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91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包括壳体、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极的发射端呈U形状,电极U形端部都可以互相放电,放电电压更高,增加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更好;上盖的下半部位为水平面,水平面使用时反握式操作更方便,水平面设置触动按键,操作者手指按压触动开关时,电极才会放电,为该等离子体杀菌仪提供二级启动保护,防止操作者忘记关闭电源导致电量自行消耗,待下次使用时,还需充电方才使用;该等离子体杀菌仪采用内盖加外盖式结构,内盖确保电极与人体间距离固定,达到最佳放电效果。达到最佳放电效果。达到最佳放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的说是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其中的离子和空气发生相互碰撞,引起一系列的反应。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定向运动可“击碎”细菌、细胞和病毒的蛋白质,并破坏基因的完整性。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突破了常规生物控制技术在灭活时间和灭活效率上的瓶颈,将灭活时间降低了2个数量级(毫秒级)且灭活效率接近100%。
[0003]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具有促进伤口愈合、促凝血、灭菌、灭活癌细胞等诸多生物医学效应,一些病人手术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缝合伤口难愈合,比如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需要每天服用大量药物来辅助伤口的愈合,这些药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副作用,而采用等离子体装置可以辅助这类病人的康复。
[0004]现有的等离子体康复仪,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在伤口感染流脓清理后,急需进行消毒,同时现有的等离子体康复仪等离子发射端通过手持把控伤口与等离子发生端之间的距离,且难以长时间控制,不能为使用者方便操作。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包括壳体、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平端面状,壳体的另一端为半球状,壳体包括上盖、下盖、外盖和内盖;所述上盖与下盖的平端面罩覆外盖,外盖内部为内盖,内盖的一端固接在壳体的平端面,内盖的侧壁上对称开设通气孔,内盖的一端开设多个发射孔;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内部安置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放电单元释放等离子体;通过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之间的配合,放电单元释放电,促使离子与空气发生相互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定向运动“击碎”伤口处的细菌、细胞和病毒的蛋白质,并破坏基因的完整性,为伤口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电极和高压包;所述电极的发射端位于发射孔内,电极电性连接通过高压包,高压包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且高压包通过螺钉固接在电极与控制单元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路控制板、电池和电源开关,电池卡接在壳体的另一端内部,电池上方为电路控制板,电路控制板电性连接电池,电路控制板通过螺钉固接在壳体内,电路控制板的边角位置电性连接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的触动部位伸出壳体外。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与电路控制板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呈网格状;通过隔板,将电池与电路控制板之间隔开,减小电路控制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电池的影响。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的发射端呈U形状;通过将电极的发射端设置成U形状,电极U形端部都可以互相放电,放电电压更高,增加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更好。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下半部位为水平面,水平面上开设指示灯孔和设有触动按键,触动按键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板,触动开关用于驱动高压包工作;操作者手指按压触动开关时,电极才会放电,为该等离子体杀菌仪提供二级启动保护。
[00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充电插口,充电插口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板和电池。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口处设有橡胶封盖;通过橡胶封盖,将充电插口进行保护,防止灰尘颗粒或者水渗透至壳体内部,影响等离子体杀菌仪的正常使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平端外圈上对称开设卡槽;所述外盖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卡扣,卡扣卡接在卡槽内;外盖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在卡扣内,方便该等离子体杀菌仪的使用,同时外盖罩覆在壳体的平端面,保护壳体内部的放电单元和控制单元。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与壳体的水平端之间设有环形状的装饰条,且装饰条套在壳体开设卡槽的部位。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该等离子体杀菌仪体积小,可放入衣物口袋内或者包内,便于携带,方便使用者操作,以及可充电反复使用;
[0019]电极的发射端呈U形状,电极U形端部都可以互相放电,放电电压更高,增加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能量,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更好;
[0020]上盖的下半部位为水平面,水平面使用时反握式操作更方便,水平面设置触动按键,操作者手指按压触动开关时,电极才会放电,为该等离子体杀菌仪提供二级启动保护,防止操作者忘记关闭电源导致电量自行消耗,待下次使用时,还需充电方才使用;
[0021]该等离子体杀菌仪采用内盖加外盖式结构,内盖确保电极与人体间距离固定,达到最佳放电效果。
[0022]通过橡胶封盖,将充电插口进行保护,防止灰尘颗粒或者水渗透至壳体内部,影响等离子体杀菌仪的正常使用。
[0023]装饰条套在卡槽部位,限制外盖在壳体上的移动区域,防止卡扣脱离卡槽。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立体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立体图;
[0027]图3是本技术中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的第三立体图;
[0029]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6是本技术中外盖的立体图;
[0031]图中:1、壳体;2、电单元;3、控制单元;4、电极;5、高压包;6、电路控制板;7、电池;8、电源开关;9、上盖;10、下盖;11、外盖;12、内盖;13、通气孔;14、发射孔;15、指示灯孔;16、触动按键;17、充电插口;18、橡胶封盖;19、卡槽;20、卡扣;21、装饰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3]参照图1

6所示,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包括壳体1、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所述壳体1的一端为平端面状,壳体1的另一端为半球状,壳体1包括上盖9、下盖10、外盖11和内盖12;所述上盖9与下盖10的平端面罩覆外盖11,外盖11内部为内盖12,内盖12的一端固接在壳体1的平端面,内盖1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通气孔13,内盖12的一端开设多个发射孔14;所述上盖9和下盖10之间的内部安置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放电单元2释放等离子体;壳体1包括上盖9、下盖10、外盖11和内盖12,且壳体1通过拼装组装一起,方便等离子体杀菌仪流水线生产,同时又方便后期的拆卸维修;
[003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放电单元2包括电极4和高压包5;所述电极4的发射端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所述壳体(1)的一端为平端面状,壳体(1)的另一端为半球状,壳体(1)包括上盖(9)、下盖(10)、外盖(11)和内盖(12);所述上盖(9)与下盖(10)的平端面罩覆外盖(11),外盖(11)内部为内盖(12),内盖(12)的一端固接在壳体(1)的平端面,内盖(1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通气孔(13),内盖(12)的一端开设多个发射孔(14);所述上盖(9)和下盖(10)之间的内部安置放电单元(2)和控制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放电单元(2)释放等离子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2)包括电极(4)和高压包(5);所述电极(4)的发射端位于发射孔(14)内,电极(4)电性连接通过高压包(5),高压包(5)电性连接控制单元(3),且高压包(5)通过螺钉固接在电极(4)与控制单元(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等离子体杀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包括电路控制板(6)、电池(7)和电源开关(8),电池(7)卡接在壳体(1)的另一端内部,电池(7)上方为电路控制板(6),电路控制板(6)电性连接电池(7),电路控制板(6)通过螺钉固接在壳体(1)内,电路控制板(6)的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海王井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