9,10

二丁氧基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蒽醌、连二亚硫酸钠、丁酰氯和三乙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雷杨波勇张伟郇利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周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